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小学语文低段无纸化教学测评的设计与实施出发,依据情境教育来灵活多样地设计测评活动,将教育游戏融于教学评价之中,将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转化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关键能力,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语文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二十四节气歌》时,教师要在大概念视域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通过设计类任务、探究类任务、决策类任务、鉴赏类任务等体现目的的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情境化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语文学业评价考试中。如何命制情境化试题,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需要不断探讨。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语文学业水平评价试题的情境要围绕学生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三个维度设计;情境化设计要凸显语文学科特征,以“语境”作为“情境”设计的核心,不仅提供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等背景,也要规定语言运用的条件或限制,让试题切实为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①。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  相似文献   

5.
刘苹 《学语文》2023,(2):15-17
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为例,探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活动设计并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在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积极实践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中形成和提升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指向设置具体情境和活动任务,并遵循核心素养形成规律聚焦言语实践活动开展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同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强调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堂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带领学生"语言习得"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而,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中职语文的功能属性及教与学的客观实际,综合运用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实用主义等经典理论,倡导重视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性教育及科学评价,关注学生课余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学语用文所形成的各类成果,并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各类评价形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发展趋势、学习感受、行为习惯、学习结果等诸要素,完整构建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评价模型,旨在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业质量与成就,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为其日后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的问题,着重从在课堂中渗透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结果评价的研究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2011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了明晰的界定,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真语文”教育应该在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运用上下功夫,带领学生在课文文本的语言丛林中探寻。“真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1]。  相似文献   

10.
张彩娟 《教学考试》2024,(19):70-73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023年新课标Ⅰ卷在第17(3)题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名句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把对学生的语文实践为目标探究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策略。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是教师面临的严峻问题,也对"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通过分析课程标准中对过程性评价的要求,对语文课程评价方法进行论述,提出在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设计合理的纸笔测试题目,发挥评价的实践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注重在评价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标准,使评价客观、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王玉荣 《现代语文》2012,(7):155-15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口头表达类作业以读、背、说、演等为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口头语言完成的学习活动,是第一学段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22年版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纲,在各学段安排了四种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作业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对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不愿意、不能够修改,语言运用的能力堪忧,语言建构的能力欠缺。而"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建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依据学生参与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的心态和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以提升语文生活情境类语用题讲评效率为切入口;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同时,引导学生针对合适的学生拟写的答案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功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审美和探究,诊断分析语言文字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评价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励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建构"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试卷测试是语文评价的重要方式,作为最传统、最直接的评价方法,试卷命题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活学活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指向和基本立足点,让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素养。注重实实在在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以语用技能为要,以语用素养为本,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语用能力目标,由语用基本能力、语用思维能力和语用审美能力构成;二是语用素养目标,由语文知识素养、实用文章素养、文学艺术素养、语言文化素养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8.
谭霞 《中国考试》2023,(5):37-44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实施,如何设计和开展课堂评价是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尤为关注的话题。在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课堂评价形式化、侧重是非判断、忽视学生参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根本诉求的指引下,本文提出以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为主导、包含3个核心环节的课堂评价行动模型。在使用模型指导实践时,教师需要注意对评价标准进行详细说明,在开放平等的课堂环境中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探究性问题,并以恰当的信息反馈来指导学生改进学习。  相似文献   

19.
詹守美 《天津教育》2023,(17):129-131
<正>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从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运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维度,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落实核心素养呢?教师应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长沙市于2014年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思想指导下,长沙市结合当地教学实际编制了《2018长沙市初中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这一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SOLO评价理论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本依据,体现了三个基本特征:总体性、基础性、组织性.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九个笔试学科的评价内容则分别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分层分类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全面推行学业水平考试;提升学业质量评价命题质量;提高学业质量评价指导作用;注重学业质量评价效果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