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议新闻由于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沟通信息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笔所在的县级台,每天十分钟的新闻里,会议新闻占了大半。眼下存在的问题是会议新闻成了“人头展览会”:何时、何地召开何会,何人参加,议程,然后是领导  相似文献   

2.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  相似文献   

3.
向熹 《新闻界》2001,(1):21-22
北京、上海、广州都提出要建立区域的“会议中心”;“会议经济”也成为经济研究人员的案头之题,而报纸尤其是机关报,却在为“会议新闻”头痛。   笔者参加的各种会议多了,对“会议新闻”的抱怨听多了,也着手作了些研究,才发现这原来不是一个小题目。本文陈述了近期的研究结果。   一、理一理“会议”的概念   “会议新闻多了,所以报纸一版不好看”;   “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改变会议新闻的写法,作到‘跳出会议写会议’”;   ……   这样论断与评价我们听得多了,它们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对新闻来说,会议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陈昱 《新闻世界》2009,(11):36-37
时政记者常年和会议打交道,跑会议,发会议新闻。在业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时政嘛,就是报道会议,会议新闻好写好发;写作模式也就那一套,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召开什么会议,某领导出席讲话,强调指出什么等等。只要出席会议的领导够“份量”,报道就可以登上新闻的重要位置。我们不否认会议新闻的这种模式.因为它符合新闻规律,全面准确地传达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5.
俞益 《传媒观察》2005,(12):53-54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做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会议的“新闻点”在哪里?是会议本身还是会议上某人的发言,或者是会议的决定,或者是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入会说,这些都是新闻。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但是,每个会议(笔者指的是确有一定价值的会议)总有那么一个最亮的“新闻点”,把这个“点”及时地捕捉到,无疑是会议报道成功的关键。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的必有新闻。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成了常有话题。精品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就是说,你写的编的新闻作品是读者爱看的耐看的,能引起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触动,能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能引起领导的关注、社会的共鸣,能引起上下呼应、相互交流和彼此促进。新闻界的不少记者、编辑在探索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学中,新闻体裁没有“会议报道”或“会议消息”、“会议新闻”一类,倒是在《书学》中找到“会议纪要”一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会场的画面和会议的内容,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类新闻称之为会议报道或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写是一项实践极强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在新闻采写实践中,一些记者(包括少数通讯员)新闻职业精神缺失、敬业精神淡薄,其突出表现是新闻采访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具体表现为采写会议新闻时不用耳不用脑,甚至不用手,拿起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就走人,回家当"裁缝",按固化模式,剪辑几句领导"强调"、"指出"、"要求"之言,敷衍应付,糊弄读者;即使是非会议新闻的其他新闻采访,他们也是对材料情有独钟,奉为至宝,只倚重材料堆里做文章,而轻视和不愿到新闻现场和新闻当事人那里"抓活鱼"、“摘鲜菜”,被人们讽为“懒堕记者”、“材料记者”。  相似文献   

9.
“泡会议”曾经深为新闻界人士所诟病。的确,记者如果整天奔走于各种会议,如果仅仅满足于抄录或者笔录领导讲话,这样的“泡法”的确“泡”不出好新闻来。但如果记者能够学会“听会”,特别是要善于听会议的“弦外之音”,即在会议报道内容之外,捕捉一些新闻线索,会后就能做出“会议新闻之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会议报道“活”起来?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为改进会议报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新闻单位在改进会议新闻报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的必有新闻。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精品的标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今天的受众为什么越来越不把有些主流媒体视为重要的“信息源”。反过来说,今天的受众大多还处于初中、高中的文化水平,不会把大量时间花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上,特别是快节奏的今天;也不去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含义,而喜欢透明地、立竿见影地直接获取…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要求全党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进一步制定具体办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从新闻工作的角度看,这对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常见泛滥之势,这是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症结,一是“逢会必报”,无论会议是否真的就那么重要,也无论会议有无实质性的内容;二是“一会数报”,一个一般性会议,开幕报,闭幕报,做了消息还要做专访、侧记;三是报道“程式化”,往往是“名单+讲…  相似文献   

13.
周辰 《新闻传播》2004,(8):62-62
以往,相当数量的会议新闻只要把会议程序写清,领导排名写对就万事大吉,而不是着眼于重要新闻事实,使许多重要的新闻事实被淹没在大量的套话和程序中。所以一提到会议报道,往往给人干干巴巴的感觉。其实,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也渐渐求真务实,许多会议不但有“干货“,对于报纸和读者来说还蕴藏着重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周昶 《记者摇篮》2000,(4):31-31
新闻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一个“新”字,求“新”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以会议为报道对象的会议新闻也应该遵循这一新闻原则。在会议的新闻报道中,如何突出会议的“新闻点”,让会议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我认为,会议新闻要“鲜活”起来,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不能把新闻视觉仅仅局限在会议之中,那样写出来的会议新闻也只能是古板、干巴的一堆文字,没有生机和活力。要跳出会议外,让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选取适宜的角度,用会议之外但又与会议内容有密切关联的新闻素材来补  相似文献   

15.
纯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相对,常常被称为“硬新闻”。领导参加的政务活动及重大会议,因涉及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等内容,形式便“硬”起来:记写出的稿子往往高高在上,语气冰凉刻板。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程式化、冗长、乏味、令读望而生厌。  相似文献   

16.
王俊美 《青年记者》2003,(10):22-22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作为机关报,不报道会议是不现实的,也是失职的。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党报记者、编辑深感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9年的记者,我认为,只要用心发现,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17.
鲍艳红 《新闻窗》2008,(6):46-47
当前,会议报道在媒体的新闻来源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跳出如流水账般的“会议八股”,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是新闻记者、新闻单位乃至相关主管领导都需研究的课题。如何在会议里发现新闻线索、确定报道方向、跳出会议写好写活会议新闻,这里笔者谈谈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8.
同样是参加会议的记者,为什么有的能抓出很精彩的新闻,有的只能是会议程序加领导讲话简单交差?关键在于发现的能力,需要记者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善于捕捉会议中的“亮点”,从“会海”中捞“活鱼”。  相似文献   

19.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20.
去 年9月 ,在美中关系委员会的安排下 ,笔者之一在华盛顿的美国外交部访问。当谈到中国的新闻时 ,一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脱口而出地把它概括为“Leader'snews”(领导人的新闻 )。他的看法虽然片面 ,但我国新闻给他人留下“领导人新闻”的印象 ,其中新闻报道中有大量会议报道是一个重要原因。“台上台下 ,布标高挂 ,群众鼓掌 ,领导讲话” ,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 ,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 ,过多过滥 ,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 ,电视新闻中的“会海” ,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