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常常被称作“易碎品”,再好的新闻一旦缺少时效性就会成为“旧闻”,毫无报道价值。然而,在具有新闻敏感和善于新闻策划的记者和编辑眼里,“旧闻”却往往是时效性新闻难得的事实背景、深度报道的由头。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旧闻”往往还会被赋予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拓展的价值,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资源。信息的“再利用”,使得“旧闻”摇身一变,生发出新的更具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2.
宋洪昌 《青年记者》2007,(12):47-48
新闻被称作“易碎品”,再好的新闻也会成为“旧闻”。然而,在具有新闻敏感和善于新闻策划的记者和编辑的眼里,有些“旧闻”就不仅仅是过时的新闻,而是宝贵的新闻信息资源。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旧闻”往往就会被赋予了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拓展的价值,生发出新的更具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来。这种利用旧闻而展开的新闻策划,可以称作从新闻中找新闻,是对既有新闻的“深加工”,或者说是对新闻的二度开发或者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宋洪昌 《青年记者》2007,(12):47-48
新闻被称作“易碎品”,再好的新闻也会成为“旧闻”。然而,在具有新闻敏感和善于新闻策划的记者和编辑的眼里,有些“旧闻”就不仅仅是过时的新闻,而是宝贵的新闻信息资源。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旧闻”往往就会被赋予了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拓展的价值,生发出新的更具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来。这种利用旧闻而展开的新闻策划,可以称作从新闻中找新闻,是对既有新闻的“深加工”,或者说是对新闻的二度开发或者再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抓新闻以快取胜,慢了就会使新闻变成旧闻。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视野及工作接触面所限,加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种种原因,使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往往难以在新闻事实发生的当时当地,即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它。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哎呀,多好的报道材料啊,错过了时机,现在是晚了一步,慢了一拍!”  相似文献   

5.
胡伟东 《青年记者》2003,(10):31-31
比较相对于网络或日报,杂志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上,最大劣势在于弱时效性。杂志的发行周期一般较长,多为周刊、双周刊或者月刊,所以出现在杂志上的新闻可能已经变成了一种“旧闻”。但并不是“旧闻”就一定缺乏吸引力。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所有读者打开报纸首先要看的条目,都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因为现在新的物质形态中看见或认出自己的经验,是一种无需代价的生活雅兴。经验转换为新的媒介,确实赐予我们愉快地重温过去知觉的机会。”所以,“旧闻”也会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相似文献   

6.
一 些重要新闻事实因得不到及时反映 ,报道和传播就成为旧闻或历史。那么 ,如何报道已过期的重要新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扬长避短 ,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 ;撰写记者述评 ;撰写一定程度的新闻评论 ;通过人物访谈把整个事件凸现出来 ;留意发展 ,抓住新闻由头以及作后续报道等多个方面作努力。扬长避短、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重要新闻体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文体 ,以事件性新闻为主 ,其新闻价值受新闻事实所发生的时间的限制。而非事件性新闻 ,时效性差 ,但指导性强 ,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 ,时间概念在“前一个阶段” ,延…  相似文献   

7.
蔡雯 《传媒观察》2007,(7):5-5,7
新闻策划有两种,一种是对事件性新闻的策划报道,另一种是对非事件性新闻的策划。在后一种情况中,新闻策划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策划,将它放在特定的(即现在时的)坐标系内,使之具有时新性,旧闻变新闻。新闻策划被看作新闻出新的“魔棒”受到报纸编辑的重视,各个报纸纷纷兴起“新闻策划”之风。毋庸置疑,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新闻策划范例,  相似文献   

8.
王云 《新闻前哨》2011,(6):52-54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旧闻。旧闻本身没有重复报道的意义和价值,但旧闻中往往蕴藏着新闻线索和信息,一旦时机成熟,旧闻就可能发生变动,成为新闻。通讯员来稿中,重发旧闻的不少,从旧闻中发现新闻的不多,报道旧闻引发的新闻更少。  相似文献   

9.
肖欢欢 《新闻记者》2004,(11):52-53
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但是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如果失去了报道时机或者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价值未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也是对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实践中,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事后仍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潜心留意,瞄准时机进行“补报”,使那些失去时效  相似文献   

10.
郑凌 《视听纵横》2004,(2):44-46
“策划”这个词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计划和策略。不管你是否承认,在现代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策划已经成为报道准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报道依靠成功的策划获得轰动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媒体本性的一种回归。  相似文献   

11.
每天,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会议新闻。它已成为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新信息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如果我们逢会就报,报道方式又是老套路,势必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套话、空话和长长的名单之中。读者不感兴趣。其指导性也就大大削弱了。那么,会议报道到底如何改?首先。不能“有会必报”。会议能否成为新闻,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有无新闻价值。有的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政治性会议,不论其开会本身还是会议内容都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如工作例会,专业会议等,开会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12.
“旧闻”,是相对新闻而言的。“新”是新闻的重要生命基因之一。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有些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新闻没有能够及时报道,使新闻成为“旧闻”。不少报道员为此跺脚“可惜”之后,大多选择了放弃。其实,这些所谓的“旧闻”,多数时候只在时间上表现过时了,而其事件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的,只要采取适当的办法,那些“旧闻”还可以抢救成“新闻”。从“旧”中觅“新”,是方法之一。这就是要从各个层面来寻找一则“旧闻”的最新报道由头,给“旧闻”打开另一扇窗。可以继续关注“旧闻”,在其事态发展中找一个亮点,从而…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新闻策划,如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里“策划”的释义,即是“关于新闻报道的筹划和谋划”。具体从新闻实践看,新闻策划就是新闻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对宣传客体的报道思想、报道手段、报道角度、报道时机等活动作出全面、细致、周密、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反映新闻的社会价值,揭示其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当然,新闻策划在整个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起到的只能是辅助作用,决不能以此代替记者深入采访和挖掘新闻。  相似文献   

14.
所谓社会新闻,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往往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因而其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具体来说,即有广泛、平易、生动、趣味性强与人情味浓等特征。时下,创办主流报纸正成为许多城市报人的口号和目标。由此,不少青年报、周报、晚报、都市报纷纷走上“硬化”新闻的“二次创业之路”。①而以往作为“小报”作风或“软新闻”的最佳“注脚”的社会新闻,必然会在这一风潮中经历改变。本文所关注的是,社会新闻的报道视角在“主流化”运动中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会如何发展。一、关于社会新闻报…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与新闻相对应,已经形成历史的新闻,人们常称之为“旧闻”。“旧闻”承载历史,也承载价值。当今世界的光怪陆离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媒体不仅有责任报道正在形成历史的新闻,还有责任发掘已经形成历史的“旧闻”。新闻媒体的旧闻包装在努力扮演这个发掘者的角色,并成为在媒体竞争中重要的内容构架。用旧闻挖掘深层历史故事天津《今晚报》的《今晚周刊》自2001年1月创办以来已刊出200多期,其中《旧闻钩沉》主要展示了伟人足迹、名人轶事以及旧闻中的新鲜故事,成为广大读者每…  相似文献   

16.
李琳 《声屏世界》2016,(1):43-43
“假日印记”、会议报道、成就新闻、农牧业生产的“四季歌”以及涉及民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老话题,是许多记者感到纠结的选题,一不小心就会“似曾相识”或“早已相知”,受众失去新鲜感,新闻即成旧闻。如何才能把老话题说新,使之成为新闻精品,报道角度须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17.
策划是一种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对象物的创造性活动。新闻策划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有机配装,实现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成为当下媒体参与激烈新闻竞争和实现自身提质发展的重要手段。重大突发事件因其不可预知性和异常性,往往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焦点,做好这类新闻报道,将大大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强、变动性大、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新闻     
林帆 《新闻记者》2007,(5):54-54
有今天就有昨天和明天,昨天的新闻即今日的旧闻,今日的新闻也会成为来日的回忆。所以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  相似文献   

19.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精炼、隽永、深刻呢?笔者认为,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快”是指报道迅速。新闻是易碎品,很讲究时效性。今天发生的新闻,不及时报道,到了明天有可能是旧闻,没有价值。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写得快些、再快些呢?通讯员除有废寝忘食、敬业爱岗的精神外,把自己的爱好当作事业的追求,把平时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就要赶快写,及时发。2001年11月1日,铁道部决定撤销临汾分局,并入太原分局,我及时撰写了这条改革新闻,第二天就被《山西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