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 《天津教育》2023,(27):38-4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形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重要时期,教师的道德引导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德法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关键途径,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抓住学生主体的身心特点,结合知识目标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在日常授课中体现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从思想、行为等方面入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一、突出立德树人目标,渗透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倩 《教师》2022,(5):60-62
红旗渠精神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课是践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红旗渠精神政治价值传递的创新实践.文章以林州市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红旗渠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素养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从情境创设形式、知识接受方式、任务驱动维度、素养导向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素养型课堂的建构原则,探索提升学生真实素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83):123-12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在孩子们的初中学习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他可以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生活观、和社会观形成的主要途径。那么要真正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要以实际出发,创设真实情境,把更多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运用生活化策略,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标,通过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好新时代下的青少年,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速度,而思想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高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当代教育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学关键。因此,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将德育放在首位,做到“立德”与“树人”相互结合,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协同发展。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敏感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增加了形成思想偏差的可能性。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具有较强可塑性,是培育道德品格的重要时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诗词、人物故事、文化经典和传统习俗等元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张姝婷 《天津教育》2023,(26):43-45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规章制度、行为规则等,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优势和价值,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特征(一)形象性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无味、枯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听教师“讲大道理”,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9.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突出"立德树人"的课程使命和价值追求,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由此看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其学科内容教育价值的实现尤为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心理学知识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认同感,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金花 《学周刊C版》2024,(2):152-154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存在很多青春期学生所特有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着眼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基本方法做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进一步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本质价值,引领教师的教学方向。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视角下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依托校园教学环境开展,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难题,然后提出了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完善措施,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上被明确提出,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因此,基于立德树人这个前提背景下,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含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开展的意义等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牢牢把握正确育人方向,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营造育人场景,优化任务设置考查关键能力,提升育人质量和实效,发挥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4.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基于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搜集、整理、选取和运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素材,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深度融合,让课堂具有浓浓的文化韵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初中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载体。本文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让育人更具实效,学习真正发生,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凸显德育价值;注重实践体验,着眼德育养成;更新育人理念,共筑德育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任宾 《河北教育》2023,(9):46-47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道德与法治课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等,肩负着党和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政治使命,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承担着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思想素质的重要职责。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我们要充分明确课程育人目标,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动革新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学情境、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应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家庭教育是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如何把家庭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并对其对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体系编排与内容设置上不仅传承了原“思想道德”精髓,而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实际生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教育。那么从“治学”、 “修身”、济世”这三个方面探析该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有文化担当、道德教化、人文引领的价值追求,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契合点,围绕课程育人主题,搜集中国勤学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等,通过课堂渗透、故事读本等活动,树立中国榜样,润泽学生文化基因,培育学生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