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的程序为:引入——→讨论——→争论——→结论——→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应用一、“引入”——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引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应着力于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归纳起来,教师应注意创设以下五种情境:浓郁…  相似文献   

2.
创设能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问题情境”,是开展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探索求解,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品质;以问题为载体的数学教学,更能体现数学课堂思维的核心,更容易抓住课堂教学的根本.本文将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在创设探究学习情境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境”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是什么?创设情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三章“三角形”第 8节“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在本章乃至整个平面几何教材中都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这也是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公理的完成 .本文立足于教材的教学内容 ,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创设数学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手实践—归纳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发展”———“巩固练习”———“变式训练”等 6个教学环节 ,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操作、想象、观察、思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 ,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 ,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 ,信息反馈畅通 ,思维活泼流畅 ,创造精神涌动”的“情知融合”的新型教学意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 ,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应用”的四环数学教学模式 (简称“数学四环教学法”) ,有利于促进数学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贯穿一节课堂的“灵魂”,有着“启思、增智”的作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问题为驱动能够引发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全方位思考,激活他们的大脑思维,促使学生结合自己所学来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因此,笔者采取了文献分析与行动研究的方法,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首先分析了创设问题情境的特征,然后探讨了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意义,最后从“构建趣味问题情境”“构建生活问题情境”“构建开放问题情境”“构建启发问题情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又会引发出新的情境,从而又产生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不断深化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学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设真实情境解决真问题,是课程标准修订的核心话题之一。所谓“真实情境”,是指情境真实存在,是学生亲身经历或在未来生活中能够遇到的。真实情境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联想、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大数学课程目标之一便是“解决问题”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教学“归一应用题”,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拿来了100本课外书,这100本书的总页数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测算?”讲台上放着100本各不相同的课外书,教师提出的问题很感到问题就在眼前,目情境,解决问题的欲…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法宝是让学生想象展开翅膀,因此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研究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初步建立起“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结构模式,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创设情境是在唤起学生原知的基础上,一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教学内部或外部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标准》明确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为此,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分析、探索、解决问  相似文献   

14.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已走进课堂,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朱宝庆 《教师》2011,(34):39-39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解决数学问题。同时,真正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呢?以下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杨光福 《四川教育》2002,(10):33-33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较佳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实施“探索式教学”呢?一、情境设置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学习,是他们自主探索的重要前提。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靠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并巧妙地创设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探索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从学校到广场有三条路线,分别要用15小时…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首先要培养学生去学会学习 ,去总结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是学习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技能因素。学会学习可促使人们对某一事物进行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 ,它是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那么 ,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呢 ?以下谈谈个人浅见。创设问题情境 ,学会解决问题。 所谓“问题情境” ,就是使学生面临欲解之而后快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 ,必须遵循“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的原理。例如“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师有意在课前布置学生制作空心圆柱和圆锥 ,学生做的学具有以下几种情况 :不等底 ,不…  相似文献   

18.
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教学的基础环节,“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上主张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正弦定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从应用需要出发创设所适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9.
尹晓光 《河北教育》2005,(24):31-31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相似文献   

20.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的不断循环反复的历史.基础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更是如此,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断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现实的数学课堂中应如何应用“问题创新教学法”?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其积极动脑,主动学习.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多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方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