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古夫 《初中生必读》2011,(12):37-38
研究地球结局的科学家们说,这个星球最终将干涸、烧毁或冻结成冰。现在还不必担心做最后的计划:这些灾难性场面至少要过5亿年才可能出现。专家们在美国科  相似文献   

2.
早晨,太阳伯伯一起床就给地球叔叔带来光和热,地球叔叔很感谢太阳伯伯。到了中午,骄(jiāo)阳似火,地球叔叔热得身上直冒汗。他开始埋(mán)怨(yuàn)太阳伯伯了:“你为什么使我那么热,我快受不了啦!”太阳伯伯皱着眉头说:“这可不能怪我,你看你的子女们建了那么多工厂,没有经过处理就把废气全部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还有,你身上的绿色衣服越来越少了,黄色的荒漠越来越多了。如果你的子女们还是乱砍树木,你就会觉得天气比现在更热。”听了太阳伯伯的一番话,地球叔叔愁眉苦脸地问道:“太阳大哥,怎么办好呢?”太阳伯伯语…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4,(8):46-46
地球生命从哪里来?可能源自火星、可能诞于空中。芬兰研究人员毛利威尔托嫩最近在给美国天文学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近来的天文观察和实验结果,使得有关的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地球人的祖先很可能来自火星。当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生命起源于一个类似现代的细菌那样的“先祖”。这个细胞后来进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等各种生命形式。然而,一个由10位来自欧美国家的天文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最近提出,比地球小,并且离太阳更远的火星,早在地球冷却前,就已经适合生命的存在。来自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的资深学者米莱考斯基说,火星先于地球出现生命,我…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水源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之水来自太空和地球内部。水从太空来到地球有两个途径:一是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二是太阳的质子形成的水分子。然而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理论:地球之水来自太空中由冰组成的彗星。  相似文献   

5.
“那为什么连星又叫‘食变星’呢?”但丁问道。“因为连星的每个‘太阳’的亮度往往不一样,常常一个亮一个暗,它们围着一个重心旋转。从你们地球望连星,当暗的运行到亮的前面的时候,你会觉得那颗亮的‘太阳’的光一下子减弱了。这就好像地球发生日食的时候,月亮的影子一下使太阳暗淡无光一样。所以地球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食变星’。位于英仙座的大陵五是地球科学家最早发现的食变星。”阿汀老师说。这时,通话器里传来一个声音:“银河特快列车将停车3个小时更换燃料并进行内部休整,乘客们如果有兴趣,可以乘飞碟到茉莉星球观…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没有太阳的存在,就不会有地球上的芸芸众生。然而,太阳也会招灾惹祸,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科学家们指出,太阳不仅是世界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而且还与人体健康颇有瓜葛。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来,我们这些尘世的俗人们总是信誓旦旦地说,为了完成这个,做到那样,就是把天堂或者地球搬开也成。而现在,连一些素来严谨的科学家也说他们可以移动地球了,不知这次是不是在信口雌黄。当然,天堂我们是搬不了的,但有科学家认为,就现有的技术而言,如果能预先好好地计划一下,再给地球增加一点轨道能量,再从变轨的小行星那里占点便宜,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让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增加50%不是完全办不到的事。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方案能够拯救地球,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让地球免受劫难。因为未来如果地球像现在这样,呆在它原来的轨道不动的话,我…  相似文献   

8.
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朦胧”。人造卫星传回地球的资料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使“革命圣地”——延安从卫星的“太空之眼”中消失了。科学家们的另一个警告更令人心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照时间每天因此已平均减少了一个小时,太阳越来越“不喜  相似文献   

9.
月亮对地球的贡献大于太阳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太阳.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谢鲁·皮尔逊博士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而成为它的卫星,而月球在被扯到靠近地球的过程中,曾经对地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月...  相似文献   

10.
地球是椭圆形,太阳是圆形,在人们心目中已成定论。1982年4月,世界天文学家们汇聚在爱尔兰。在讨论会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太阳并不是绝对的圆的。根据他们观测、计算的结果,太阳在赤道线方向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0.0017%。他们还认真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太阳的质量95%集中在核心之中,核心的旋转速度是太阳表面旋转速度的6倍。这个高速旋转的核心,使太阳在赤道线的方向每百年将膨大0.8弧秒;这样膨大下去,就使太阳变成椭球形。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科学界。有的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如果太阳的形状的确不是圆…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没有太阳的存在,就不会有地球上的芸芸众生。然而,太阳也会招灾惹祸,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科学家们指出,太阳不仅是世界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而且还与人体健康颇有瓜葛。  相似文献   

12.
月亮对地球的贡献“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太阳.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谢鲁·皮尔逊博士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而成为它的卫星,而月球在被扯到靠近地球的过程中,曾经对地球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对牛顿说:“不”月亮为什么不离开地球,地球为什么不离开太阳?牛顿认为,那是因为万有引力;而爱因斯坦则说:不,那是因为空间被弯曲。牛顿说,引力就像联系宇宙万物的纽带,将物  相似文献   

14.
地下的烈火     
【正】我们可以穿越地心,到达地球另一面吗?好像有点儿麻烦,因为地球可不是一个空心的大皮球。越往下走,你会感觉越来越热,再往下,碰到地核的话,你就要小心了,它的温度可能比太阳还高呢……45分钟落到底实际上,我们对太阳内部情况的了解,要比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还多。科学家一致认为,我们脚下的世界有4层:岩质的外壳、由炽热而黏...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寻找新地球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个类似于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星系,其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或者有一颗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个星系围绕着一颗从地球上可以用肉眼看见的恒星运转。科学家们说,该星系似乎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太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气的科学家早已指出,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增加而加剧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发烧”的直接后果将使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大量低地和沿海岛屿可能被海水淹没,从而危及城市、村庄和农田。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科学家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制造“尘埃云”宇航科学家设想:如果在位于地球至太阳距离的1%处的某点上,设法漂浮一片尘埃云,那么就可以用来遮挡太阳光。采用这种方法所用的尘埃可以取材于月球。把装有月球尘埃的若干个圆筒发射到空间某个位置上。在每个圆筒内装有炸药。当圆筒抵达规…  相似文献   

18.
地球和火星都绕着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形轨道运转,就像是在跑道上"赛跑"的两个运动员.每当地球在"赛跑"中超越火星后,它们就逐渐远离,从地球上看去,火星也就变得越来越暗.当火星远离地球跑到太阳的另一侧时,火星距离地球最远,看上去也最暗.此时从地球上观测,火星和太阳就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时火星淹没在灼眼的阳光中,我们不可能看见它.在这种情况下,火星与太阳将同升同落,这称为火星"合日",或简称"合".  相似文献   

19.
卓然 《教学随笔》2010,(7):18-19,37
我们正一点点地把地球逼上不归路。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为科学家说服政治家提供了帮助。没有已经造成灾难和将可能造成更大灾难的严峻现实摆在面前,恐怕短浅善辩的政治家们顾及的只是利益与面子。还没有一个政府首脑重视地球的未来,高过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嘴上说地球母亲,实际很少有人将她视为具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金鑫 《课外阅读》2006,(11):63-63
由于地球越来越热,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为地球降温。1.轨道遮阳伞。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安吉尔提出,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安装一个由小片镜子组成的巨大遮阳伞,将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2.戴上“太空环”。就是在地球的赤道上空,创造一些环绕着地球的小型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