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写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状写人、景、物的具体形态,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是就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一般意义而言的,它在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则有很大区别。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主体的思维方式上。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是一种创造性的多向思维,其着眼点是通过绘声绘色的刻画,塑造丰满的艺术形象,形象本身便是描写的目的,这种描写艺术,追求的是感性、生动性、立体性、审美性;说明文中的描写则是一种再现式的线性思维,它立足于对事物的形态、性状、材料、质地、方位、工艺等进行客观摹写,它追求智性、客观性、严密性、…  相似文献   

2.
潘从林 《现代语文》2007,(2):105-107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景物等具体而细致地描绘出来。是文章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叙述表达方式相比较,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叙述是比较概括地表现事物的进程,侧重过程的记述;描写是生动具体而又细致入微的描绘客观事物,侧重于形象的凸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叙述是一种粗略的描写,而描写则是精细的叙述。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和描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贯穿于记叙文文体的始终,体现着每一个进程。描写总是在叙述的关键时刻展现亮点,使读者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一方面文本中描写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读者给文本中的描写以理解、欣赏和评价。可以说,记叙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往往落在文本的描写之处。因为只有描写对象是作者最关注最动情的客观事物时,才会有描写。换句话说,描写是最能表现作者情感深度,最能表现作者志趣倾向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也是虽能抓住读者的,最能给读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因此说,记叙文写作不能没有描写。  相似文献   

3.
描写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状写人、景、物等具体形态,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一种再现式的线性思维,它立足于对事物形态、性状、材料、质地、方位、工艺等进行客观摹写,它追求客观性、严密性、准确性。在说明文中运用描写手法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分寸,这些描写如果运用恰当,往往会收到点石成金之效。  相似文献   

4.
要使作文中的形象感动人,就必须在作文中抓住形象狠下功夫,写出形象的个性,让形象更加具体生动,让环境描写、细节描写都为刻画形象服务。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描写,就是把所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描写能再现事物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似睹其物,它是作文的基本功。一提到描写,很多学生都知道好的描写要达到生动、具体、形象,可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  相似文献   

6.
探讨文学的本质,其逻辑起点和思维形式非常重要,因为它规定着探索者的思维走向,影响着对文学本质特征的揭示。目前,一些文艺理论教材是运用两个演绎推理的形式揭示文学的本质的。 一、大前提 意识形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小前提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 结论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 大前提 反映生活有抽象概括和形象具体两种方式。小前提 文学描写的是一些具体形象。结论 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心理描写具有一种有别于西方文学作品心理描写的民族特征,这就是情绪化心理描写,它表现了长期以来民族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深厚的民族特性。关于这一特征在审美创造中的具体体现,本文则从投射性、暗示性、动态性等关键点上着重把握。同时,还具体论证了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审美传统对中国古代诗歌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题中的形象思维障碍探析●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付海伦形象思维是一种借助于具体形象而展开的思维,是思维的最基础的形式之一。中学数学中的形象,一般来说,都是经过加工整理出来的理想形象,如几何图形、函数图象、图示、图表、逻辑直观图等,甚至还包括个人在...  相似文献   

9.
小说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深受中学生喜爱,其原因是小说以塑造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雪"的描写来引导学生鉴赏小说,以达到审美愉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颀 《甘肃教育》2007,(11X):24-24
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这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叫做“传神”。人们的精神气质是与可视形象的具体表达分不开的。所以,“传神”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通过“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在写作上,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它和中国画中的肖像画同生一根,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可以把它比作一滴水中的太阳,可以通过其窥见整篇作品的恒久的光辉。下面就以古诗词二首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片段来具体说说细节描写和细致描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战玉香 《山东教育》2005,(10):41-43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其思维还带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则是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如何缩短这一距离,使低年级小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学会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使之成为儿童思维的工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一、文学作品具有形象美 语言是没有形象性的,但它能够启发表象,也就是能够唤起形象,又由于词(概念)的概括程度不同,有些词较具体,有些词较抽象,而比较具体的词就容易引起鲜明生动的表象──形象。这样作家在运用语言材料进行形象塑造时,就要着力选用较为具体的词语,使之显得鲜明、突出。语言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只有做到“瞻言而见貌”,才能使人获得美感,请看果戈里《死魂灵》中的这段描写: “他(泼留希金)下巴须朝前突出得挺厉害,因此,一开口他就得用手帕把它捂住,免得唾沫横飞;一双小眼睛还没有失去光泽,在翘得…  相似文献   

14.
杨烨 《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27-128
一、绘画技能训练在中小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中的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对直觉思维最有效的培养是艺术实践。他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提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他认为,当人看到了具体形象,不管是感知的还是内心产生的,都同样包含抽象思维的活动,而人思考问题时,又常以具体形象作为出发点。所以,在艺术教育中,视觉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把视觉现象作为有组织的思维活动来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形象思维的定义形象思维是指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在鲜明、生动的语言参与下进行的思维活动,并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概括而产生。其初级形式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即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形象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是言语形象思维,它是借助鲜明、生动的语言作为物质外壳,以形成具体的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其主要的心理成分是联想、表象、想象和情感,且具有思维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言语形象思维最生动的表现就是文学和艺术中的新形象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任何艺术的表现都注重情感表达。但是抒发和表达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造型艺术呈现的是一些具体的形象;语言艺术它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叙述故事,描绘形象,或借景生情,或直抒胸臆的;而歌唱艺术,它不是靠描写或塑造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也不是靠叙述故事或说明概念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认为,具体形象是对记叙文的语言要求。记叙文重视描写,描写要追求生动逼肖,这就要求语言的具体形象。说明文的目的是使人有所知,只要把道理说明白了就行了,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为什么还要求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用语不多却能尽显音乐的妙处,把无形的抽象的音乐变为有形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为此,诗人们采取了许多手法。本文就这一问题,分析了几首诗歌以期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学生能否把人物的形象写得具体、生动,能否让他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往往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