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鹏 《图书馆界》2022,(6):6-11
《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生效应用,意味着其从理论讨论阶段正式进入实践推广阶段,图书馆作为被授权实体应积极落实条约实质性内容,深化阅读障碍群体的阅读服务工作。文章探讨国内外相关《马拉喀什条约》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并分析我国图书馆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现状,提出《马拉喀什条约》框架下我国图书馆阅读障碍群体服务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马拉喀什条约》的通过和生效,为国际视障者的阅读环境带来巨大改变,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者阅读服务举步维艰,尤其是视障者的数字阅读服务发展缓慢。基于此,旨在为改善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者阅读服务提供策略和对策。[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法、电话咨询法、实地访谈法,调查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者阅读服务现状、存在问题。[结果/结论] 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马拉喀什条约》的主旨内容及相关举措,从图书馆内部构建、馆际无障碍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与社会合作3个方面提出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者阅读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视障群体获取文化服务的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障。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对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轩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2):60-65
概述《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进展,论述该《条约》所涉及的印刷品阅读障碍人士版权例外的适用范围和关键内容,阐述其对图书馆无障碍服务的意义,并结合中国实践,对图书馆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文章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目标、"被授权的实体"、"无障碍格式"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外无障碍阅读的出版实践,分析我国出版业在中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后在强化无障碍出版意识、EPUB3技术的应用、发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出版社向全球阅读障碍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承担国际义务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74-78
《马拉喀什条约》是迄今为止国际版权领域唯一的一部人权条约,其通过加强缔约方的版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建设、推动无障碍格式版的跨境交换以及构筑无障碍格式版制作、提供、交换的中介机制来保障视障者的权益。《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有利于明确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的主体地位,使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更加明晰,并且扩大了图书馆所服务的视障者范围,为图书馆提供了较完备的操作规则。对《马拉喀什条约》的实施,图书馆应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是世界人权事业和版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保障视障者的阅读权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的立法动因,介绍了缔约方达成的主要共识,对其意义和立法特点进行了简评。图书馆担负着为视障者服务的法定义务,而我国又是《马拉喀什条约》的首批缔约方,该条约生效后必然对图书馆的版权管理实践产生影响。对此,图书馆界应予以关注、研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遇到了诸多版权障碍。为此,应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为契机,从利于视障者获取和使用作品出发,对版权法作出新的调整,使图书馆有可资依据的清晰的版权使用规则与较为宽松的版权合理使用权利。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通过的《马拉喀什条约》为方便视力障碍者获取作品提供了国际法依据。被授权实体是该条约的核心概念,本文将其界定为解决无障碍格式版作品的匮乏与传播问题而被赋予一系列针对著作权的例外与限制的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图书馆具有较为丰富的服务视力障碍者的经验,具备传播无障碍格式作品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是合适的被授权实体。为了推进该条约在我国的实施,建议我国著作权法明确图书馆的被授权实体地位及其可以享有的例外与限制、所提供服务的受益人范围等。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28日,WIPO通过了"关于盲人、视障者限制与例外"的《马拉喀什条约》,该条约将图书馆明确为服务于盲人、视障者的授权实体,赋予了图书馆授权实体对已发表作品的视障版式转换的权利和视障版式副本跨境交换的权利,但是依照国际惯例,这两项权利必须转化为国内法以后,才能够在某一成员国内实施。具体到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大的修订,则需要明确授权实体,修改《著作权法》第22条第12款,新增"授权实体、盲人、视障者可以进行已发表作品视障版式副本跨境交换"的例外规定。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以下简称“马拉喀什条约”)。迄今为止,其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1我国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于该条约通过时便已签署,但至今仍未批准。在著作权法适逢修改的背景下,如何摆脱《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桎梏并为批准《马拉喀什条约》达成衔接,亟待考虑。本文主要讨论在扩大合理使用主体范围、丰富客体的同时,通过结合被授权实体制度,以明确被授权实体资格取得、后续监管、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内容,从而实现分层式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开展视障者服务需要健全的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作保障。《马拉喀什条约》关于被授权实体利用版权的规定,可以推动图书馆制作和为视障者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服务的发展。相较于《马拉喀什条约》的规定,我国合理使用制度尚有差距,需要从受益人和被授权主体、作品和无障碍格式版、商业供应检验与版权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曹阳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50-56
《马拉喀什条约》是国际著作权体系中的历史性条约,其为便利视力障碍者获取出版作品提供了众多的例外与限制。《马拉喀什条约》所规定的被授权实体概念为中国图书业便利视力障碍者接触已发表作品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中国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该条约提供的限制与例外以及灵活性,建立相关的制度性规范,便利视力障碍者获取更丰富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以及《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正式批准生效为我国无障碍服务事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但《马拉喀什条约》的国内转化路径尚存在理论上的研究不足和实践中的实施不能。基于域外实践及我国无障碍阅读服务现状,现阶段我国应采取“链接+软法” 的转化模式,对被授权实体的确认采用备案制。在此之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应该主持制定图书馆实施无障碍阅读合理使用的指导意见;图书馆应设置无障碍阅读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并借助馆际互借等途径扩充无障碍阅读数字资源,同时寻求外部数据库合作,构建无障碍数字资源聚合平台。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15.
王清  邹卉 《科技与出版》2021,(8):101-107
结合域外国家为实施《马拉喀什条约》之立法情况,对我国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立法者应当在未来修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时,对该项合理使用的受益人、作品类型、授权主体、商业不可获得性前提、跨境交易与限制的著作权权能范围等各方面做进一步限制与规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对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现状,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升公共图书馆对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调研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共图书馆面向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现状。[结果/结论]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对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仍未得以充分开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对其服务意识与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图书馆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对阅读障碍症群体的关注,完善服务,为阅读障碍症群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制度应为阅读障碍者出版领域的推进剂,因而著作权制度通过技术保障私权时,也为阅读障碍者制定技术措施规避条款.除却技术规避的破解困境外,我国著作权制度还存在该条款适用的前置条款缺失、受益人和适用主体界定不明、通过规避例外流通的出版物"二次利用"的侵权隐患等问题.以《马拉喀什条约》为基准,立足本土化需求,可指引著作权人进行出版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术语的一致性和体系化规定,同时明确技术措施适用主体的义务,对"二次利用"作出再限制规制.  相似文献   

18.
《马拉喀什条约》通过版权限制或例外丰富了无障碍版本资源获取,能够深化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国际图联关注各国对条约的施行推广,其发布的多语言多版本《马拉喀什条约入门——图书馆员指南》为各国图书馆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实践模板。通过对该指南的内容解析及评价,认为其在工作规范建立、条约宣传、馆员能力提升、资源建设、阅读推广形式等方面,能为我国图书馆应用条约提供实务性工作指导,促进条约在我国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资源设备、信息无障碍服务、阅读推广、专业人员等四个方面梳理了公共图书馆视障儿童服务的现状。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实施对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儿童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提升视障儿童服务的策略,即:促进公共图书馆视障儿童服务立法,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挖掘、整合无障碍服务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视障儿童服务意识,打造专业服务队伍;寻求更广泛的合作,探索多元合作型视障儿童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杨弼君 《出版广角》2023,(15):43-47
法律法规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长效发展的强势动力和核心保障。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生效等不仅对我国阅读障碍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无障碍出版事业的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无障碍出版事业仍面临利益层面、技术层面、实践层面的问题,需要从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自始无障碍”技术标准、建立健全立法体系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