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伊春林区阔叶红松林生态保护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红松林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测法,测定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主要树种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和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上部植物生长的主要生长层中,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都较其下部层次高;阔叶红松林中蒙古栎、水曲柳、紫椴、糠椴、色木槭等5种优势树的生物量基本代表了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不同树种对不同元素的累积差别较大,不同树种的生物富集量与吸收量两者呈显著正相关;阔叶红松林五种优势树种对元素的归还比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测法测定了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生态的凋落物量及养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年森林凋落物量最高,达1.8t/hm2。岳桦林年森林凋落物量最低,只有0.7t/hm2;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养分含量不同,灰分含量,针叶树叶平均比阔叶树叶低;在阔叶林中,五角槭叶和紫椴叶灰分含量较高,超过8%,红松和落叶松叶最低,都低于6%;不同林分的阔叶、针叶、枝条、果实和其他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百分率不同,阔叶和针叶比较,阔叶红松林的阔叶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地大于针叶的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过伐林,通过均匀机械布点的方式调查林内光照条件分布状况,利用冠层仪观测手段定量计算观测点的郁闭度作为光照条件的分析指标;同时通过植被分层频度调查研究过伐林下植被的演替趋势.结果显示,过伐林中虽然红松种群在更新层和演替层都有较好的分布频度,具有进展演替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潜力,但是由于过伐林的整体郁闭度偏大,近半数区域的郁闭度都在0.8以上,对演替层红松幼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透光抚育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
友好林业局地处小兴安岭中段,森林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北部地区,原始顶极群落是红松针阔混交林,但由于长期采伐及诸多人为因素破坏,使原生群落已不存在,现有的林分类型主要有红松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通过友好林业局1994年和2004年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6.
阔叶红松林卫生伐对红松结实及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丰林保护区1975—1990年对阔叶红松林进行的卫生伐后红松结实调查,定性定量分析出卫生伐后红松平均单株结实量比对照区提高17~40个球果/株,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比对照区提高了0.598~1.848kg/株;阳坡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阴坡。阳坡中下腹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上腹,阴坡上腹种子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中、下腹,种子品质活力无显著变化。本文目的是为促进红松林的结实改建红松母树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内天然次生林4种群落演替动态分析表明,先锋树种白桦、山杨、柞树和落叶松在主林层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但红松、云杉、冷杉针叶树种以立地条件为主要因子而转移进行更替先锋树种,群落演替发展趋势必然形成该地区顶极生态群落。此项研究分析旨在为指导森林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口林区是由原始阔叶红松林受人为或自然灾害(火灾)强烈干扰破坏后演替而形成次生林区,林相残破,多为柞矮林。根据“栽针留阔、栽针引阔和栽针选阔”动态经营体系理论及生态位的原则,采取模拟自然、植生组造林等方法,对现有次生林进行不同模式的改培措施,使之成为稳定高产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研究红松开花和结实的规律,提出影响结实连续性的因素主要是结实枝营养状况,红松林林分不结实主要受气候因子影响;红松结实量与红松分杈、树木的冠幅大小、径级和立地条件相关;红松种子资源具有再生性、有限性和脆弱性,提出有效地保护红松林生态系统是红松种子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兴安岭林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原始林已采伐殆尽,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小兴安岭林区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非常适合阔叶树种生长,本地区的阔叶树种资源也十分丰富,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珍贵品种,具有很高的发展价值。只要科学解决育苗难题,强力保护好阔叶树种种源,统筹做好发展规划,大力推广阔叶树种,一定可以在缓解小兴安岭林区资源危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松生长与其周围阔叶树的胸径及间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控林分阔叶树种的密度和郁闭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红松人工林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使红松人工林从幼年到成年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理想的生态位,揭示出在阔叶树胸径基本相同时,树高与阔叶树的距离成正相关,总体上随着与阔叶树间距的增大而增高的规律,最终实现红松果材兼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食物链原理和动物与生境密切的关系,探讨了松果采摘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的影响.认为松果采摘后,一方面松籽没有动物帮助搬运,使红松不能正常天然更新,影响了红松林生态系统正常演替而破坏了动物生境;另一方面使得保护区内以松籽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发生数量变化,致使食物链遭受破坏,从而导致红松林中动物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依托小兴安岭林区的区域优势,加强资源的保护和整合,建设生态产业原料基地,培养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区域品牌产品,建立生态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生态经济产业的集群力,实现林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经长期自然选择,红松形成了良好的林隙环境更新的适应性,为红松林隙更新造林提供了契机。森林抚育伐作业,只要根据林木年轮生长规律,适当地调控森林抚育伐强度,放宽径级采伐限量,伐除树冠重叠交叉大径级主控木,不仅可以解放被压木,全面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量,而且改善了林木生长空间环境,为红松林隙造林,提高林地林木承载量,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标本兼顾的捷径。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国内红松果林的发展情况及伊春林区红松果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伊春林区发展红松果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青杨是我省分布广、速生并适于与红松伴生的优良阔叶树种。为了尽快选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林口林业局开展了大青杨良种选育与扩繁的研究,从近200个无性系中,初步选育出抗性强、速生的优良大青杨无性系,为林口林业局培育速生工业原料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多经富民"的发展模式为主要内容,用系统论的观点,详细论述了发展林业区域特色经济的主要内容、发展基础和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了发展林业区域经济的途径,提出了发展林区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红松是我国东北林区顶极群落植被,是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的对象,它的主体功能是维系东北地区生态平衡,不易形成针阔混交林的红松纯林,改培成经济林,是可行的,是符合国家林业政策的,是充分利用红松资源,发展林区经济的一条新途径,是应该提倡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以小兴安岭水胡黄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后分别进行林下更新,并设置对照区,对不同经营模式下水胡黄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中等程度间伐的林分,土壤的全P、水解N和速效K含量较高,采伐后进行林下更新能够更好地促进土壤中全量元素的转化,促进水胡黄阔叶混交林更好地生长,为水胡黄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绿色教育核心是以人为本,基点是和谐思维,本质是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识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普及项目等途径创设绿色课程;通过办好绿色讲坛、发展绿色社团、开展绿色行动、打造绿色基地等途径营造绿色文化;通过打造"绿色环境"、推行"绿色管理"、培育"绿色心灵"、建立"绿色体系"等途径实施绿色管理,为大学文化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实证样本,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