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音韵学界通常认为高本汉以来对汉语古音的构拟方法是把产生于印欧语的历史比较法成功运用到汉语历史音韵研究的范例。但是本在确认了运用历史比较法构拟古音的标准模式之后,指出高本汉等几位先生对汉语古音元音系统的拟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比较法,可以叫做投影法,或称作类型构拟法。本继而探讨了几位学使用这种拟测古汉语元音系统方法的步骤与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本汉《切韵》音系的构拟为例,说明历史比较法在汉语音韵研究中的运用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综观汉语古音学的发展脉络,音系构拟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清代古音学缘于顾炎武等人发明的理论方法而走向鼎盛,又缘于理论方法及材料的极致利用而走向衰微。高本汉带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及他的古音构拟是汉语古音学再次走向发达无法拒绝的选择。清儒只能模糊描述上古音,却从未放弃"精确"。高本汉之后的古音学家,力求精确构拟上古音,却无法回避"模糊"。难以调和的分歧、极为有限的共识,越来越精确的构拟却似乎在走向越来越模糊的另一端。分歧是难免的,但必须积极寻求共识。于中西文化碰撞的视阈中反思汉语古音学的理论与方法,定会给语言研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理论,对哈萨克语和汉语的元音系统进行了描写和对比。汉语是元音占优势的语言,元音构成的韵母系统比较复杂。哈萨克语的元音系统相对简单,辅音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汉语音韵学奠基者的高本汉,自认为是肯定无疑的中国古音研究成果,后来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广泛的修正,这使他感到意外和震惊.(易家乐1979)然而,无论是赵元任、李方桂、董同和,还是马丁(Samuel Matin)蒲立本(E·A·Pulleyblank),都是针对高本汉对中古或上古汉语的构拟提出的局部或彻底的修正,尚未涉及高本汉的宏观研究模式.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语言学计划”研究中的一些学者,批评了高本汉的汉语古音研究方法,主张以现代汉语方言为研究古代汉语的基础,而不必参考古代文献记录的证据,提出了“普林斯顿假说”(Princeton hypothesie).参考这一研究的学者们被称为“普林斯顿学派”(Princetonian).他们认为《切韵》音系以及由此上推得出的上古汉语并不能完全代表汉语的祖语,批评了高本汉的简单和单一的发展体系.具体的操作程序是,  相似文献   

6.
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是一部划时代的宏伟巨著,它是以中古音构拟为基点的汉语历史语音学,高本汉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音韵学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7.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历史语言学中两种构拟古音的方法,从理论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比较,以期为古音构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简论辅音、元音与声母、韵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辅音与声母、元音与韵母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系统特别是现代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索绪尔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批判继承主要体现在他早期,即青年时代运用共变音理论研究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借此把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比较构拟法改造成内部构拟法,使语言学研究由历时的比较转向共时的比较,由变化或交替规律的研究转向系统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从高本汉1923年提出谐声原则起直到当今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现代音韵学理念下的上古汉语单声母系统研究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分别是:(一)第一阶段:高本汉、王力;(二)第二阶段:董同龢;(三)第三阶段:李方桂、黄侃;(四)第四阶段:甲派:龚煌城;乙派:郑张尚芳-潘悟云.此中(一)(二)与(三)(四)两个阶段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即前者主要用谐声分析法和历史比较法求证上古单声母,后者主要用等韵分析法和汉藏语比较法求证上古单声母.认清这四个发展阶段的方法与贡献有助于推进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表明,汉语元音和英语元音有相似的地方,对英语元音习得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利用汉语元音对英语元音习得的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使其掌握英语元音的正确发音.  相似文献   

13.
王娟 《现代语文》2008,(6):99-101
语言的结构由语音单位、句法和词汇等部分组成,其中语音比其它语言结构具有更大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元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英语和汉语单元音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减少学习英语单元音的困难。通过对比,我们既能看到英汉单元音的相似性,又能看到其不同特点,这对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标准英国英语(Receired Pronunciation),和汉语普通话为例。英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吉姆森(Gimson,1994),汉语元音系统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林焘和王理嘉(1992)。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蒙语是通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形态类型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这两种语言作出科学的比较,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现代汉蒙语言语音系统的元音系统作共时的对比描写。  相似文献   

15.
闫欣瑞 《现代英语》2022,(4):103-106
文章以语言迁移为主要内容,围绕汉语元音和英语元音间所存在的语音迁移现象展开了讨论.首先对中介语、语言迁移以及元音格局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说明;其次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内容涉及比较一级元音、确定实验语料等方面;随后对汉语元音、英语元音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针对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特征,对语言迁移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六种蒙古语族语言的圆唇元音和蒙古书面语的比较研究,构拟了古代蒙古语的圆唇元音,认为,古代蒙古语圆唇元音是*o和*u,中世纪蒙古语的圆唇元音是0,u,oe和ue。离散式音变是蒙古语的一种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17.
高玉娟  石锋 《教育科学》2006,22(2):80-82
本文以对汉语和德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用语音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德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和中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考察德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在汉语元音学习上的表现,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古音研究中,研究和构拟上古元音和介音,主要是根据对音、方音、域外译音、反切等这些主要用来研究中古音的材料,而往上古推;《诗经》韵文主要用来研究上古音分部。但诗韵尽可能追求韵母的和谐,可以反映元音和介音的信息。通过建立《诗经》押韵数据库,统计分析全诗4540个必韵句、1695个韵段中,四等七类韵字的相押情况,比较分析相押反映的七类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可以从中获得古韵部主元音分布和介音分类及其关系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学者对汉语高元音从音系学角度展开的研究主要涉及音位划分、高元音的功能特征和高元音分调等问题,从音变角度展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高元音前化、高化、舌尖化和摩擦化。而且,笔者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通过声学实验的方法对汉语高元音的声学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取声学实验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44位彝族人为例,分析了彝族习得汉语普通话元音的情况,归纳出他们所发的汉语普通话元音的特点。实验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彝族习得的汉语普通话元音跟标准的普通话元音相比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彝族学习汉语普通话元音的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