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数的个案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习作,能唤起孩子积极的成就动机,能促进学生走向习作的成功之路,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写作态度。所以,对于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更主张“成功是成功之母”,应帮助学生尽早品尝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乐于表达,树立习作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对成功实验的探究固然重要,但就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言,我们不仅要培养他们从成功实验中学习,也要培养他们在失败的实验中探究,甚至有时在失败的实验中可以获得的更多,笔者在“内能”的教学中就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数的个案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习作,能唤起孩子积极的成就动机,能促进学生走向习作的成功之路,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写作态度。所以,对于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更主张“成功是成功之母”,应帮助学生尽早品尝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乐于表达,树立习作自信心。如何促成学生成功呢?我们以人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八次习作来试作讨论。一、把握标准,降低门槛,减少作文畏惧感《语文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每当成功出现时就会感到一种精神快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感”,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心理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是因为自我认识会增强自尊心,促使他们自爱、自重、自强不息。可见对成功感加以培养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给予学生以正面的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失败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5.
无论你怎样善辩,我都不跟你争论。我坚信,只有成功才是成功的母亲。不说世间许多失败的傻子,失败了一次,还是没有认清楚失败的根由,总是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去失败第二次、第三次……这些人不明白,失败不是成功的母亲,他们甚至不是一个家族。你成功了,是因为你先前的准备、经验、做法都是成功的,所以才蓄积成了最后的成功。如果你成功的要素中,有一项是失败的,那最终你绝对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成功教学实验规划邓州市“成功教育实验”课题组所谓“成功教学”,是指以每一个学生学习成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成功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学教育中,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常常以失败而告终。据此,我们提出了成功教学实...  相似文献   

7.
杨素香 《四川教育》2002,(11):44-44
所谓成功教育,是指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逐步走向成功的教育。它主张:人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不应局限于几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在教育中,把培养学生的成功学习内动力作为教育目的。我教的虽然都是农村学生,基础较差,但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学习困难的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需要。他们之所以感到学习困难,主要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形成了失败心理。如果能为这些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他们尝试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智力正常但比其他学生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他们经常遭受失败,缺乏自信,学习成绩低下,我们通常称之为“差生”。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不能使差生得到转变,让他们找回自信,学习成绩合格,那么素质教育将无从谈起。 “成功教育”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差生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成功教育”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具有一般学生同样的潜能,通过教育的改善,学习心理品质不断完善,他们能获得各方面的成功,成为学习…  相似文献   

9.
朱德果 《湖南教育》2005,(19):40-40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富有哲学意义的格言警句。然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或很少有成功体验的失败者尤其是学校里的后进学生而言,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无疑是他们扬起前进风帆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10.
一位哲人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作为教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也必须找到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而能否发掘出他们的潜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帮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能否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欢乐与自豪。笔者的学生多是所谓的“低差生”,两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成功教育”确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一、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心理学有个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高期望,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然而,在一…  相似文献   

11.
大家一定听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吧,那么你们知道成功的“姥姥”是谁吗?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姥姥”———骄傲。人们做了一件事情,失败之后就安慰自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失败了,下次或许会成功。这种想法不完全是错的,但是有些人从来没有细心地去想一想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再去做,最后的结果还是它———失败。而这位导致失败的“幕后主使人”却在一旁看着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失败所击倒,让他们在绝望中堕落。而那些人却没有想到使他们堕落的是骄傲。历史上曾有许多英雄,他们中有些人也是因为做…  相似文献   

12.
仔细揣摩课例《让学生尝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研究过程———一节研究性教学的课堂实录》(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 0 0 3年第 9期 ) ,深感其“平淡之中见神奇” ,更觉得其“厚实”、“大气” .在欣赏、感叹之余 ,冷静一想 :课例中的学生是由失败走向了成功 ,课例中的老师也因此而成功 ,但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走向成功 ,这不正是本次课例大家评的根本目的吗 ?基于此 ,我们需要分析课例成功所在 ,探究其成功原因 ,寻求课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成功之处无疑 ,课例中教师教学的成功 ,正在于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 .而学生的成功则在…  相似文献   

13.
刘京海,上海闸北八中校长,成功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差生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经历了学习反复失败的过程,反复的挫败让他们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差生变成优秀生,方法非常简单——老师得把差生当成天才来教育,不断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在反复成功的体验中,培育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成...  相似文献   

14.
成功与失败     
两个城里人,前往某地收集奇石,他们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回城的时候,成功的背包里只装了一块石头.而失败的背包里,装了数百块奇石,失败很诧异,问成功:“你为什么就捡了一块石头,”成功笑着答道:“一块就够了。”两人有说有笑地踏上了回城的路,没过多久,失败就感到背包的沉重,他不得不舍弃部分石头;没走一会儿,他又落在成功的后头.为了跟上去,他只好再舍弃了几块石头,  相似文献   

15.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总是这样谆谆教导学生。但基于后进生的心理角度,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甚至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接二连三的失败,会慢慢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信和勇气,促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后进生积极争取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和学生的频繁接触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职高生总摆脱不了中考“失败”的阴影,他们和上中专、进普高的同学相比总认为自己是“落榜生”,因而学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注意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池们重新振作起来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让学生在成功中重塑自我。 一、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职高生在经历了中考以后,有的对自己的成功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17.
周心丽 《教师》2010,(34):115-115
当你身边有人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你会对他们常说的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常举的例子便是爱迪生。但事实上,现实中的爱迪生毕竟不多见,而经得起失败,并能从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事实上这句话除了安慰作用之外,就只剩下麻痹作用了。所以这句话并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成功法宝,倒是成了许多人碌碌无为的推辞。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欣赏水平及作文能力。那么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就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在教学中运用“成功教育”思想 ,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阶段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使他们想写。常言说 :“失败乃成功之母。”然而 ,成功教育的思想却认为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年的教育经验及《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只有学习上怀有成功感 ,才会接连不断地燃起学习的欲望 ,具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而不是当作负担。…  相似文献   

19.
常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话有道理,这个道理就在于,走向成功之路几乎是必经失败的,而且,越是巨大的成功,经历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此其一;经历了失败,失败给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则大大增加了走向成功的可能,失败孕育了成功,此其二;失败常难免,失败之中又考验了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也是导致成功之必需,而失败对于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更大,此其三。故曰:失败乃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20.
常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话有道理,这个道理就在于,走向成功之路几乎是必经失败的,而且,越是巨大的成功,经历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此其一:经历了失败,失败给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则大大增加了走向成功的可能,失败孕育了成功,此其二;失败常难免,失败之中又考验了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也是导致成功之必需,而失败对于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更大,此其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