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格培养是我们进行学校教育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体育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游戏教学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与提升的教学方式.本文从体育游戏教学的基本内容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学生人格培养的要求,阐释了体育游戏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生熟练掌握训练他们的技能,而且要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意志、体育健美教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那么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格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找准角色定位,彰显师生人格平等;优化体育教学策略,突出师生良性互动;坚持教学发展评价,打造和谐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4.
大学体育教学主题参与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中的体育技能,更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育体验,进而使之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相似文献   

5.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以人为本”的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个性一般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主要受人体先天禀赋、客观环境、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因素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顾玉芝 《陕西教育》2005,(10):20-20
体育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体与大脑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它是学生运动能力与思维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培育情感作为学校体育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一、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普通高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兴奋性高,但持续时间不长。利用情感教育手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而言,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而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应该是人的发展的必然归向。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活动还能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良好发展提供条件。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探究了导致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53):131-132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快乐体育思想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形成了从学生兴趣入手,发展学生身体,健全学生运动人格,丰富学生体育情感,促进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思想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融入快乐体育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探讨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旨在促进高校跆拳道教育的发展,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吕刚  李俊恒 《考试周刊》2012,(77):117-117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和多样性,能为人格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是学校其他教学科目不能替代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在教给学生一定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文章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