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在有机化学学科(领域)部署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前身是中科院金属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于1989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在1995年和1999年的两次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经过论证,科技部于2000年2月批准组建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再次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  相似文献   

2.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是2008年4月批准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9月顺利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3.
正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在四川大学设立的"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5月由国家计委批准设立,1990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实验室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2年1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水利水电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4月8日,经国家科技部审核批准,由"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最早的内陆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工程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的首批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3月23日,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4年4月,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攻克领域难关,打开研究新局面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技术部于2005年4月18日正式批准建设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1月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吴福元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郑永飞院士。目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57人,其中研究员36名,正高级工程师4名,副研究员13名,高级工  相似文献   

6.
正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矿业大学整合原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相关优质资源基础上成立,是依托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矿产普查与勘探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共建的一个国内领先、高度开放的科研平台。实验室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于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先后通过科  相似文献   

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装备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信息产业部2000年批准建立的部属重点实验室“电子机械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申请建立的。实验室于2005年9月批准成立,2006年4月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实验室依托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方面具有独立性。学校负责实验室建设的具体实施和运行的直接管理。实验室定位于电子装备结构。主要研究方向有:机电控制、展开结构、工程结构优化、机电耦合、数字化样机。实验室现有成员48人,其中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高工10人,讲师、助教14人。实验室自2000…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24,(3):74-75
<正>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老一辈科学家经过30余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实验室组建于1985年,1997年批准为首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批准组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21年1月12日经科技部正式批准为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太原理工大学“211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988年,其作为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通过专家论证,并被遴选为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试点实验室;1990年10月批准对外开放;1995年6月完成建设并通过国家验收;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2001—2016年,连续4次在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高温超导研究的迅速发展 ,国家计委于 1 987年批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国家超导实验室。 1 988年开始筹建 ,1 991年 4月实验室通过验收 ,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 ,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2 0 0 0年在国家计委和科技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超导体新材料 ,新合成工艺的探索和研究 ,高温超导体物理性质和与高温超导电性机理相关的实验及理论问题研究 ,高温超导薄膜及器件的物理研究及其它相关材料、相关物理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 ,解决超导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推动超导技术向产业部门转移。研究项目 近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