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对卢新祁老师在《科学课》2006年第12期“每期论坛”中提到的科学课堂嘈杂无序的现象比较关注,因为那讲的是事实。诚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死气沉沉的自然课的确少见了,但太过热闹或无序的科学课似乎也不是课改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2.
如果问起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科学绝课绝对可以评为前三甲,可是一旦科学老师真正进入课堂上课的时候,却会发现学生没有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地进行科学探究,甚至与我们想象中的"小科学家"、"小探索者"大相径庭,取而代之的是哄吵、无序的课堂,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复原科学课的本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年级抓起,让学生逐步熟悉科学课上课流程,加强课堂  相似文献   

3.
如果问起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科学课通常可以评为前三甲,可是一旦科学老师真正进入课堂上课的时候,却会发现学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井然有序,与我们想象中的“小科学家”“小探索者”大相径庭,更常见的是哄吵、无序的课堂,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复原科学课的本味呢?  相似文献   

4.
自从小学开设科学课以来,怎样上好科学课便成为教师研究交流的主题,由于好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究竟怎样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应当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科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一个"愉悦的科学课堂",一个"生活化的科学课堂",一个"思想教育的科学课堂",一个"游戏化的科学课堂",一个"网络化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沈洁 《考试周刊》2013,(58):187-188
科学课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如何让课堂充满"科学"的味道,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在体验中成长,我们一直在探索。本文从蜕变的味道入手阐述如何追求具有"科学味"的科学课。  相似文献   

6.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一直对自己所任教的科学恍惚,不知道科学教什么,如何教,何谓一堂真正的科学课。在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背后,笔者也经常听到来自教师真实的心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太难了。""科学实验课的课堂太难调控了。""科学课越来越难教了!"不可否认,在科学新课程实施中,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但是,现在各学校的科学课老师普遍反映科学课难上,课堂乱、效果差。个人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一、副科意识的存在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科学课课时少,不计考试成绩,思想上就把这门课列入"选修"一列,对科学课普遍存在轻视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科学课不能与语数外等课一视同仁。如四年级的科学老师的亲身经历:课堂上一位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玩弄自己的铅笔,这  相似文献   

8.
<正>实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科学的实验结论,在课堂中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是上好每节科学课的基础。那么,如何有效准备、呈现和使用实验材料呢?一、有效呈现材料,提高实验效果当前教学中却存在"材料的无序发放和发放无结构性"的混乱现象,造成学生对手中有结构的材料,不知道该何时使用,该如何有序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从"卓越课堂"的要求看主要存在着自学缺乏独立思考;互学合作中依赖有余,自主的竞争不足;展学形式单一这些问题。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下的一节《食物链与食物网》课堂呈现出自学有"深度";互学有"热度";展学具"亮度"的状态。以"学生学习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本式"卓越课堂"具有指向中小学生创新培养的无限可能性[]。科学课的开展正是孩子创新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一线教学中,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综合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当学生真正动起来后,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一节课下来,把老师整得筋疲力尽。为什么科学课上会出现这样"乱"的场面呢?什么是科学课上的"乱"呢?一、科学课上"乱"产生的原因(一)班额大。从如今的教学现状来看,每个班大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围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课改开展得如火如荼。科学课应该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以实现教改突破的关键所在。科学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一是确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二是让学生"动起来",三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不断摸索、发展和完善小学"科学课"的过程中,诸多问题相继出现。本文在讲授、观摩部分小学科学课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目前小学科学课的课堂中存在学生是否用心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惰性心理"以及教具数量及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课,从来都不简单。上好一节科学课,必然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我们深知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原先清净朴实的科学课堂转变了,追求全新理念、追求先进技术、追求课堂亮点等。在这种致力追求完美、追求热闹的途径中,我们的课堂应该关注每个教学细节,创造条件,让科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关注细节,保证教学内容的简要有效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的科学课观摩活动中,笔者发现科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现象,现归纳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教学语言非科学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科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应有别于文学艺术课上的语言,要准确传递科学信息,减少科学课堂上的非科学语言。1.教师在科学课上的语言应有别于语文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课上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成了一大亮点.但是,目前许多科学课上学生的科学探究存在表面化的现象.笔者认为,课堂上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抓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基本教学环节。文章以A小学五年级"昼夜交替"的教学为例,探析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并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小组学习进行课例分析,由此发现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价值,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实施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科学意识,从而为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科学课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小学科学课堂,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是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怎样打造省时高效的科学课堂,让科学课能够真正走出低效率、耗时长的问题,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段时间看新闻,很容易能听到"恐怖组织"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尽是恐慌和不快。在我们学校教学中,虽然不会和"恐怖主义"挂上钩,但是对于某种恐慌和不快,学生身上也有。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在科学探究里,尤其要防"恐怖主义"。有些老师听到我每每这么说总觉得我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从我一段时间的科学教学经验来看,在我们课堂上确实有些不太合理的做法,它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直接无视科学课的存在。对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科学课堂常常看到孩子们"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的现象,活跃的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课的标志。课堂中教师几乎是使尽浑身解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鼓鼓的。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科学课,还缺少什么?我以为这样的科学课还缺少学生静静地思考,缺少学生自我内心地独立反省,缺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冷静与顿悟。《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但这并  相似文献   

20.
如今科学课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逐步在各类公开课、教研课上被广泛运用。但是有一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那就是如今的科学课堂上"兼职"老师仍然是主力军,绝大多数科学老师还担负着主要学科教学,科学课只是他们的"副业"。发展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任务主要就依靠这些"兼职"老师的肩膀来承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