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政策终结过程,近年来"清退"政策在实施中遭遇了较大的阻力。代课教师群体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舆论媒体对代课教师的广泛"同情"以及政策实施的较大代价等共同构成了"清退"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反思正在进行的"代课教师清退"工作,政策终结的过程还需强化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紧密配合,需要制定细致、合理而又具备可操作性的行政措施方案,在政策执行中还应尽量避免"一刀切"式的方式,更要逐步消除代课教师存在的根源,防止新的代课教师出现。  相似文献   

2.
代课教师的存在由来已久,关于代课教师的政策随着代课教师群体的存在而产生和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代课教师采取了清退政策,由此也引发了众多问题,招致社会各界对此强烈关注。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代课教师问题及其清退政策研究成果的梳理,初步发现在这一领域还存在研究面广但深度不够,缺乏对保护代课教师群体伦理学意义的重视,缺乏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立足点的理论论证等问题。因此,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分析和考量代课教师政策势必会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时期,代课教师应时而生,代课教师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及现实的合理性。在当前大规模“清退”代课教师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历史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并由此反思我们的教育政策在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代课教师问题的合理解决离不开对代课教师形象的正确认知。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主流媒体,其对代课教师的认知都存在单一化、模式化的错误倾向。当前,我国代课教师是一个多元分化的教师群体,一刀切的"清退"政策是不公平的,而基于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全部转正愿望又不切实际。因此,我国要建构一种符合代课教师形象和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的分流政策,包括报考转正、聘用留任和补偿辞退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的要求,自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然而,随之出台的一系列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清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要想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代课教师清退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岳伟  刘柳迪 《中国教师》2012,(15):26-28,80
200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的要求,自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退代课教师的工作。然而,随之出台的一系列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清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要想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代课教师清退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7.
自教育部宣布实施“清退”政策之后,西部农村代课教师这支特殊的教育群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在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存在基础进行客观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教育部宣布实施"清退"政策之后,西部农村代课教师这支特殊的教育群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在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存在基础进行客观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将进一步加快清退中小学代课人员工作,采取系列措施把中国目前余下的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在此政策背景下,了解到代课教师的真实处境,并针对清退代课教师政策进行了法律和政策分析,最后提出了顺利推行清退代课教师政策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谢欣  岳伟 《中国教师》2013,(16):64-66
农村代课教师是继民办教师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殊教育群体。自然条件艰苦、教师编制不合理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代课教师长期存在的现实原因。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地方教育发展实际,"一刀切""快刀斩乱麻"的清退政策不仅损害了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更使农村基础教育再次陷入困境。因此,为了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农村师资管理体制,对农村代课教师进行合理、有序的分流。  相似文献   

11.
代课教师是指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其特征有两个:一是非在编,二是劳动报酬由聘任主体支付。代课教师群体从新中国建立便一直存在,他们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普九"的实现、"两基"的完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截至2009年,仍有约33.5万代课教师在全国普通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偏远的农村地区执教,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贡献着力量。按照国家当前政策,代课教师群体面临被全部清退,国家只允许临聘教  相似文献   

12.
代课教师问题,实质上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由于四川代课教师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农村教育和推进巩固"两基"成果的进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启动"清退"中小学代课教师的工作.如何有效消除"清退"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合理、公正、有效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四川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代课教师的分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中西部6省农村教师调查,本文分析了农村代课教师产生的制度基础和教师群体多样性等问题。作者认为,制定农村代课教师政策应考虑代课教师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课教师群体多样性和教师专业性。对农村代课教师实施分类分流政策将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曾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过青春与汗水的代课教师在清退政策的硬性规定下,逐渐消隐。但在很多偏远地区,代课教师仍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代课教师的存在与发展依然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曾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过青春与汗水的代课教师在清退政策的硬性规定下,逐渐消隐。但在很多偏远地区,代课教师仍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代课教师的存在与发展依然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代课教师的不断聘用与坚决清退政策同时或交替运用的矛盾现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代课教师管理存在于各国、各地区的各类学校,在我国,代课教师尤其特殊地位和功能。规范代课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代课教师人才备用库并合理稳妥地清退不合格代课教师,建立灵活的代课教师聘用制度是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教师地区性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从而为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教师资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代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极为贫困、艰难的生存和工作条件下坚守在农村义务教育第一线,成为支撑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清退代课教师"成为教育部和各级政府部门处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政策导向。但代课教师数量大,非一日之功即可解决,清退代课教师,农村贫困地区将面临缺乏教师的境况进而会影响义务教育发展的进程。所以,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处理不能简单行事,而需尽快采取积极的、稳妥的、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李璐 《考试周刊》2014,(2):13-13,64
随着国家对全国范围内代课教师"清退"政策的出台,代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存在在我国现阶段的条件下有其必要的合理性,因此关注关心他们成了整个社会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只有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这个特殊群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在教育教学上的潜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祖国未来的栋梁。  相似文献   

19.
乡村代课教师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国家“清退政策”以及“严禁长期使用代课人员”规定的实行,乡村代课教师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由于编制约束、乡村学校对教师的客观需求以及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壮大而产生的毕业生供给增多等原因,产生了乡村新代课教师群体。在政策背景下,乡村新代课教师正面临着报酬待遇权益、社会保障权益、进修培训权益和科学研究权益挑战等问题。在对乡村新代课教师的权益挑战进行法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影响乡村新代课教师权益实现的因素包括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政府管理失灵以及个人维权意识淡薄。据此,为了实现对乡村新代课教师权益的保护,应当健全乡村新代课教师权益保障机制、构建乡村新代课教师管理机制、提升个人维权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锐 《中国教师》2010,(7):11-12
<正>一、引言代课教师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代课教师的养老保险体制的缺位,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和操作方案,以致各地在代课教师转正和清退的各个环节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少数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