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有条宠物狗,浑身雪白雪白的,又特爱喝牛奶,所以我干脆给它取了个小名——“牛奶”,别看“牛奶”长得貌不惊人,但它就像哪吒身边的小猪熊一样,可通人性了,我一有空就逗着它玩。  相似文献   

2.
小狗"波波"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波波。它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一个圆嘟嘟的小黑鼻子,小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它的毛是雪白色的,像一团松散的棉花,软绵绵地披在身上,让人一看到它就忍不住要摸一摸它。波波的毛病可多了,它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它会用它独特的方式表达。如果饿了,它会一扭一扭地走到厨房,看着我给它做饭。波波想要出去玩,会跑到门口,冲我使劲摇动尾巴。如果我假装看不见,波波就用尖利的小爪子把门抓得“哗哗”直响,直到我带它出去为止。妈妈给波波买了一座造型非常奇特的房子,就像童话里的7个小矮人的房…  相似文献   

3.
5月,我在超市买了一盒“魔力豆”。它的盒子有水杯那么大,里面装着木屑土。盖子是半圆形的。用的时候把盖子打开,翻过来,作为底座,放在窗台上。“魔力豆”像一颗大蚕豆,咖啡色的皮上刻着“幸运”两个字。我把种子埋在盒子的土里,每天放学以后,都要去看看它,再给它浇点水。一个星期过去了,“魔力豆”终于发芽了。白里透绿的“芽”是向土里长着的,原来这就是“魔力豆”的根。又过了几天,种子裂开了,长出两片嫩绿的小叶子。小叶子是半圆形的。被芽顶开的皮孤单地躺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芽一天一天地长大,最后,化为碎末融入土壤中。后来,两片小叶…  相似文献   

4.
瓜子脸,厚嘴唇,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这就是我的“豆腐干老爸”。别看他又高又瘦,可比谁都贪吃、懒惰。我亲昵地叫他“馋猫”、“懒猫爸爸”。记得有一次,姥姥买来我最爱吃的红烧鸡腿。我抢先把它放在自己面前,独自一人慢慢享用。正当我  相似文献   

5.
我与"白虎"     
我姐姐家养有四只小狗,才生下来一个月左右,狗妈妈就因病死去了,姐姐让我挑一只最漂亮的带回家。这只白色小狗,看上去就像一个洁白无暇的翡翠娃娃。胖胖的身体,成天活蹦乱跳,显得十分幼稚,我们都很疼爱它。从此,它成了我们的宝贝。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去放羊,一有空就把它抱在怀里,不停的抚摸。有时,见四周无人,就把小狗的脸贴在自己的脸上,学着大人的口吻,亲密地称它:“小乖乖儿”“小宝贝”。我还送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白虎”,大家都这样叫它!几个月过去后,白虎渐渐消瘦下去,也不吃食了。妈妈说,“另外三只小狗有两只已死了,只剩下…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有朋友,可“白雪公主”没有。“白雪公主”是谁?原来是只长着雪白长毛的小白猫,它模样很可爱。一天早上,“白雪公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戴一顶小花帽,腰系一根黄丝带,脚穿一双小红鞋。它想:我这么漂亮,一定能交上朋友。然后,它就出发了。它在树丛里看见了小松鼠,就走过去问:“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小松鼠点点头。“那一会儿到我家玩吧!”“白雪公主”说。说完,它向小松鼠挥挥手,又去找朋友了。在草地上,“白雪公主”看见了小花狗,就跑过去对小花狗说:“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小花狗点点头。“欢迎你一会儿到我家玩!”“白雪公…  相似文献   

7.
缺"一"不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光流逝,许多教学片断都已渐渐淡忘,然而,那节课中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却依然让我记忆犹新。它时刻提醒着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那是一节艺术公开课,内容是《我们的动物朋友》。当大部分学生做完了头饰即将到“大森林”里去参加联欢会时,由于估计到可能有个别学生做得比较慢,我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八个小动物头饰说:“同学们,森林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没有做完头饰的同学等一会儿再做,老师先借一个给你戴上……”我借出了三个头饰,又问了一遍,觉得没有学生要借了,就收起多余的头饰,带领“小动物”们和着音乐表演起来。学生有的在…  相似文献   

8.
谷凯 《教育导刊》2006,(10):59-59
有一只鞋子,它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像鸟儿一样飞翔,为了这个梦想它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初,它遇到了一群蚂蚁。它说:“我想飞起来”。可是这群蚂蚁正准备过河,于是它被推到了河里,成了一条船。在岸边不知呆了多少天,飞来了一只大鸟。它说:“我想飞起来。”哦,它真的被鸟叼着飞起  相似文献   

9.
案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我一边和孩子们读着,一边习惯性地扫视着。咦,似乎有一张小脸皱着眉且没有参与朗读定睛一看,是万泽霖。他怎么了?他可是爱朗读、爱思考的孩子啊我走过去轻声问:“怎么了?”他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乌鸦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水,它一定很想喝了,可是这句话说乌鸦一个一个地放石子,让人觉得慢吞吞的,乌鸦好像很舍不得把石子放进去,一点也看不出它很想喝。我觉得这样写不好。老师,你说呢?”“哦,你觉得怎样好?”“我想这样写‘乌鸦赶紧把小石子一个个地放进瓶…  相似文献   

10.
我家有一只虎头虎脑的小狗,是姐姐送给我的。它有一个既响亮又可爱的名字,叫“熊熊”。熊熊是一只普通的金巴,雪白的毛,一条短而粗的尾巴,不同的是它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犹如两颗光彩夺目的钻石。还有它的牙齿,顶洁白,顶坚硬,仿佛连石头也能咬得动。它的脾气可大了。生气时,它便咬起玩具狗,“破坏”上一分钟,玩具狗就已经面目全非了。可是我只能对它恭恭敬敬的,因为它会扔“地雷”呀!熊熊可高傲了,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上辈子一定是个财主吧!它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人一多就到处乱跑,管也管不住,真是个“人来疯”。熊熊可爱极了。它爱翻过身让我…  相似文献   

11.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赵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神奇的‘魔(mo)术师’,请它给大家变几个魔术。”啥?魔术师!大家朝教室门口张望,咦!门口没人。难道魔术师要等赵老师介绍过后才露面?  相似文献   

12.
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认识“怀念”这个词了,我抄写过它,默写过它,可它却偏偏不认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在测验中让我们用“怀念”造句,我搜肠刮肚,好不容易想了一句,但得到的却是老师这么个评价:“不行,不行,这句话用‘怀念’不合适,看来你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它的意思。”结果为它,我整整丢了两分,惨哦!不过,最近它认我了,真的!秋游回来的第一个礼拜天,我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问外婆:“外婆,外婆,您把我秋游那天亲手摘的几个柿子给放哪里啦?”我见外婆正忙着准备早饭,头也没回,别说回答了。我急了,脱口而出道:“外婆,快带我去看看我的柿子!我怀念我的…  相似文献   

13.
胡琰彬 《红领巾》2007,(1):23-23
我家养了一只大黑猫,我们都叫它“黑猫警长”。“警长”眼睛圆圆的,脑袋方方的,皮毛黑黑的,走路轻轻的,是个捕鼠的能手。一天晚上,我看见一只老鼠悄悄地从杂货堆里窜了出来。它东张西望,到处找东西吃。“警  相似文献   

14.
"灭"蚁记     
““哎!”爸爸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我好奇地问道:“有什么好叹息的嘛?”爸爸带着无奈的语气说:“咱家里有一窝蚂蚁,天天到处爬。”“可不是吗?连茶几上都有!”妈妈插话了。“嗨,这算什么问题,消灭蚂蚁的任务交给我了!”我脱口而出。不过这回我揽的可是个苦差事,谁叫我夸下了海口呢。我倒在沙发上冥思苦想。这时,妈妈端来了一大盘鸭梨。我一看,顿时计上心来,拿了一块鸭梨放在蚂蚁的必经之路上,吆喝道:“蚂蚁们,快来进餐了!”不到一分钟,一只小蚂蚁朝这边爬来了,它慢慢地接近了鸭梨。正当我欣喜若狂时,它却掉转蚁头了。不过,过了一会…  相似文献   

15.
杜一帆 《现代语文》2004,(11):37-37
一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认为我在向大家介绍农科院的新成果了。如果是这样,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萝卜不是别的,正是我。我,因特别爱吃萝卜而得此外号,但因为我脾气不定,所以,外号就变成了两个———“红萝卜”和“青萝卜”。高兴时,我就是“红萝卜”(因为它很甜);而发火时,则变成了“青萝卜”(因为它很辣)。这两个“萝卜”各具特色,也各有味道,于是,它们就成了我的“化身”。瞧,它们来了。“红萝卜”的自述嗨,大家好!我叫红萝卜,我很甜,很爱笑,也喜欢帮助别人。但是,那个青萝卜老是同我作对,而且还喜欢把我挤到一边………  相似文献   

16.
也谈"我-你"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布伯用“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来概括人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我—它”关系是一种考察探究、单方占有、支配利用的关系,它只是我认知、经验、利用、改造的对象,“我”为主体,“它”为客体,由主到客,由我到物。“我—你”关系则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双方作为同等的主体双向来往,亦取亦予。两个主体以坦诚、信任的心态去释放自己全部的个性和生命力,并由彼此生命的“相遇”,走向“包容”,走向单一生命的整全。“我—它”是人生在世的基本关系,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得把他周围的存在者——…  相似文献   

17.
"一"统天下     
【说文解字】一,是一个数字,汉语计数里是最小的正整数,但是它却变换无穷。有时是最小,表示单个;有时是最大,表示整体。以前有条灯谜:“天没有我大,人有我大”,答案是“一”。从灯谜的本意看,意思是“天”没有“我”是一个“大”字,“人”有了“我”也是一个“大”字。这个“我”便是“一”。但是,字面上还有更深刻的蕴含:别小看这个“一”,它比天还要大呢,人拥有了它便无比强大。这个“一”就是阴阳归元、一统天下的“一”!在汉语的成语里,“一”有着全部意义的形象表现。在表成功义的“一举两得”这个成语中,“一”指个体的量,“一举”就…  相似文献   

18.
随手画个“0”吧,它将带您走入我的故事……没错,“零”是个普通的家伙———自打它出生起。从小它对自己的出生并没有任何不满,但这一天它却急奔回家,“砰”的一声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不愉快的记忆爬上心头———下午上数学课,学习数0—9。“九”神气活现地在自己身边摆上了九个鸡蛋,“零”因不明白怎么回事,也拿起一个蛋。这时“八”发现自己少了一个,它一把抢过“零”手中的蛋,怒气冲冲地说:“你为什么偷我的鸡蛋?你是零,你什么都没有,你最小!”“零”惊愕地抬起头。“八”的好朋友“六”跳出来,奉承地说:“八大哥说得对,零你最没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也许有的人天天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去决定穿什么衣裳;也许有的人根本不看天气预报,每天胡乱穿一件衣服去上学,根本不管是冷还是热。我却不是,我有一个特殊的“天气预报台”。“它”在每天早上5点半左右就出去了,大约在我起来的时候,“它”就回来了。等我洗完脸,吃完早饭,“它”就向我报告天气情况,我根据“它”的预报去决定穿什么衣裳。  相似文献   

20.
一、am,is,are称为be动词,它与不同的人称代词搭配时,随主语人称的变化而变化,即:“你”变“我”也变。“我”用am,“你”用are, is紧跟他、她、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