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出版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出版产业数字化。新时代的数字出版要有宏观布局和深度融合的视角,高举思想旗帜,坚定意识形态导向,以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为目标,实施精品战略、媒体融合战略和网信安全战略协同推进,增强优质内容供给和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构建数字出版全媒体营销体系,完善以法律法规、版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为一体的数字出版保障体系,强化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综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出版走出去,推动新时代数字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与此岂同时,企业“走出去”仍存在外部环境不完善以及自身存在问题等诸多障碍。为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采取完善“走出去”的各项法律、政策及管理体制,应加强对“走出去”的服务和指导、加强对“走出去’’的引导和协调、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培育核心竞争力、完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等对策,以便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繁荣的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面临严重的贸易逆差,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仍然处于成长期。本文以全国省级广电媒体品牌第一位的江苏广电作为案例,论证其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可行性,详细解读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内容构成,及起步、发展到成熟的五年周期阶段性策略,并预测了走出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语言服务产业在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作用。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语言服务产业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因缺乏国家扶持、人才匮乏及产业发展等层面上的问题,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在国际发展上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限制。对此,本文结合文化语言学的内涵,探究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问题,提出语言服务产业"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全球出版业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急剧衰退后,迎来了企稳回升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台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政策、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出版业格局的调整等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我国出版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出版与国际传播正面临新的全球环境与读者需求。文章以海外畅销华人作家张翎为典型个案,梳理张翎作品的海外出版与传播现状,并从创作、翻译、出版与传播等维度总结张翎作品“走出去”的经验及背后的原因,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出版与传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对外经贸活动的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扩大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等生产领域的对外经济活动。“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和国际资本流动规律的客观要求。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增强“走出去”的责任感和迫切性;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的精神和作为;必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十四五”时期开展职教改革、服务产业升级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与高职教育总体规模不适应,存在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足、职教“走出去”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对此,高职教育在“十四五”时期应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发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标准等,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发达的城市,更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作为中国清真食品产业深入改革发展和"走出去"的前沿试验区,上海清真食品产业是中国清真食品产业生产和消费的高地,而"一带一路"则为上海清真食品产业发展贡献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学界和业界关于出版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论文成果丰硕。在出版理论方面,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出版史学与出版史研究、大学出版与学术出版研究等领域建树较多;在出版实务方面.出版人才与出版教育研究、中国出版走出去研究、出版传播研究、出版经纪人研究等领域有所突破;在出版理论与实务综合交叉研究方面,数字出版、出版创新、出版改制等前沿课题较受重视: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版工作和出版研究所进行的回顾考察和对未来发展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警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