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展望我国女子体操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女子团体,全能及单项决赛的前8名运动队和运动员的成绩,动作完成情况做了分析记录研究,旨在了解当今世界女子体操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女子体操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39届、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的团体、全能和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规则周期里世界女子体操的奖牌分布越来越集中;团体与全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项奖牌呈现出垄断性;各国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战略目标,通过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伍,全能决赛前8名运动员和个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女队全面觉醒,一支独秀;单项竞争各有千秋;2008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女队应加强心理素质,合理平衡难美关系,发扬传统优势,发展弱势项目.  相似文献   

4.
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我国男子体操队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三种比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结果表明:我国团体和个人全能优势明显,有实力,但个人全能后备力量不足,单项决赛成绩喜忧参半。应继续扩大我队的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力争明年北京奥运会在团体、个人全能比赛中再创佳绩,并且在单项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对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以及6个单项决赛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队一军独大,日本和德国实力强劲,英国迅速崛起,传统强国俄罗斯和美国等表现不佳;(2)我国自由体操、单杠、双杠、吊环等单项实力强大,跳马和鞍马项目差距明显,男子全能人才尤为匮乏;(3)我国男子体操团体实力强大,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操     
对1989年以来世界体操锦标赛、奥运会女子团体、全能、单项名次排列变化及成绩差距进行研究,结合分析我国现有优秀后备力量的状况,提出我国女子体操新周期新起点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我国女子体操超越点的思路及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子体操队虽然在近两届奥运会上都摘得团体赛的皇冠,但是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跟随其后,我们要想保持强制恒强的不败地位就必须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近两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6名参赛数据进行系统归类分析,提取男团体操统计学意义上的战术特征包括:选手年龄、身高特征、单项排名布局特征、项数参与布局特征、单项得分制胜判别特征。认为我国男子团体操总体成绩与选手年龄和单项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建议战术上遵循判别函数;比赛人选上要选择经验丰富且有超高技术和稳定性强的老运动员去参加国际大型比赛;旨在为我男团在连续两届卫冕的优势下继续全面深入探索参赛制胜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女子团体决赛前6名队伍,全能决赛前6名运动员和各单项决赛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战略目标等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团体实力、个人全能实力和单项实力几个方面对1996年奥运会女子体操赛参赛国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世界女子体操运动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并根据规则的引导作用对世界女子体操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子体操队在83年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由团体亚军一降而为团体第五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后备力量。此后,她们特别重视了对新手的培养。在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队中,就包括三名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5.6岁,可她们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绝招,被称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的“希望之星”,她们将为中国女子体操打“翻身仗”立新功。含苞欲放的周萍1984年4月24日,北京国际体操邀请赛,已经进入了单项决赛的最后时刻,苏联、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名将国手纷纷上场争奇斗艳,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1.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周子静 《湖北体育科技》2012,(3):295-297,291
对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成套的动作内容、难度价值及动作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导向作用巨大,D组以上动作是成套可记入难度的主体,技巧动作以及舞蹈动作中高难的跳步动作是中国的优势;但是成套动作类型相对单一、多样化不够,个性不突出。建议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艺术修养,编排中突出运动员风格,力争在转体动作和动作连接上有所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观察统计了第42届、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体操比赛的团体、全能及单项的比赛情况,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体操的格局和我国女子体操的实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女队仍处于世界三强之列,俄美两国团体实力相当,竞争激烈,我国团体实力稍逊于俄关两国;2)在全能实力上仍是俄美中三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自由体操、平衡木和高低杠单项比赛中,俄国、美国、罗马尼亚、中国四国优势较为突出,而跳马单项比赛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3)我国平衡木优势明显,高低杠正逐渐被俄罗斯赶超,自由体操在单项决赛上有所突破,整体实力与俄关相比还有差距,跳马仍为弱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分析。了解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并指出我国女子体操队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以及更好地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突破了传统的10分限制,这一重大变革带来了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变化和世界竞争格局的重组。通过对新规则的研究和一些男子竞技体操比赛近况的分析,以第29届奥运会为近期目标,剖析中国体操男队的备战局势和应对策略;根据国际体操的发展和国内改革的现实,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远期目标,探析中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竞技体操项目特点,对竞技体操队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竞技体操队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对陕西省竞技体操队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表明,竞技体操运动队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价值性、独特性和系统整合性成正相关,构建的竞技体操队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有效.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主要依照2009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选编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并顺应规则的变化规律探索器械难度的发展走向。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对圈操难度选编与技术驾驭的最好,其次为绳操、球操,带操为弱势项目;各项器械熟练性动作的选编形式较为简单,缺乏多样化;提高带操器械难度技术与惊险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选用器械惊险性动作作为成套结束动作是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不用手"运用器械将是今后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饶燕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39-640
近年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继续保持这良好的上升势头,需要推进艺术完美,开拓编排思路,提高教练员队伍和科学训练水平,充分研究规则,不断增强运动员体能和专项素质,培养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8.
The 2004 Olympic Games saw a range of judging scandals in the sport of artistic gymnastics that prompted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to make changes to the sport's judging system. Therefore, following these games, the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Federation reworked the gymnastics scoring system, where the most prominent change was the removal of the ‘perfect 10’ as the highest score possible, to be replaced by an open-ended scoring system.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en-ended system that was introduced in 2006 through examining some of the sport's key values – an approach loosely aligned with broad internalis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ual purposes of analysing what is achieved and the manner of achieving it are key values of the sport and are differentiated through the way judging utilises two categories known, in gymnastics, as ‘difficulty’ and ‘artist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ethod of judging ‘difficulty’ is an improvement on previous judging methods. Our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 and judging of ‘artistry’ in artistic gymnastics, however, reveals a less certain res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