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设生活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师上班路线图) 师:老师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班有三条路可以走,你认为老师走哪条路近呢?  相似文献   

2.
【案例】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以展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试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生1:有3条边的图形就是三角形;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才是三角形;生3:把3条边连在一起的图形叫三角形……显然学生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因此我鼓励学生试着来画一个心目中的三角形(指一名学生板演),并思考你画三角形的过程其实是画了些什么?(3条线段)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画的三角形怎么样?生1:他画得很直:生2:他画的角很尖……师:老师发现刚才他画得小心翼翼的,你知道他在小心什么吗?生1:他怕挨着的两条线段连不住,留下缝  相似文献   

3.
一、情境引入,设疑激趣课件展示: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师:老师刚才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想知道用它做什么吗?生:是用来做三角形的高的。生:是用来做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师:告诉大家,是用来围三角形的。生:两根小棒怎么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师:那你觉得几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生:应该用三根。师:应该用三根,大家已经看到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那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评析:上课伊始,课…  相似文献   

4.
王泰臣 《四川教育》2007,(10):37-37
【活动再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师:如果老师给你一条毛线,你能用它围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踊跃举手,请生A演示,先将毛线打了个结,试着围了一下,然后望着老师。)师: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一、由“实际问题”引入 ,巧妙复习铺垫师 :同学们 ,想知道张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 ?(想 )说说看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 :可以问老师。 (笑 )生 :可以用卷尺去量。生 :这样太麻烦了。我们可以先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能走多少米 ,然后再从学校匀速步行到张老师家 ,并用每分走的米数乘以走的分钟数 ,这样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了。师 :真会动脑筋 !现在 ,如果告诉同学们张老师每分钟能走 70米 ,并且从家步行到学校正好要用 12分钟 ,你知道我家离学校多少米吗 ?生 :知道。 70× 12 =84 0 (米 )。师 :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生 :因为这里是要求 12个 7…  相似文献   

6.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该课时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教材在编排时先安排了生活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觉得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中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由此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接着教材呈现了三组纸条6、7、8,4、5、9,3、6、10.  相似文献   

7.
案例描述一、呈现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1.出示下图,提问:从家到书店有几条路?走哪条路到书店比较近? 2.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地点和路线看成一个什么图形呢? 3.导人:三角形是我们过去认识的图形,这里面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同学们要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来探索发现。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1.初步感知(1)如果任意给你三根小棒,把它们当作三条线段,一定能首  相似文献   

8.
一、课前交流(略)二、新课导入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生1:长方形,正方形。生2:平行四边形,圆。生3:梯形,三角形。师:看一看,老师讲桌上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沟通联系,认识组合图形1.复习基本图形。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师:这些图形都是基本的平面图形。2.认识组合图形。师:(出示长方形卡纸)这张长方形纸就是一个基本图形,对吧?如果剪下一个图形,剩下的可能是什么图形?生:(生边讲边指)可能是长方形、三角形……师:(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剩下  相似文献   

10.
“欣赏与设计”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欣赏漂亮的图案来分析基本图形,使学生能用这些基本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王琍(南昌市育实录一:师(穿着带有图案的衣服走进教室):同学们,请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生1:老师的衣服上有漂亮的图案。师:这些图案中哪些图形是我们已学过的?生2:图案中的长方形。生3:三角形和长方形。生4: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生5:正方形。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相似文献   

11.
杨静 《四川教育》2003,(10):40-40
[案例]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生:(很高兴地齐答)愿意。师:请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生1:可以问老师。(大多数学生笑起来了,我也不自然地跟着笑了)生2:可以用卷尺量。师:(有些不耐烦地)请坐下。(心里还嘀咕:傻孩子,好麻烦啊!)生3:这样太麻烦。我只要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从学校步行到老师家,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走的分钟数,这样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了。师:(我松了一口气,这正是我期望学生回答的,因此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连忙说道)真会动脑筋!现在,如果告诉大家,老师每分钟走70米;并且从家步行到…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好!洪老师来自哪里?(台湾。)我们台湾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的可爱,他们都很喜欢玩数学!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我手上拿着的立体图形,它是由什么形状的“智慧片”组合起来的?生:三角形。师:(出示另一个立体图形)这个呢?生:正方形。师:(再出示一个更复杂的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整理型的复习课,教师应以怎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是一个情境一个情境地结构性再现,还是一个集合一个集合地整体性连接?听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这两节复习课,我再一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案例●“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片断:师: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选一两个图形研究一下。(生小组活动后反馈)生:把圆形剪拼成长方形……(生回答后,师重复着生的话用课件演示了一次)生:把长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师:(打断他的话…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82页例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例3图:小明每天上学有三条路,走哪条路最近呢? 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操作,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释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初步思考,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案例1]师:昨天的复习课上,我们经过讨论知道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共同点?生1:它们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并且高和底都相互垂直。生2: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师:谁再来说一说它们的不同点呢?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四条边;平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亲切谈话引入1.这节课,我们将用到一种主要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认识吗?2.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吗?它有几个角呢?(分别请学生指出边和角。)3.这三个角中,哪个是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我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你们除了认识三角形之外,还知道哪些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断二:明确探索方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生1:长方形是长的。师:可见长方形的边有长、短之分。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其余学生赞同。)师:谁来说说正方形?生3:正方形是方的。师: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没…  相似文献   

17.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我画的是什么? 生: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直线没有端点,是直的,无限长。 师:现在老师请你在练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提供《三角形及其三边关系》一节课的教学实录与思考,供各位同仁教学时参考.一、教学过程活动一找三角形展示校园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图片,如自行车,房屋等,让学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活动二定义三角形师:结合三角形图片,你能给它下一个定义吗?生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画出图1作为反例,学生陷入了沉思)师:观察图形,如果把线段一端叫做首,另一端叫做尾,那么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如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笔者教学“两步应用题”新课导入的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生:(很高兴地齐答)愿意。师:请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生1:可以问老师。(大多数学生笑起来了,我也自然不自然地跟着笑了)生2:可以用卷尺量。师:(我有些不耐烦地)请坐下(心里还嘀咕:傻孩子,好麻烦啊!)。生3:这样太麻烦。我只要设法弄清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从学校步行到老师家,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走的分钟数,这样就能很快求出这段距离了。师:(我松了一口气,这正是我期望学生回答的,因此心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连忙说道)真会动脑筋!现在,…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听了一节“直线和线段”的新授课,我对其中一道习题的设计感触颇深。在巩固练习阶段,老师先出示了这样—道练习题(教材第五册第61页):从学校到电影院有三条路。小云要去看电影,走哪条路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