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孩子不尊重保姆,表现在对保姆傲慢无礼,不愿听保姆的话,对保姆说话没有分寸等等,这种现象在当今孩子们中已屡见不鲜。其原国大致有以下几种 1.父母言行不妥,举止欠佳 这样的父母本身对保姆不够尊重,认为保姆是花钱雇来伺候孩子和料理家务的,没有尊重的必要。父母的举止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2.父母的管束不严,教育不当 孩子不听保姆的话,不尊重保姆,和保姆无理取闹,蛮横顶撞;父母看到不批评,不教育,听之任之。这就无形中纵容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3.孩子自身的排斥心理 孩子认为保姆的到来意味着家人的离去,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2.
南京的刘先生有一个8岁男孩,因为夫妻两个工作忙,只好请保姆照顾孩子。可第一个保姆干了还不满一个月就辞职了;第二个保姆干了20天后也要走人,刘先生夫妇一再挽留,人家才勉强又干了10天;第三个保姆是个30岁左右的苏北女子,性格温顺,做事也较谨慎,可近日也打起了退堂鼓。接连三个保姆都不错,为什么屡屡要辞职呢?刘先生夫妇决定要问个明白。原来,小孩每天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很少,都是保姆陪伴他。这孩子成绩不好,放学时经常被老师“挽留”,那么保姆就得在校门口“罚站”;他经常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丢在学校,保姆带他回家后,他才不慌不忙地让她回学…  相似文献   

3.
当您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大哭起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离开父母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里,他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是什么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和保姆是什么关系,所以谁想抱他都可以,谁给他提供食物都无所谓。然而,六个月大之后,孩子就开始一个一个辨认身边的人,对父母和保姆产生强烈的感情。他还开始有了“目标定位”的概念,当父母离开房间时,他会记着这件事,并且思考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实际上,孩子在和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是一种积极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依恋父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比…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专门聘请保姆来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于是,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游乐,与保姆可谓“密切接触”,如果保姆患有某种传染病,就会将疾病传染给抵抗力弱的孩子。所以为了您的孩子和家人健康,在为孩子聘用保姆时,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0,(2):65-65
有的年轻父母自己因工作忙把带孩子的责任都交给老人或保姆,这样做弊端很多。根据我观察,我所在小区的孩子大概分3种类型妈妈亲自带的、两家老人带的和保姆带的。  相似文献   

6.
<正>积极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根本不够!即使排除了社会背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自愿参与孩子课外活动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阅读方面的表现,反而比父母完全不干预的孩子差。怎么会这样?在学校社区做志愿者,不正是表明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吗?那些陪伴孩子出游,给参加比赛的孩子带上水果的父母,不正是为孩子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相似文献   

7.
孙云晓 《教育导刊》2006,(11):63-63
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现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是因为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孩子虽小也接触了海量的信息,如看电视、看广告、看书刊甚至上网。有人或许不以为然,说小孩子看的不少,懂的不多。问题恰恰在于,孩子的复杂性往往是因为看了太多成人的东西,他们不懂或不全懂,或许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第二可能与独生子女现象有关。一般来说、人的许多方面经验是来自兄弟姐妹之间的传递,而与同龄人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天性。可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被迫在成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80后独生子女为人父为人母,工作环境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或因为工作压力大,或因为逃避养育责任等选择把孩子交给保姆或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其他亲戚代为抚养,这种代为抚养的儿童称为“城市寄养儿童”。和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寄养儿童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整的,尤其在心理情感、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提前建立抚养人和寄养儿童的感情、强化抚养人的家庭功能以及强化学校对寄养儿童的教育与关怀是解决城市寄养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问:我和先生平时工作很忙,儿子天天就交给保姆照看。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天天与自己变得疏远了:以前我们回家,天天总是追着我们,弄得我们好累;而现在我们回到家里,叫天天,天天才跑过来,而且只敷衍两下又跑开了。最让我们失落的是,天天越来越离不开保姆了,吃饭、睡觉、玩都喜欢和保姆在一起,就连双休日我在家时,他也要和保姆一起睡。我可不希望保姆替代自己的位置,可是现在又不可能“辞掉”保姆,这可怎么办啊?湖南长沙天天妈妈答:现在像天天父母这样请保姆照看孩子的家庭可不少。在城市里,年轻的父母们确实在养育孩子时精力、经验等方面需要帮…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德育》2020,(2):78-78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课题组联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出炉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因学习成绩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明显下降,焦点集中在亲子沟通、互动、相处方面,约50%的中学生不再或极少与父母沟通,父母打骂孩子的数量明显提高。45%的孩子表示,当自己问一些问题时,家长不会乐于回答;48%的孩子表示,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快乐时光;73%的孩子认为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最接近保姆或教官;88%的家长坦言,与孩子交流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许多父母都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乐于把学校的情况讲述给父母。怎样让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多一分了解呢?北京立新学校田玉双老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田老师自任主编,班里的学生轮流任副主编,办了一份《父母报》。这份报纸,有刊首语,有文摘,有班里的各种信息。孩子的父母可以知道最近班里有什么样的测验、考察,了解孩子们做了哪些好事,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这个班的孩子取得了那些成绩。 在这份报纸中,最主要的篇幅是刊登了一些教育方面的文摘。文章短小但给人启发。如在第一期报纸上,《父母不做陪读》…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个孩子,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懊悔,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或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很  相似文献   

13.
立行 《家长》2012,(7):15-16
1.善待动物 让孩子们从小就亲近小动物,从日常生活中关爱和照顾它们是培养孩子保护动物意识的好方法。有时,父母或亲人会把在路边捡回来的一只流浪狗送给孩子作为小礼物,这不仅让孩子多了一个小伙伴,也让孩子有了一颗救助之心。数据显示,从小有小动物陪伴的孩子长大以后80%都会有爱护动物的意识,57%的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相比于没养过动物的孩子更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醒来后孩子就很沮丧,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或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也好啊,在这个社会,即使那么小的孩子,也懂得“势利”二字。于是孩子很努力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他们家住的条件并不好,厨房是公用的。孩子早晨醒来,听见母亲和邻居拉家常,嗓门很高很大,充满着喜悦和激…  相似文献   

15.
正陪伴不是父母在完成任务,时间也不是陪伴中的唯一要素。陪伴需要态度和方法,体现着父母的信念、价值观和综合素养。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是良好陪伴状态的重要基础。高质量陪伴的四要素第一,孩子为本父母不能将陪伴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而应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陪伴一定是以孩子为本的。  相似文献   

16.
如今,孩子读书已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了。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或心甘情愿或被逼无奈地威了孩子的陪读。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每天晚上挑灯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不写完最后一个字、背完最后一个单词,他们就没完成任务;周末他们就是孩子的全职保姆。陪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帮着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之外的作业。他们不辞辛苦,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尔珊 《江西教育》2005,(7):22-24
12岁的轩轩爱暑假又怕暑假。整个暑假地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太无聊了。轩轩的妈妈说,孩子正是不知天高地厚贪玩的年龄,放她出去怕不安全。轩轩还是大点的孩子,小些的孩子,即便放在家里父母也不放心,一般是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可以请保姆或是把孩子送去学画画或是练钢琴之类的培训班。不论是哪种方式,总会弄得父母提心吊胆,担忧孩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尔珊 《江西教育》2005,(13):22-24
12岁的轩轩爱暑假又怕暑假.整个暑假她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太无聊了.轩轩的妈妈说,孩子正是不知天高地厚贪玩的年龄,放她出去怕不安全.轩轩还是大点的孩子,小些的孩子,即便放在家里父母也不放心,一般是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可以请保姆或是把孩子送去学画画或是练钢琴之类的培训班.不论是哪种方式,总会弄得父母提心吊胆,担忧孩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20.
丽文遇到的苦恼,许多家有中小学生的父母可能并不陌生。为了把孩子从网络世界拉回来,家长们各有绝招,如有的不买计算机,有计算机的也不上网,还有的像丽文一样采取把鼠标锁起来等限制孩子上网的办法。我以为这都不是什么“绝招”,而是“下下策”。孩子喜欢上网甚至沉迷其中,父母应该做的是学习或了解互联网而不是向孩子“关闭”网络或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