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由主义政治正义的研究中,政治权利的平等是毋庸置疑的前提条件,因为它来自于自然权利。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它的毋庸置疑正表明了它是一种基于身份崇拜的权力拜物教,而实际上它有其自身的逻辑,从其产生过程看,表现为从对抽象劳动崇拜到私人财产权崇拜的逻辑;从内容上看,表现为从对同一性的公民身份崇拜到政治权力拜物教的崇拜。这一逻辑凸显了自由主义政治正义的内在缺陷,那就是它所标榜的资本主义制度保障每个人的毋庸置疑的平等政治权利其实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物"的权力,这个"物"是不可能保证个人的公民身份与私人身份之间的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周学元 《文教资料》2021,(2):89-90,98
拜物教是以物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货币拜物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拜物教形式,具体表现为人们的金钱观念。货币拜物教思想对我国古代各阶层、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古代的货币政策和人们的金钱观念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萍  王海民 《天中学刊》2012,27(3):36-37
在《资本论》中,"拜物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含义,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拜物教"是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意识,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都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具有意识形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科技商品拜物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本来是人创造的产物,创造它的目的是要它为人服务,然而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它却反过来控制人、支配人和统治人。科技的巨大功能使人们产生了"科技无所不能"的神秘感觉,在心理上形成了类似宗教崇拜一样的知觉状态,这是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所特有的科技商品拜物教现象。科技商品拜物教在实质上是科技商品作为"物"所掩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看,它既不是来源于科技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科技商品的价值规定,而是来源于生产科技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和科技知识作为商品时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商品拜物教的性质是社会生产关系还是社会意识?这是学术界中一直有争论的问题.本文根据对《资本论》德文、中文的对照考证及马克思对“商品”、“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论述,得出如下结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混淆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商品拜物教”这两个有着重大区别的概念.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即把人的生产关系歪曲地表现为物的关系的属性.它是商品社会关系中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生产关系.而商品拜物教则是一种社会意识——即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商品社会中人物颠倒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权力运行中"公"与"私"的基本矛盾运动是腐败产生的根源。社会转型中的权力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交织致使腐败弥漫。价值中的主体和利益结构使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民和人民利益联结在一起。腐败损害人民的利益必然导致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缺失。通过意识形态的"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中介,人民反腐成为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权力运行中"公"与"私"的基本矛盾运动是腐败产生的根源.社会转型中的权力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交织致使腐败弥漫.价值中的主体和利益结构使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民和人民利益联结在一起.腐败损害人民的利益必然导致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缺失.通过意识形态的"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中介,人民反腐成为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人民主体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原因宋凡金商品拜物教是指由于生产关系的物化而使商品所具有的神秘性质。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使劳动价值理论更加完备,并成为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把钥匙。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敢也不愿意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拜物教。实...  相似文献   

9.
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货币拜物教.从货币拜物教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货币拜物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是存在着的,应该正确认识、评价货币拜物教,一分为二地看待货币拜物教,认清货币拜物教的实质,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抵制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言禁忌是禁忌的一种,包括语言的灵物崇拜(语言拜物教)和语言的禁用和代用.语言禁忌是人们在低下的生产力状况下,对大自然的某些现象不理解而产生的.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禁忌,而语言禁忌中又渗透着人们不同的文化心理.语言禁忌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语言禁忌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以存在下来.  相似文献   

11.
规训是一种伦理行为,它是以伦理空间中的条格化和网格化来固化人们交互时间、交互行为,最终达到控制人们思想和行为目的的重要方式。规训的产生是基于自然现象下人伦崇拜的重要延伸,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的必然结果,也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矛盾的必然要求。通过规训,人们会产生对整体性社会善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从外表看来,好象是商品与商品的关系,马克思把这种性质称作商品的拜物教性质。通俗地说,商品拜物教就是指商品具有的一种不可琢磨的神秘性,致使人们对商品象对宗教中的偶像一样加以崇拜。马克思论述这一问题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的,那么,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是否还存在商品拜物教呢?在我国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现象遮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式,而且商品拜物教的消除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中国,客观上有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条件,因而有必要分析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拜物教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深刻理解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试图为当前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经历了自然崇拜一图腾崇拜一祖先崇拜一天、帝崇拜的过程。分析每个过程就会发现,宗教崇拜中的神灵只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虚幻反映。  相似文献   

15.
父权在各国法制史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同于当今法治国家法律体系中任何一种类型的权力,它具有绝对性、长期性和广泛性以及主体和对象的特定性等特点。父权在古代中国的产生是自然崇拜、伦理道德、国家法律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它的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所展示与证实的一个真理,也愈益成为人们的一致认识。与此同时,也发生这样一个问题:商品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特别是其初级阶段是否存在?其性质和作用怎样?我们应如何对待它?对这个现实中提出的问题,理论界的看法还很不一致。为了引起进一步研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认识。考察、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拜物教问题,首先要确立一个理论前提,即:依据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明确商品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实质上是资本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体性是资本权力与形而上学绝对同一性的联合,是现代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是人的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幻影,因而是一种虚假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才有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资本主体性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僭越.资本主体性表现为拜物教式的谵妄.在拜物教的"三位一体"中,资本拜物教是最后的、也是最神秘的形式.因此,瓦解资本主体性,必须从扬弃物化入手,而扬弃物化的根本在于铲除物化产生的私有制基础.只有在扬弃私有制的现实运动中,才能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人的总体性,在总体性中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教育符号崇拜是夸大和迷信表征教育对象或教育对象关系的标志或标记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将表征教育对象或教育对象关系的标志或标记的作用理想化和绝对化。在权力、利益的推动下,过分地强调教育符号给人们带来的能指价值,忽略教育符号的所指价值,把教育的功能置于功利主义的视角之下,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符号崇拜表现为:对于名牌学校及名师的推崇;对确定性知识的笃信;对教育效率的过分的强调。盲目的教育符号崇拜会使得校际间的发展失衡,带来学生个体成长局限性。由于社会用人单位进一步强化教育符号化崇拜,使得教育符号被赋予更多附加的含义,教育符号所带来的权力、利益和资本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符号崇拜的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社会公众对教育符号以及对于精英的窄化认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多元化社会制度和选拔机制的缺失;教育符号自身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9.
山神崇拜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自古以来盛行山神崇拜。唐代是山神崇拜的重要发展时期 ,山神崇拜现象非常普遍 ,类型多种多样。唐代的山神崇拜具有明显的多功利性特征 ,由于人们在对山神顶礼膜拜的同时 ,赋予它许多功能 ,以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要 ,所以山神崇拜也是当时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 ,构成当时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如世俗社会的权力必定具有服务于它的经济基础等因素一样,宗教神权也有着它的世俗性社会基础。无论是宗教的情绪、观念,还是宗教的活动仪式,并不是因为人们对于某神的崇拜或信奉,就可以使它们直接地体现出神权的作用与意义来的。神权,作为一种被颠倒了的权力形式、权力观念,无疑是以某一宗教中的神、以及人们对这一神祗的崇奉、服从作为其基础的。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