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梁媛 《江西教育》2023,(43):77-7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愉悦与美的享受。因此,教师要抓住音乐作品的特质,引导学生潜入音乐作品之中,深度赏析音乐。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充分享受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心中的爱国情感。音乐课程的心灵教育主要通过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实现人的心灵净化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对生活深刻感受和体验的反映,是道德、理想、情感、审…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音乐课堂鉴赏教学中的“怪现象” 音乐鉴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一系列活动来体验美的一个过程,而每个环节都要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所以音乐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情境,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7.
高晓霞 《考试周刊》2012,(46):184-185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欣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情感、艺术内涵的培养,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学生能够率进入高雅艺术氛围,接受先进音乐旋律的熏陶。然而,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课,其学习与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情感与热烈的音乐欣赏兴趣,进而使学生在兴趣与情感的带动下主动融入教学课堂,塑造良好的音乐情感,带动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沟通学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对音乐的感受来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的心灵与音乐息息相通,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是教学生欣赏和创造音乐本身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在理解和引申音乐作品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领悟和拓展音乐作品中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精神境界和神韵。使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从音乐延伸至文学、美术、环境、仪表、外貌、行为和心灵等各个方面。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4.
秦新英 《考试周刊》2013,(76):185-185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能大大开阔中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美的教学。音乐课不只是识谱、唱歌和传授一些音乐知识,更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美感,用美的音乐、美的体态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尤其是对欧洲古典和浪漫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的教学,一直是中学音乐课堂的“重头戏”之一,同时部分作品的教学也成为在中学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们的“头疼戏”。音乐欣赏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无外乎这么几个原因:音乐作品本身比较抽象或者旋律不够“动听”,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有较多的困难:学生的底子差,对经典作品有畏惧感,觉得那是一些“高不可攀”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音乐作品是传递音乐的载体 ,任何音乐作品都要表现一定的情感。我们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来理解作品中美好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种感受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 ,要进入到音乐作品当中去 ,完全要由老师来讲解、引导 ,不然 ,学生的思维是难以进入角色的 ,学生就感觉乏味。所以 ,在课堂上 ,我就将要讲授的作品运用多媒体进行整理、配音、编辑 ,作品的历史背景画面、作品描述的景象、作曲家介绍、创作风格的分析等内容 ,课堂上都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大量的景象、声象资料很直观地把音乐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给学生认识。这样 ,学生的思想和作者…  相似文献   

18.
胡君英 《教师》2008,(20):115-116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音乐新课程的改革,音乐鉴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如何进行音乐鉴赏教学,如何上好一堂鉴赏课,却仍然令许多老师感到困惑。怎样改变音乐鉴赏教学的现状,通过音乐鉴赏课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从中体验音乐的美和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是值得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课应该通过音乐的聆听,赏析音乐,达到音乐的再创造目的.要让学生在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欣赏去挖掘深藏于音乐之中的多姿多彩的美,去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情感的共鸣.在共鸣中进行音乐美的赏析,达到音美的再创造.让音乐艺术净化我们的心灵、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在音乐欣赏之中与作曲者进行艺术的交流,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在课堂音乐教学之中,我们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性,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科学的选择,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美育不仅仅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眼界,充实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艺术美是学校中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中,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分析、欣赏,表现音乐作品时要尽量揭其“美”、绘其“情”,才能使学生在获得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