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的题目犹如一篇文章的眼睛 ,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 ,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 ,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题好一半文” ,也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 ,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宗旨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 ,让学生自拟题目 ,而拟好题目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呢 ?这里以下面题目为例 ,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作法。“请以‘风’为话题 ,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一、扩展法。就是指导学…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7,(Z1)
古人作文重视结尾,把好的结尾比喻为“豹尾”,要求结尾简明有力,“如截奔马”;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考场作文结尾技巧。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3,(Z1)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老师给六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以“春天”为题的作文。回来后学生纷纷交了作文。61名学生中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惟有学生王晓的作文与众不同,认为“春天并不好”:春天细菌繁殖旺盛,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结果,他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老师认为:“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胡思乱想。”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以“好的故事”引领思考,以“好的故事”的价值取向建构表达和评价路径。这种以“好”作为审美标准的作文命题,给写、评双方提供了诸多美好的思考契机,也寄寓了命题者美好的憧憬。一、命题提供了美好的契机1.考生倾诉的契机“2017年版课标”强调,写作表达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好的故事”的命题,给“积极向上”的表达提供了倾诉契机。  相似文献   

5.
明代诗人秦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是告诉我们作文的开头不能平淡,要有吸引眼球的效果。古人又把作文的开头喻为“凤头”,就是要求作文的开头要精彩、漂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头好,能给阅卷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使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下面就以2008年辽宁省半命题作文“因为有——”为例,谈谈作文开头的技法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文考试的成败往往决定了考生语文成绩的好差,因此,对考场作文的特点作深入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笔者就多年来命题、阅卷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对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作了一番研究,总结了关于考场作文“高”、“大”、“多”、“快”的四大特点,以供同仁及莘莘学子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场作文是在紧张氛围下的急就作文,考后由语文教学行家们只评不改,划等给分。因此,它有别于平时课堂上的作文训练。欲想取胜,就必须掌握一些考场作文的技巧。 一、给“凤头”美容 元代散文家、戏剧家乔梦符把一篇文章形象地喻为“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 一篇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开头一段话。写好开头,非常重要。因此,开头应尽力写得新颖些,别致些,具有魅力,使阅卷者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即“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相似文献   

8.
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临场作文技巧,是值得所有考生研究的问题。而题目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特的文题,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下面,笔者就拟题给大家一些指导。如: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自拟文题。同学们拟出许多好题:《友情的跑道》《友情的呼唤》《友谊,给我动力》《友情伴你人生路》《给乌云镶上金边》《一句话,一辈子》《新“龟兔赛跑”》等。又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而作文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因为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某高考阅卷权威人士就曾经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因此,考生一定要精心打造“凤头”,以悦其目,以折桂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掌握一些写好文章开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标题犹如一篇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能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极大的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也正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宗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而拟好题目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那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2,(13)
1.不妨用“散养”的方式教作文(栏目:“作文”)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形成了“圈养”模式:用一系列特定的作文模式、套路和技巧等作为“精细饲料”与“激素”,对学生进行“催肥”……笔者喜欢用“散养”的方式教作文.去除各类“精细饲料”、“激素”的滥用,打破禁锢学生思维的务务框框,给学生以“广阔的蓝天、草地”,让他们自由地“奔跑、觅食”,用“我手写我心”,回归作文的本真。  相似文献   

12.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能不能引人入胜,有没有一个靓丽的开头至关重要,因为靓丽的开头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愉悦感,让他们不得不对你的作文“刮目相看”,并最终给你的作文打出高分乃至满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话题作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作。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因此拟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巧拟文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静 《成才之路》2011,(35):85-85
单调的训练手段,狭窄的训练空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贫困”的深渊,虽说个性作文、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一些新兴作文教学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作文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谈面改作文     
辛辛苦苦批改作文而“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这是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共感苦恼的问题,不少关心语文教学的同志曾多次提出“面改是个好方法”,给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语文老师给学生面改作文犹如钢琴教师之给学生调教指法、体育教练之给运动员纠正动作一样,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6.
破天荒地,马小跳那篇给宝贝儿妈妈洗脚的作文得了一个九十分;破天荒地,秦老师在班上念了那篇作文。念完了作文,秦老师问大家:“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毛超说:“这篇作文把洗脚的过程写得很清楚。”马小跳低着头,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并没有真实地写出给妈妈洗脚的全部过程,比如把妈妈的脚烫伤了,他就没写。夏林果说:“这篇作文写得很优美,还有真情实感。”夏林果指的是马小跳说“长大了,要给妈妈买水晶鞋”的那段话。凡是有梦想的女孩子,都会对这段话着迷的。因为这篇作文,秦老师对马小跳的印象还有了一些改变。马小跳能写出这样感人的作文,说明…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既然是出现在应试作文中,那么你的作文就要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以争取得到一个好分数。因此,话题作文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8.
浅淡少数民族学生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张有耐《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给我们明确地指出,“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和“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19.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可见拟一个好的标题是何等重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而时下,在中、高考作文中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甚为流行,它们都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拟题空间。那么,如何使文章的“明眸”含情脉脉,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粘”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们的眼前为之一亮,心中怦然一动,与你的作文“一见钟情”呢?笔者不避浅陋,聚焦2004年中、高考满分佳作的标题,从中探寻出一些考场作文拟题技法的规律来。荟一、巧用修辞,增添文采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在作文标题中有意识地运…  相似文献   

20.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5):140-140
作文命题,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之分。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都是给一些关键词,材料作文则是给材料及图片。而给词语与给材料的不同,或许就在于文字的少与多。文字少,有可能套题。为防套题,除了替换成材料外,还可对关键词有所修饰或限制。比如不是写“季节”,而是写“难忘的季节”或“美好的季节”。再就是在写作要求上有所限制,比如文体上的明确。命题作文本来只要给出关键词即可,但也有加上一些文字的,则文字也起了引导或提示的作用。比如“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