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中,数学交流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是对数学教与学的一种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所需的一种素质.在形式上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形等方式进行有关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相互表述和解释过程,以及共同研究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等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提问、学生的听讲、回答问题以及师生关于数学问题的共同探讨都是在进行数学交流;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同学之间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管理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现代数学教育的立足点是关注学生的学.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不会很好的学数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又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和差生群体扩大.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哲学,它对数学学习管理有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管理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往往是数学老师容易忽视的问题,因此也往往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出现学习困难、差生群体扩大。本文主要论述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余健伟 《湖南教育》2002,(24):45-45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空间。 我在教学函数的定义域时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O,1],求数.f(x-1)的定义域。 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这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三个欣赏角度,探讨教师如何在执教过程中有意识的通过渗透数学欣赏思想来挖掘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减轻学生在心理上对数学的负担,培养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最终引向一条学习数学的可持续性道路.一、问题的提出数学欣赏是一种数学情怀,是一门学问,是一种精神.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若能研究数学欣赏,大力挖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讲评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它是针对数学检测后学生的反馈情况,通过讲解和评价的方式再向学生反馈的一种课型.如果说检测的目的之一是教师要掌握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那么讲评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此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前期反馈,撰写小结教师在批阅试卷的基础上做好统计工作,依据试卷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的实施提倡教师改变思维,从新的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数学新课标对教学提出要求:"数学课程必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有效提  相似文献   

8.
一、课题基本情况 1.问题的提出 课题:<高中生有效地积累和运用个人数学资料的指导研究>(简称为UAM课题)是研究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积累和运用个人数学资料的情况,寻求行之有效地积累和运用个人数学资料方法、途径和学习方法,进而对学生进行指导,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个人数学资料"是指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课堂记录、复习小结、课外学习资料摘抄等学习笔记,练习、作业、测试卷及错解笔记,考试小结、小论文和学习心得等对数学学习有指导作用的数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学好数学是教师、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分析、推理和思维想像,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学的方法,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运用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建构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有效排除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心理障碍,是提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关键,更是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还要帮助学困生及时调节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那么,教师该如何消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在于教会学生解多高难度的题目,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仔细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很多学生做错了题目,教师要求订正,学生很快就能订正,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点拨.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是由于粗心而引起错误的.而实际上,教师应该透过学生的粗心表面,看到学生犯错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题目,或者是不会进行数学阅读的内在实质.我认为,阅读对数学学习中的解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阅读就是要仔细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并能按照题意完成题中的各项要求。学会数学阅读是准确理解和正确做题的前提,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时,要从文字、图表、填空题、图文结合应用题等方面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目前教学要求"高质量,轻负担",我认为其中作业的批改与达到这一要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领导仍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全批全改。批改数学作业,不仅是获得数学反馈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方法,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从作业中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作业的批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才发展模式的变革等背景,都彰显了培养学生学习力的迫切性.学习力的具体价值主要包括能够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构建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等.学习力可构建三层次六要素结构模型,数学学科学习力由一般学习力和数学学科特有的学习力(由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等成分构成)两部分组成.进一步整理提炼四条数学教学策略(问题驱动、思维引领、变式训练和文化浸润),从内涵、作用、教学、案例及简析四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分析四条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数学阅读就是要仔细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并能按照题意完成题中的各项要求。学会数学阅读是准确理解和正确做题的前提,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时,要从文字、图表、填空题、图文结合应用题等方面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孙国华 《职教论坛》2000,(10):52-52
部分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数学感到困难,进入职业高中后,学习数学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几年下来,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严重影响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笔者在近几年的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整体的、综合的探索,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研究学生,着眼发展,设计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方案。教师看待每位学生都要有发展的、长远的眼光,而不是依眼前的情况设计每一位学生。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入学考试数学成绩差距很大。如果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为教学而教学,没有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本文是高三复习求递推数列的通项的一个探究性学习案例实录,兼笔者对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练习作为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引导教师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重要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数学课堂练习的作用是什么?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采取措施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所以,学生练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通常是源于参与的数学活动过程当中,积极的数学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状态,不断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解决。同时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要求之一,是符合当前小学数学新课改下的新教学要求。据此,主要围绕教师如何在一边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一边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展开深入的探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