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碧江县教育局解放思想,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平反冤假错案入手,把从事边疆民族教育工作多年,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提拔到中、小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去年,县教育局先后为全县中小学校选配了二十五名正副校长、正副教导主任,其中,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的老教师约占百分之三十一。现在,这批新提拔的中小学领  相似文献   

2.
农民战争(即大规模农民起义)领袖的阶级属性问题,我们认为有重新考察的必要。根据历史事实来看,他们有的虽然出身于农民家庭,或者起初也是农民,但是在参与或领导农民战争之前,就已经脱离了农民阶级队伍,经济地位,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变化,从阶级属性来说,他们已成了其他阶级的一员,再也不是农民阶级的一分子了。  相似文献   

3.
《海外英语》2013,(1):7-7,64
1904年的春天,磨坊主的儿子亨利·莱斯与贵族出身的查利·劳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相遇了。他们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使两个家境截然不同的天才人物携手共同创造出一辆名车、一个神话——劳斯莱斯——车坛中的贵族,四轮的皇者。从诞生之日起,劳斯莱斯就注定拥有高人一等的血统。无论你是否喜欢劳斯莱斯老气的造型,它终究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有一类考生,他们出身“寒门”,除了要“愁”高考分数,考什么专业,什么大学外,他们还要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发愁,他们的志愿填报好坏往往决定了他们的一生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对学生的看法,是非常片面的。虽然自己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但对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中学习差的,就是瞧不起,嫌他们拖后腿。总认为他们一无是处。对他们一絲一毫优点也看不到。后来在主席思想启示下,感到自己的阶级感情不对头,看问題的方法也不对头。他们是阶级弟妹,  相似文献   

6.
刘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201-20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使寒门学子在求学道路上减少了阻力。但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增多,对他们的认定成为各项资助工作首先要考虑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当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23)
由头与反思: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四名男大学生,被发现残死在同一宿舍内,其凶手就是作为他们同学的马加爵。马加爵潜逃后被抓,并被执行死刑。五个年轻的生命,五位大学生的青春,就这样结束了。马加爵事件,除给五个家庭带来巨大悲痛和损失外,也给教育标树起警示。观察与点评:马加爵,出身贫寒家庭,父母含辛茹苦供养他考入大学。被害的四名同学也大多出身农村家庭。就是这个平时老师同学都认为与他们关系不错的马加爵,因为一些生活小事,以残忍的手段结束了同学的性命,也断送了他自己的前途。在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做人对教育远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议“家庭”在道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探讨家庭在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出发,辨析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内涵和外延上的不同,并从时代特征出发指出了与传统德育相比,现时家庭德育在内容上产生的新特点和需求。最后从四个方面向父母提供了实施家庭德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东西方现代文学大师福克纳和巴金放在一起,比较他们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他们的大家族出身、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他们对封建大家族的暴露,从而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四个方面的一些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境由心造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或贫穷或富有,会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但一个人幸福、快乐与否,却完全在当事人的主观感受。”这是我看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后的深刻感触。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她出身下层职员家庭,地位卑微,却深受上流社会的诱惑,爱慕虚荣,结果为一时的风光,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其实,在当时,像玛蒂尔德这样爱慕虚荣的人屡见不鲜。他们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们的快乐只是建立在不断追求享乐的过程中,甚至超出了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记得莫泊桑曾说过:“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  相似文献   

11.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发现差生中普遍存在以下心理因素。一是逆反心理。其表现形态之一是过度自尊,究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自感环境优越(如本班相当一部分学生出身于工程师、干部家庭,其他的出身于工人家庭),初中毕业后就业问题不大,即使考不上技校、高中,招工也有望。因此,成绩一差,对教师、家长的正当批评便产生一种消极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形态之二是,因他们在小学阶段常受冷遇,老师对部分差生横挑鼻子竖挑眼。左看右看看不惯,其优点长期处于不被发现、不被重视的地位。此外,家庭、社会对这部分学生形成“负迁移”  相似文献   

12.
和蕃,是一种为政治目的而缔结的跨国婚姻,人们习惯上认为和蕃女性命运悲惨。但若从这些女性出身、地位等具体情况考虑,其出嫁外蕃,不仅不是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人的喜剧,是其一生命运的转折。而这些担负政治使命的女性,也为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应征入伍前,曾做过四年的小学教育工作。我在工作中曾经碰到过这样两件事: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到农民翻身当主人时,以班里一个贫农出身的学生为例,说明这个学生家庭在土地改革后分到土地、房屋,在党的领导下彻底翻了身。这时候,忽然从角落里传来一句:“这些土地房屋过去都是我家的。”接着,我还清楚地看到这个地主家庭出身的学生冷冷一笑。还有一次,两个学生在看《王孝和》连环画时,突然争吵起来,原来,他们看到王孝和烈士昂首阔步赴刑场一页时,烈士家庭出身的学生说:“王孝和叔叔光荣牺牲了,多勇敢!……”但出身于反革命分子家庭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宋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卒於高宗绍兴十一年以后(公元1081——1141?)。她出身于上层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他们都学识渊博,能诗善文。李漱玉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学空气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自幼就受到了文艺的熏陶。这对于她后来成为一个天才的女作家是有很大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由于霍桑出身于宗教家庭,使得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清教色彩。对《红字》从海斯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珠儿这四个人物的分析上,揭示霍桑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6.
海俊萍 《宁夏教育》2004,(11):17-18
我出身在偏僻农村一个传统的回族家庭。1991年9月,我从固原民族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王洼乡中心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我对本校初一、初二和高一等三个年级中的376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调查。他们中有的是干部子弟(占调查人数的25%),有的是工人的孩子(占调查人数的55.58%),有的是知识分子的子女(占调查人数的5.8%),有的出身于个体劳动者家庭(占调查人数的6.64%),还有一些是出身于农民家庭或其他劳动者家庭。  相似文献   

18.
龙璋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封建官宦家庭,走的也是传统的科举取士道路。但是,他与时俱进,最后由改良转向了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传统绅士从改良向革命转化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9.
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阶层开始兴起。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特殊的妇女”。在家庭中她们摆脱了“父权”、“夫权”和“子权”的控制,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她们不能被丈夫随意抛弃,享有财产继承权,可以独立自由处理家庭中的不动产。女祭司具有的宗教职能、高贵出身及具有的丰厚嫁妆是其在家庭中享有极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比较注重从“社会”而忽略从“家庭”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及其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中国现代家庭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网罟与中国文化的凝固力;二是高尚的淑女与中国文化的惰性;三是寡妇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变态母爱;四是少者形象与中国文化的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