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文本阐释和理性感染把学生引入复杂而生动的文学世界,其基本途径是在重返文学性的文学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建立有关文学的基本感知方式,进而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的理论形态与内容。重返文学性,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文学理论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完全作为抽象的哲学本体来对待,而应该要强调理论的理性导引功能和文本阐释价值,在文学文本、文学解读、文学感受性分析中建立三位一体的阐释框架,最终展现的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知识与经验、文本与理性、感受与阐释的同一性,从而起到深化文学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大陆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出现的种种尴尬与困境,除却理论本身固有的特殊性("理论"的抽象性、缺乏直接实用性)之外,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可称"角色的迷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当代文学理论教学应从政治权力的文学代表转到常态的文学立场、从学者专家的文学理论转到普通读者的文学理论、从为作家的文学理论转到为读者的文学理论。一句话,当代文学理论教学摆脱困境的方向应该是走向普通读者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异常"繁荣",但是成果却并不显著.这种状况产生的直接原因与我国的科研体制不科学、科研人员功利心重等因素有关;而根源在于我国高等学校文学专业教育有诸多不妥之处.作为培养文学研究群体的主导者,我国高校文学教育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素质教育不敢奢望,我国文学理论的未来更是令人担忧.我们认为,加强文学元理论教学将会被证明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人们不断地运用它的观念与方法研究文学现象,但对文学理论自身的认识,却不够完全、深入。要准确把握文学理论基本形态,形成理论自觉,应该从文学理论话语方式构成的两个基本点入手,了解它言说什么,如何言说,进而深入到文学理论研究对象、文学理论自身品质、文学理论:髟态构成方式以及人们对文学理论形态形成的认识等方面,才能获得相对完整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对文学理论形态的认识必然转化为对文学理论本体的自觉。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理论体系不科学,理论阐释无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脱离实践等问题.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应加强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使其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实现理论阐释和学生的审美体验相结合,并从"文学研究"扩展到"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现。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影响最大的几部文学理论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到,其背后反映出不同的编写理念。有的编者主要把理论理解为一种批判性话语,也有编者把它理解为一套批评工具。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理解影响了教材编写的不同路径选择。文学理论不同于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它虽然也不能脱离实践,却并非对批评实践的归纳概括,而是对它的反思甚至是批判。理论当然也应该对批评实践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但其功能却不局限于此,而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文学研究活动更加具有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所阐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实际上就是在阐述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最先倡导的"诗赋欲丽"为支持"文学自觉"的重要论据,只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陆机在<文赋>中谈文学创作,更多考虑的不是辞藻如何华美的问题,而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尴尬.梁昭明太子萧统则明确否定了片面追求语言华美的审美意念.认为魏晋六朝文论是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持"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断章取义的臆断."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期"论者既肯定出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是判断"文学自觉"的标准,实际上又对那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和专著中对文学分类的一些阐述加以否定,这样就形成了悖论.  相似文献   

8.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就其第四版而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存在问题较多且比较严重,这主要是概念解说和使用不规范、知识内容之间关系和内涵揭示不准确及相关知识内容缺少跟进等。不规范的理论不可能带来理论的规范,作为高校文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的理论规范培养与教育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9.
南朝宋齐时期是一个三吴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经济中心,而文学也进一步走向独立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时期.这个时期,以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眺等一批杰出诗人为代表的五言诗创作标志着诗歌走向成熟.从艺术上和诗学意义上为盛唐诗歌的繁荣作了准备.然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却一定程度上对这个时期的文学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便妨碍了他对自己所面对的文学"新变"作更客观、更深入的考察,从而在文学理论意义上和文学史意义上都给<文心雕龙>带来了一定的缺失,特别在对文学的艺术特性和社会功能的认识上,这种缺失较为明显.刘勰的巨大理论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刘勰的理论缺失以及造成缺失的原因也应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处于东汉晚叶的文学家蔡邕受到社会形势特别是辞赋创作实际的影响,通过创作和理论引导把辞赋从经学控制中抽离出来,使之不再担任"匡国理政"的重任,而更多的走向个体人生,走向世俗情感,走向"聊以游意",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蔡邕对辞赋的创作肯定态度、对辞赋审美愉悦功能的肯定、从艺术层面的分类以及内容上情怀的抒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赋学理论体系,对东汉晚叶以及建安时期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