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动机走向目的”就是要先形成动机,然后由动机的激励而指向动作的目的。根据这一心理学规律和教学策略,在习作教学中,对学生习作动机的培养可抓好以下方面:1.重视基础动机的培养所谓的“基础动机”就是学生必须按教程安排,接受一定的作文训练内容,要完成习作和参加作文考试,学生任务型动机开始产生(即基础动机)。基础动机虽然具有被动性,但它代表儿童的心理阶段的水平,对形成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认真习作的习惯有着积极意义。所以,每位教师对每次教材中的作文指导必须认真对待,指导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要求写动物那么就要求学生观…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命题,要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1.“母题”带“子题”。教师根据作文要求出一个“母题”,让学生围绕它辐射出许多“子题”来。例如一位教师结合学校开展的一次绿化活动让学生以“班级绿化活动”为素材写篇文章,至于选材、体裁、字数等一概由学生自己决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结果这次作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学生文章的文体不拘一格,立意各不相同。虽然,同学们文笔不很优美,但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从这一成功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并不缺乏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如果我们的命题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创设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引发他们思考和参与生活,那么,一批思维活跃、有潜在创造能力的“小作家”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困扰小学教育语文界的难题。过去,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套话。这种为了应付考试的“应试作文”是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因此,近几年来,小学语文界许多有识之士以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小学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根据这一要求,要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一、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双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熟谙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5.
杨平平 《学周刊C版》2011,(2):110-111
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笼统地提出作文要求:中心突出,语言流畅,书写正确,字数达到要求,限定提交作业的时间……这样常态教学中的作文是学生真正的作文吗?在这种要求下,学生的兴趣全然消失。在这种标准下,学生的作文不像作文,学生只有编作文,编出符合教师要求的“标准”的“伪”作文。  相似文献   

6.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7.
著名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理论。所谓“从动机走向目的”,就是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兴趣而形成动机,然后由动机的激励而指向动作的目的。根据这一作文教学策略,我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从观察入手,激发兴趣,从而进行写作。观察能使儿童产生兴趣,而兴趣能诱发动机,在此基础上,进而走向目的,落实某项语言文字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曹阳 《中国考试》2001,(4):27-28
学生问(下简称问):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中有“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两项要求?这两项要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曹老师答(下简称答):高考作文要做到“思想健康”,这一项要求提得并不高,它是一项基本性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作文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它们作为作文训练的“两个致力的目标”。可见,这是一项“基础等级”要求,并不是一项超越考生的思想实际和写作实际的很高的要求。同时,这项要求也符合我们选拔  相似文献   

9.
张兰芳 《教育》2015,(8):32
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往往更是发愁的事情。常常不写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而是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凑出的文章,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注重作文的片断教学,从片断入手,训练要求单一性,目标明确,一练一得,提高作文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片断训练?所谓片断训练,就是指在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之前,就文章的某个片断或局部进行写作练习。例  相似文献   

10.
杨洪艳 《现代语文》2010,(9):138-139
现在的老师一提起作文就头痛,学生一谈作文就皱眉头,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作文如此的惧怕,难道它就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让我们都停步不前吗?我们都说写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要心中有素材才能写作,可是素材从哪里来,到哪里才能找到能用的素材呢?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远离“假”“大”“空”的危害呢?  相似文献   

11.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支配着人们的活动。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里所说的“想说”,就是指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完全是一种自我需要.学生作文有内部动力的驱使.变得饶有兴趣。学生如果具有一个迫切的写作愿望,就能心情愉快她王井行写作.就能在写作中千方百计地克服各种困难。相反。如果学毕缺乏写作动机.消极被动.就会觉得写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存在着厌烦情绪.这是绝不会写出好文章的。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学生每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有游戏竞赛、阅读交流、观察实验、手工制作、书法美术以及他们力所能及的各项劳动服务等。为了把这些源头活水引进学生的作文 ,我经常进行这方面的作文训练。每一次训练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教师课前准备 ,二是学生作文 ,三是师生评价。一、教师课前准备作为教师 ,要了解在本次作文前 ,学生课外活动课有哪些好的作文素材 ,然后制成训练卡片 ,备学生选用。例如 :记一次比赛活动1.题目自拟。2 .把比赛过程写清楚 ,写完整。3.注意叙事要有详略。这样的题卡 ,就能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范围内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  相似文献   

13.
务教育大纲对小学阶段作文要达到的要求,首先就是“有具体内容”。从教材中提出的作文要求来看,几乎都有“内容要具体”这一条。可见这是一项重要的写作基本功,也是一篇文章成败的重要标志。所谓具体就是指不说大话、空话,内容客观、详细、实在。然而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却偏偏是内容空洞。我认为,教师只注重写作前的指导而忽略写完后的修改是其中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的质量普遍不高,其原因之一是作文时常因找不到写作材料而不能较好地完成作文训练的要求。作文应该有感而发,这“感”发自于内心对生活的体验。有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超前”观察。在每次作文训练前,根据训练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写好观察笔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使学生笔下的活动场面丰富多彩。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观察冬天的一处景物或某项活动中的人物……”。本次作文教学,由于学…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在日常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小学生中有许多人兴趣不高,讨厌作文,甚至惧怕作文。要积极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缺乏作文兴趣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作文训练一直被认为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老师积极布置,学生只是消极应付。因此评改作文与写作训练成了师生痛苦的经历。其实,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这一目的,老师大可不必动辄进行800字的话题作文训练。不妨借助日常语文教学,就地取材,以教材为范例,以评讲为指导.由此引发学生创作的动机;并用课内10到20分钟时间进行课堂小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写作文时感到很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感到“无米下锅”,没有东西可写。二是有东西可写,但却描绘不出事物的形象,语言干涩,内容空洞,词不达意。要解决学生在作文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就得从“小”字着手,指导学生写好小练笔。这里的“小”字是指从全局出发,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作文单项训练,根据某一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从而达到强化某一知识点和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 ,师生都有“难”的同感 ,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备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联系作文教学实践 ,学习新课标 ,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巧安排内容 ,巧把握时机 ,巧评价 ,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 ,而且会越走越宽广。一、作文内容“巧”安排“课标”指出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册课本在积累运用中 ,均安排了作文训练内容 ,教师首先要不为课本至上 ,课本…  相似文献   

19.
陈颖 《云南教育》2001,(19):25-26
小学生的习作练笔活动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一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是认识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材料时进行习作构思习作构思的结果则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于小学生独立地进行习作活动还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要研究作文指导的艺术性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基本练习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导”要有明确的目的小学生的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练笔实践教师在每次指导前要做到目的明确。第一要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认识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训练,并不是文学艺术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作家和文学创作者。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