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调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弱化趋势,存在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个人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形成“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即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社会氛围、发挥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家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认知性,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系统性和“里应外合”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个人就业价值观的方向化与具体化,是决定自身就业行为和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只有从政府、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维度构建起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工作才能在形成有效合力的基础上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主体人群均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就业过程中,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应用这些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在引导过程中的作用,形成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合力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幸福感日渐失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幸福感失落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策略,即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家庭发挥引导作用、提供温暖的环境氛围,学校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社会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关注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的基础,构建合理、积极的社会关注策略是推动社会关怀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社会关心是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提升的动力,故应健全社会关心体系,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构建健康的校园信息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自我关心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关心氛围。社会关爱则是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提升的保障,学校关爱可获得更好的自我实现,家庭关爱可获得更完善的心理成长,同伴关爱可获得更愉快的生活体验,自我关爱可树立良好的生活形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不足,也有家庭教育的缺失、自身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要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发挥高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带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提高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乔旺峰 《成才之路》2020,(8):142-143
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能保障家庭幸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推动学习性家庭建设,就要创新学习理念,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发挥父母教育作用,做到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社会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素质和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变化趋势。通过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导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表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引导、社会实践、榜样树立、氛围营造等能够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得到有效激励并促进其在行动中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主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张阳 《教育与职业》2021,994(18):60-63
当前,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包括: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据此,文章提出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反映。综合国内的研究来看,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含义和结构尚未形成一致看法;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取向呈现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并存的现象;大学生因时代、学科、性别和地区的不同,在职业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形成原因和培养策略上,更多地强调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对大学生自身的气质、兴趣、态度等微观角度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2.
宋钊 《河南教育》2011,(8):9-10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政治鉴别力不强;自律意识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倾向突出,价值取向模糊;道德知行脱节,诚信缺失。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人为本,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90后"大学生正面临着求职择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实现人生价值。"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受个人、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考察"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变化特点,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四个维度提出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赴农村创业就业有助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运用SPSS软件分析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47个林学相关专业样本数据,研究精准扶贫下高职院校学生赴农村创业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性别差异主要受到家庭因素和专业对口程度影响;家庭情况和父母态度也影响学生的选择。因此,政府营造坚实的政策环境、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学校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推动学生赴农村创业就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与就业价值引领需要彰显先进生产力的方向、转向智能时代的交互、呈现社会劳动的功能性、指向教育的精准评价,在两者功能发挥紧密联系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功能耦合。但在劳动教育与就业价值引领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五育并举视域下的教育取向不平衡、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教育生态解构、就业内卷现象下的行为理念偏颇、日常实施中的教育评价弥散等问题。需以形成“五育并举”的格局、营造教育生态、优化内容建构和提升育人评价的举措实现功能耦合,从而使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就业价值引领内在统一,不断健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制建设,实现劳动教育与就业价值引领在育人层面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比调查高职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对抽取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编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学科专业和来源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念,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梦成为当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肩负着推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对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着手,探究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分析"中国梦"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出"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综合对策:加强大学生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形成知识与道德同步培养的培训模式;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16,(1):109-111
对滁州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利益化"和"自我化",原因主要有高等教育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互影响以及来自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要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取向;设立就业心理咨询机构,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效开展"三个课堂"一体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样态学校建设强调以"至善"为价值取向,要求重新看待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开发"学校精神"。友善是新样态学校建设的价值追求之一。学校要通过营造友善合作氛围、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友善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