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离石是全国著名的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这里的汉画像石不仅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而且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离石汉画像石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秦汉时期离石地区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从全国范围来讲,离石汉画像石研究还相对滞后,应加强对这一重要历史资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理古佚书钞>据称是本汇编了三部明人笔记文集的古佚书,其中记有许多关于古代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化资料.令武术史研究者值得注意的是,<书钞>的三部古佚书中记有大量的武术史料,其内容之多,其记载之具体,在一般的明人笔记中是极为少见的,不少内容事关目前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三部笔记中记录的有关武术史料作一简要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史料和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从“道、佛之争”、峨眉山的道教背景、道教影响下的峨眉武术这三方面入手,指出峨眉武术起源于道家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日之峨眉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4.
汉代画像石上的篆书题记数量较少,内容较简单,但其中记载的信息和篆书艺术特点与风格等,也是研究汉代丧葬礼俗、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但学界对其深入研究较少,且有的文献对部分题记中的篆字的界定也值得考辨。汉代画像石上篆书题记,既有对墓主人姓名标注、歌功颂德的功能,也有加强审美效果等意图。其篆字艺术既有汉代篆书的一般特征,也较显著地体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点与风格,是汉代篆书艺术发展的镜像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原始岩画最早蓬勃发展的西部宁夏贺兰山岩画中有许多射艺图像,它是研究史前弓箭与射艺的重要资料。目前对有关射箭技艺岩画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运用实物和资料调查方法,对有关射箭技艺的岩画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贺兰山射艺岩画的数量、种类及在诸山口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探寻依据和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学校武术百年来的发展热点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近代"尚武"思想和军国民教育思潮,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推动了学校武术的发展;中央国术馆在学校武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建国初期,学校武术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文革时期的武术发展扭曲畸形,但依然在压制中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武术加快发展,但是在教学内容和参与学校教育的主动性上还存在不足;新世纪的学校武术,又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与挑战.同时对百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分析研究不足,探寻未来方向,旨在为中国学校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立君 《美育学刊》2020,11(1):69-77
东汉以来有关汉代画像石祠堂、画像石及其图像、文字和社会价值意义的品评、考释、发掘、保护等跋语和立碑勒文,即后人的题刻,历代都有,特别是有许多现当代人用各种书体在拓片上题写的跋语。但直接在原石上镌刻跋语和立碑勒文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东汉、北魏、北齐、唐、宋和清代,现存山东长清县孝堂山画像石祠堂和嘉祥县武梁祠的隶书跋语与碑刻较为显著。汉代画像石上的后人题刻各有不同的思想意图,用以题刻的隶书水平也是东汉至清代隶书艺术发展的镜像之一。  相似文献   

8.
踏鼓舞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独有的舞蹈形式,舞伎足着珠屣在平放于地的鼓面上腾跃旋转,并分别以身体的各个部位击打鼓面,是一种舞蹈奇技。目前发现的济宁汉画像石中,有两处画像展现了汉代踏鼓舞艺术形象,这两幅百戏图中的踏鼓舞给我们传递了浓郁的汉代舞蹈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线刻是汉画像石重要的表现手法。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的线刻语言古拙 ,沉雄而又精雅。其雕凿美、力度美、节奏美、装饰美、律动美相融相彰 ,共同形成了该画像石丰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离石汉代画像石主要集中分布于现离石城区以西,即以三川河、东川和、北川河、南川河交汇点为中心的区域,也就是现在行政区划中离石、柳林、中阳三个县(区)接壤部,尤其是离石区马茂庄出土的汉代墓葬及汉代画像石最多。主要是一种砖石混合结构,墓葬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室券顶或穹隆顶墓;另一种是前后双室券顶或穹窿顶墓。  相似文献   

11.
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对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娱乐体育的娱乐功能及人文精神特征,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特征,养生体育的保健养生理论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练武体育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很多体育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存在于"百戏"中,体现了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对武术产生直接影响的宗教多为民间宗教,禁教(民间宗教)不禁拳的环境下,民间教门大都借传习武术来掩蔽其宣传教义,并借此发展组织和蓄养武装力量。民间宗教对清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武术的传播;教化了武德的内容;加剧武术与神仙、玄虚思想融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汉代体育活动特别是汉代外交中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认为,汉代体育依附于祭祀、礼仪,与军事活动关系密切,参与队伍庞大、种类繁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创新性特征;汉代的社会环境、政治体制乃至帝王个人爱好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代体育的繁荣,而活跃的外交更是功不可没;同时,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载体,在汉代外交中也发挥了其维护稳定、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的视角,寻究明清时代大陆移民台湾对台湾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陆武术对台湾较有规模的传播始自明代,一直到清未。是三四百年前大陆移民渡海带入台湾,根植于台湾。大陆的军事移民和民间移民对台湾武术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陆军事武艺和民间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明朝中叶和明郑时期的军事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清代台湾武术的形成和集成发展创造了条件;清朝前期,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各界习武成风,大陆武术各拳种流派在台湾广泛传播中,融合发展;清朝中叶,台湾社会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建立了以血缘族亲为群体的宗族制度,出现了返乡寻根续宗潮流,台湾武术随着族人返乡寻祖与祖籍地的武术得于交流,大陆武术也从单向传入向两岸相互交流方向发展,台湾武术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南派武术体系;日据时期的台湾武术,在困境中传承缓慢发展。台湾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两岸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汉代骈文描写的对象,多姿多彩的骈文呈现了一幅汉代体育画卷。汉代作家枚乘和孔臧最早开始在骈文中描绘狩猎的内容,接着司马相如和扬雄在文学作品中描写皇族诸侯出猎的盛大场面,讨论狩猎的褒贬意义。马融的骈文介绍了汉代的樗蒲和围棋;蔡邕的骈文介绍了汉代的弹棋;张衡的《西京赋》和李尤的《平乐观赋》则再现了汉代的杂技娱乐。骈文不仅真实摹写了汉代体育活动,而且折射出汉代古人的体育观念,当时全社会树立了尚勇崇武的体育风尚,人们下棋狩猎追求的是娱乐与休闲。骈文蕴涵着古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认识。研究古代骈文可以促进文学和体育事业的交融发展,在体育与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体育视角审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外交政策、个人喜好、追求升仙延寿几方面探讨了汉武帝对汉代体育发展的影响。认为汉代体育在汉武帝时期成型,形成娱乐体育、军事体育、养生体育三种形式发展的格局,娱乐体育成为有汉一代主要的体育形式。汉代体育展现了大汉气象,体现了积极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汉代女性文学及其审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女性文学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它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主要内容是诉悲写愁,但不同性别的作家在表现抑郁感伤的范围、感情倾泄的程度及表现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汉代女性文学的文化视角独具特色,它对现实女性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围棋起源有多种说法,学者一般倾向于先秦起源说,但近年新出现的西汉起源说颇具影响。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对西汉起源说籍以立论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论者将注释与疏解混淆,宋学与清学错置,所得结论有误。加之作者对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历史线索认识欠妥,从而得出的围棋起源于西汉之说不能成立。文章认为:围棋起源应在先秦,这不仅是因历代学者所认定,而更是由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都给予了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到底什么是中国武术?它产生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此类问题虽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似乎至今并没有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解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武术不仅是现代语境下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因此研究武术的概念,首先应该对中国武术产生的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格斗技能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最初源头,但中国武术直接脱胎的母体则是古代武艺。武术与武艺的最终剥离,大约发生在我国的秦末汉初时期。而作为中国武术的真正形成,则应该是在我国的宋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