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郑金美 《小读者》2013,(3):77-77
“作业做完了吗?”几乎是每个家长下班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家长们严厉的督促和指责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厌烦做作业,他们嘴上不说,但行动上磨磨蹭蹭,那么家长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了解孩子做作业磨蹭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关键。然后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绿茶 《中学理科》2008,(10):39-39
优秀生似乎天生是众星捧月的对象,家长疼,老师爱,同学崇拜。然而,学习优秀的学生有没有烦恼?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优秀生出的问题.有时会比学习稍落后的孩子出的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家庭与家教》2005,(9):4-9
在很多家长的来信中,都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问题使家长很烦恼,备受折磨。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我的孩子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我的孩子不用功,不喜欢学习。抑或是不解的迷惘: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位已有30年教龄的资深的小学教师,请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刘老师说没有天生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努力学习、渴望成功的心愿。他们不是不想学,  相似文献   

4.
做教师的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一点儿也不爱学习,不认真做作业,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老师,孩子根本不听我的,您帮我多管管”。显然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学校就是管学习的地方,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任务。其实,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特别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12):19-19
南京市三条巷小学先后使用了“一起作业网”和“123作业网”,供孩子晚上做作业,引发家长质疑。家长们主要担心的是: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下,让孩子过早接触电脑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哪怕就算是完完全全利用电脑去学习也会形成一种依赖,就好比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会“提笔忘字”一样。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我们有许多家长在一起讨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做作业特别马虎,不是少题就是丢字落字,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呢?有的家长问:孩子平时对什么感兴趣?爱干些什么呢?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爱看童话,一看看几个钟头,吃饭都不情愿,童话中无论什么细节孩子都清楚,甚至能背下来;另一个家长说孩子爱做飞机模型,各种各样型号的飞机都清楚,俨然是个飞机情报专家。还有一些家长说:孩子喜欢玩玩具,总是将玩具拆下来又装上去,不厌其烦的没完没了,真是没办法。听了这些回答,我就对他们说:这些孩子没有问题。他对感兴趣的东西就能专…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具体表现是: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学习成绩差,也不遵守纪律。老师们想尽了办法:把家长请到学校给学生告状;要求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做作业,并且签字;甚至在中午和晚上放学后,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完成作业,来接学生的家长在旁边相陪。可谓办法颇多,用心良苦。虽然可能有一时  相似文献   

8.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喜欢拖拖拉拉。要么回家以后总是喜欢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要么喜欢边做边玩,极易受外界的干扰,非得在家长的不断督促下才去做;要么作业做得倒是很快,但是匆匆忙忙,字迹潦草,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应付了事;要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到脑后。根本不做作业。孩子为什么不想做作业,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下面的案例能为陷入困惑与烦恼中的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穿戴整齐的还是邋遢的……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特殊的,是拥有独立个性和价值的。老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孩子去“爱”,而应视每个生命都同样珍贵,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特别是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来讲,这是关键因素之一。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个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她最怕老师不爱孩子或只“爱”一部分孩子,老师的业务水平倒在其次。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家长的话。只爱一部分孩…  相似文献   

10.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虚心求教的良好习惯,就会为其今后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常听有些家长谈起孩子做作业的习惯问题。不少家长抱怨:说他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就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14,(3):54-54
2014年元月4号下午,合肥市滁州路小学两百座位的会议室挤进260余人,光明老师应邀来开展家教讲座。我们今天刊登现场的一些对话——一家长:我有一个11岁的孩子,他不爱做作业,他有很多的恐惧,懒惰,我想请老师帮助我。光明老师:现在孩子厌学、不喜欢学习,或不喜欢做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的作业一般都要家长催促,能够自己开心做作业的很少。作业的问题,几乎苦恼了大多数家长,  相似文献   

13.
刘霞 《生活教育》2012,(19):77-80
刚开学三周时间,便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有说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不喜欢新老师的;有的问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有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归纳起来会发现,这些家长反映的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位母亲和我说:"我每天下班之后,主要任务就是陪孩子学习,看着他做作业。前天晚上,我到小区门口买点水果,前后离开大概10分钟,回来发,  相似文献   

14.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时,我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整天盯着孩子学习、做作业,而是从一开始就对家人和客人说:“我女儿的学习从来不用我管,她每天放学回家总是放下书包先做作业,不做完作业从来不玩。”刚开始,孩子只是为了得到表扬回家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先写作业。  相似文献   

15.
家长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心理辅导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醒目的问题:“您爱自己的孩子吗”?家长们面面相觑,仿佛这是一个根本就不用回答的问题。家长们议论纷纷。家长A:我对孩子百依百顺。为他创造了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费尽周折把他送到重点中学学习,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百分之百的。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吗?家长B:我们家的家庭条件并不太好,可是再穷不能穷了孩子,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尽力去满足,我已尽全力去爱他了。反问:这难道是爱?家长C:我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关心上,每天上学前,从带水、带饭、到嘱咐路…  相似文献   

16.
小荷 《家庭教育》2010,(1):47-47
山东青岛一家长咨询:我孩子上三年级了,学习老走神。做作业走神,作业10点多做不完;上课走神,老师都找我说了好几次了;考试走神,半张卷子不做。好话坏话都说了,软的硬的都用了。没用!做父母的真是烦恼啊!  相似文献   

17.
不少家长起初是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才陪着孩子写作业。时间长了,这些家长便发现:如果不陪他他就不做作业,不陪他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这些孩子已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对孩子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去妹妹家,她7岁的儿子正噘着嘴面对墙抹眼泪,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妈妈没空陪他写作业而怄气呢。我说:我陪你做行吗?孩子一听马上搬来凳子写起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每做一道题都要问一声:“大姨,对不对?”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妈妈陪才写作业呢?他说:“妈妈看着我做作业没错误,到学校能…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都奥妙,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我既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也是一群孩子的老师,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关于孩子爱的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20.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但讲故事可不是每个孩子天生都会的浙江大学幼儿园的刘老师针对中班孩子在讲故事过程中出现的不愿讲故事、不能完整讲述故事、讲述故事生硬无趣等问题,从孩子、老师和家长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很多实用有趣的策略,爸爸妈妈们一起来试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