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由来已久,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实现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家庭、幼儿园与社会需要密切配合与协作。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特征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海鹰 《教育导刊》2015,(2):70-72
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其责任主体。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小学理应成为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责任主体之一。较为理想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小学的作用,构建从幼儿园到小学无缝对接的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合流的幼小师资培养、培训与交流制度以及营造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良好氛围,多方合作共同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幼儿教育的相关问题也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就包括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本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剖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旨在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严重脱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而这一问题同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对策,但其成效微乎其微。要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尽量避免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促进幼儿能够更加个性化发展。重点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进而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今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与"去传统化"并重是科学幼儿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是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根本支撑。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思想为我国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供了有益参考。"儿童中心论"下"去小学化"的路径为:教育者观念"内化"是关键,教育模式创新是驱动力,家园并重建设是基础,幼儿教育课程开发是生命,幼儿教育资源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9):167-16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成为家长教育的基本原则,由于在众多家长中都存在着这种攀比和焦虑心理,因此,幼儿园孩子们被迫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接触社会知识,而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拔苗助长、功在求成"。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和考证,归纳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目的小学化等方面,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变措施,希望能对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化水平、改善幼儿教育方式、更正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初步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8.
一、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初步理解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模式迄今,在实际上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是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儿童本该享受快乐成长的童年时光,但是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忽视德、体、美、劳教育,片面重视智力教育;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阶段性评价。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要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看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基础上,思考探索幼儿教育之所以出现小学化的原因及其得以蔓延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自己对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脱离教育特性,将小学的教育模式和学习内容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成为类小学化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威胁之一,从现实角度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文化的潜移默化、家长"望子成才"的期望、民办幼儿园追名逐利、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制约和教学责任意识薄弱这几个方面。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  相似文献   

13.
蒋立娟 《考试周刊》2014,(42):194-194
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小学化"倾向,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在阐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基础上,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消极影响及消除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分歧多于共识。相比较而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对之的认识更为深刻。然而,它们都忽视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出现与存在的必然性。为此,我国的幼儿教育可一分为二为非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与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在前一阶段,主要开展与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游戏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后一阶段,探索与小学教育接轨的类小学化幼儿教育。为了证明分阶段实施的可行性,在学前班可以进行类小学化教育探索,以消除我国幼儿教育过早小学化的危害和实现幼小教育的自然衔接。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侯丽娟 《知识文库》2022,(23):28-30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格外地关注,大部分家长开始追求幼儿在园内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量,以求为幼儿未来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提升幼儿在小学认知时成长的起点,而且一些幼儿园为了提升在家长中的认可度,也投其所好地进行知识教育,以此作为打造良好社会形象的有力手段,从而导致多学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发生,严重偏离了幼儿教育科学发展的正规道路。因此,教师有责任立足多学科视野去深度反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策略,优化幼儿教育区域。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幼儿家长、教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诉求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25):145-146
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小学的学前教育奠定了基础,目前农村幼儿教育与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随着教育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农村幼儿教育也体现出了独特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深入地去农村教育的现场进行调查,透过表现的问题去找出实际的感性资料。找出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实质和根源,不断的去反思问题的价值出路和解决路径,遵循本土的实践性取向。  相似文献   

19.
史文秀 《文教资料》2013,(18):123-124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现象日益凸显。这一现象是由家长教育功利化、早教机构功利化、幼儿教师功利化等因素造成的。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造成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低的根本原因之一,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转变家长、教师观念,加强幼儿教育资源建设,规范早期教育机构,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开展了专题研讨,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