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学校、教师都必须认真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行.我们就必须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文本规范.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学校、教师都必须认真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行.我们就必须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文本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处于被动局面,上面分配什么任务遵照执行。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只能听命行事,处于被动,更有甚者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应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让教师参与,给教师适当的权力,增加教参与性,才能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满足个体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学校教学管理要积极研究并解决教师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校本课程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仅靠政策的推动,而忽略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就有可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或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点缀。  相似文献   

5.
<正>校本课程是学校设计开发的课程,即学校在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当下,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几门校本课程,如何让校本课程特色化、精品化,成为了每一所学校努力的方向。事实上,想让每一门课程都特色化、精品化并不现实。但作为校长,肯定要打造一门或几门特色化比较明显的精品校本课程。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课改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发展与教师教育变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自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问题以来,“校本课程”的发展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师教育变革问题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亦就此作一探讨。一、校本课程发展中教师的地位作用在校本课程的发展进程中,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制主体中的核心,起关键作用。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研制的任务,最终要落到学校教师身上,要靠教师去具体推进,包括课程问题诊断、目标拟订、方案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都要依赖教师的专业力量,由教师提供意见,予以决策。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7.
刘红梅 《人民教育》2022,(20):67-68
<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标几乎所有学科都提到了核心素养问题,要重视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几乎所有学科都新设置了学业质量标准;一些学科强调新型学习方式,如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这些要求无疑都更科学,更符合教育规律,学校应该尽早落实,但这些改变也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应如何让新课标全面落地生根?挑战一:要聚焦“最后一公里”开展校本培训。新课标对课程的具体实施提出了新要求。让教师了解这些变化,学校要抓住教师培训这一主渠道。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最终都要在学校层面贯彻实施。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使得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实施就不仅仅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创造和丰富的过程,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适切性,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课程开发活动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体制,但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的再设计与实施都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靠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的发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设计也只是一种蓝本,必须通过教师的再创造才能实施。如综合课程中,教学内容、方法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教育》2004,(1):29-30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实施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具有校本课程意识,才能实施好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还认识到校本课程管理的成败在学校,只有学校具有校本课程目标,才能实施好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1.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并科学评估学生发展需要,实现课程创新,形成办学特色。让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实施过程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及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满足个体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学校教学管理要积极研究并解决教师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校本课程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仅靠政策的推动,而忽略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就有可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或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点缀。一、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实际困难1.心理上的困难这表现为教师不愿意参与课程开发。不愿意参与的…  相似文献   

13.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维度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让教师编教材,而是基于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而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各类学校的进行,大部分理论研究者以及实践者,都着重强调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这一校本课程开发关键性的潜在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灵魂和宗旨,在校本课程编制中要以学生为主,在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唱主角,在课程评价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生的评价是反思与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指标和资源。  相似文献   

15.
周先 《辽宁教育》2012,(19):8-9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各类学校的进行,大部分理论研究者以及实践者,都着重强调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这一校本课程开发关键性的潜在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灵魂和宗旨,在校本课程编制中要以学生为主,在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唱主角,在课程评价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生的评价是反思与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指标和资源。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由学校(教师)负责策划、设计、实施和评价其学习的课程,它所追求的是让学校课程多一些弹性化、生活化、本土化的空间,以弥补以往国家课程不能适应学校特色及个别学生需要的方面,让学校和教师发挥专业角色,担负起课程开发任务,它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
徐吉志 《生活教育》2012,(10):2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此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在课程的定位、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提升,才能让学校课程更有吸引力,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雅林  李森 《教育探索》2012,(10):27-29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各方面原因,面临困难的发展境况。要让这门学科再现生命力,校本化开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校本课程要在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的实施。而在对原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遵循STS教育思想,让学科不再孤立,让技术融入生活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要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进行教师“叙事研究”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浦纳 《现代教学》2014,(7):119-120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开发与实施是我校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长期的工程,需要我校课程领导小组的整体规划,需要学科团队成员共同研究才能完成,而且这样的研究需要随社会、校情、学情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质量,成为一所爱学习的学校、感受成功的学校”始终是我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对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的不断深入让我校不断接近这一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