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是那么天真可爱,他们的生活又是那么丰富多彩。仔细观察,我们不难从幼儿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他们的关注点。比如他们从户外回活动室,会选择走弯弯曲曲的"迷宫小路"。他们有时会数着数字走,但数着数着会乱套,这时往往会从头数起,或者站在原地从一数起。当你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不难体会到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也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记得有一次,我带他们出去玩大型滑梯,  相似文献   

2.
快乐是什么?     
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不符。我们的要求不能满足,认为人生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就会快乐不起来。所以我们会说:“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但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生常出现愤怒、沮丧、成功、失败,提出快乐的条件其实是自欺。境由心生,快乐得靠自己决定。很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好像有一天他们会抵达一个名叫“快乐”的公车站。他们以为,有一天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时他们可以喘口气,说:“我终于找到快乐了!”所以他们的一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作一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做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3.
叶常绿 《生活教育》2009,(11):56-57
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世界上谁最快乐?获得大奖的四个答案之一是: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在玩沙活动中,我们常看到幼儿“挖洞、建城、做饼”等活动,我们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就幼儿自身的心理结构、知识水平而言,他们确实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刘丽 《幼儿教育》2012,(26):4-5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家长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会。如为孩子买东西,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没错,需要的满足是幼儿快乐的源泉。但是,幼儿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有物质需要,更有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只能使他们获得短暂的快乐,这还不算真正地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各种心理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出现行为偏差。比如,当孩子听到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我们家孩子只知道吃,什么都不喜欢学"时,他就会感到自尊心受  相似文献   

5.
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快乐的世界;让自己满心都是阳光,我们就拥有了一个阳光的世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整天被天真幼稚的孩子们围着、闹着,分享着他们成长的快乐,帮他们解除成长的烦恼,我慢慢学会了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快乐前行。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多:拼命工作,希望挣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真是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并不买账,他们并没有因此快乐起来。原因何在?这要从幼儿快乐的源泉说起。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引起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幼儿的快乐来自外界事物对其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诚然,幼儿有一定的物质需要,但这个需要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纲要》第四条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快乐教育思想就符合《纲要》的精神,把快乐教育思想引进到幼儿园教学中,给我们的幼儿教育观发生根  相似文献   

8.
快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学会快乐,他就很难快乐地工作。因此,我们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外,也要教会学生快乐。什么是快乐?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马斯洛把这种需求分为五个层  相似文献   

9.
快乐解码     
快乐的人是富有的.我们的宝宝也不例外。只有当他真正满足需求了,他们才会感到快乐,而只有快乐的宝宝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那么宝宝的快乐源自哪里呢?仅仅只是在生活上得到很好的照顾吗?  相似文献   

10.
认真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努力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习作大多以话题的形式出现,给师生创造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习作仍是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他们快乐童年的“苦差”。他们在写作时眉头紧锁,痛苦不堪,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11.
少年戏     
正我永远不会满足表面的书写,就像那些斑驳的乡村旧事,一经某种物事的提醒,就会在记忆中复活。包括我们的快乐与悲哀,包括我们的劳顿与挫折,包括每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他们的面孔,他们的乡音,一一浮出时间的水面。  相似文献   

12.
小孩子     
我们要祝福很多人,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是谁,但是当我们想祝福他们的时候,我们自己就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相似文献   

13.
钓鱼的快乐     
导语:学生问我快乐是什么?我告诉他们:快乐就是高兴、愉快。快乐就是生活中让我们高兴、愉快的一桩桩小事。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快乐这么简单,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4.
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良好,那么他们就能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而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那么他们的学习就比较低效。而决定学生学习状态的主要因素就是学习情感,愉悦快乐的情绪状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展开论述,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寓教于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构建数学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夏玉文 《考试周刊》2013,(83):186-186
人们通常认为吃得好、穿得好、玩得乐就是快乐,其实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的快乐,只不过是把成人想象的快乐强加给孩子而已.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快乐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就是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与快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存状态.可作为体育教师,我自问: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本应充满魅力的体育课堂间栖息行走,他们快乐吗?我为什么不花点心思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些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这种快乐的享受,发现让学生绽放笑脸,让课堂充满笑声其实也并不难,也许只要我们能在教学中关注一些细节,并能巧妙处理的话,往往就能让快乐驻进课堂.  相似文献   

17.
美的缺憾     
生活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丑恶。——莫泊桑我们的生活,平静之中有暗潮,丰富之中有单调……人世间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包含着或大或小的缺陷。友谊、爱都是我们喜欢的精神和情感的食物,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诗意。但是,美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有时,我们精心呵护,都留不住那一点点绚丽的春意。这不能怪我们,只能说,所有的美都是有缺憾的,那是它们的脾性。一个伟大的人物,或者一个天才,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如果我们喜欢阅读名人传记,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如果我们因为他们致命的缺点或弱点而讨厌他们,那么我们永…  相似文献   

18.
这样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那些乞丐托着空碗来村庄乞食。当他们那特有的哀声响起时,母亲都会施出一碗米饭。久而久之,我们都会抢着去做这样的事情,每当我们眉开眼笑地将来者的空碗装满.马上就收获了满足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烦恼与快乐并存着,善于抓住快乐的人才会懂得享受生活,小作者由自己的名字写开来,我们同作者一起经历感受后,也不难发现:生活里的一朵朵小小浪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也是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源泉。你平时善于去发现生活里的这些小小的浪花吗?  相似文献   

20.
张旭 《今日教育》2012,(11):44-44
人为了什么而活?从平日的生活来看,我们总是为别人而活。 小时候,我们是为父母而活。在父母的世界里,你是一个宝贝。只愿你快乐无忧地成长,看你傻呵呵地笑和调皮地玩乐,他们就满足了,幸福了。因为,有一个希望或者梦想在父母心中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