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之不尽。”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就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重视生活实践,体验生活的所有,挖掘写作的源泉。而作文教学上运用实践法,在这一方面上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继而形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停。”生活永远是多彩的.童稚的心也永远是充满活力的.关键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精彩、挖掘生活的内涵.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不竭的写作源泉。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的作文应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入手。有人说,生活是语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也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丰富的习作素材来源于绚丽多彩的生活,教师应把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到生活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都明确告诉我们,要让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让学生习作中充盈着生活的旋律,流淌着生活的情愫。要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泉,就要让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积累、会加工。  相似文献   

8.
一、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学生怕写作文,一是心理问题,二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能力欠缺。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深入观察和了解生活,给他们创造积累素材的机会。只有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9.
秦兴怀 《现代语文》2011,(2):132-133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相似文献   

10.
张彩娟 《考试周刊》2012,(83):53-53
叶圣陶曾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诚然,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不竭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积累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描绘生活,再现生活。因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  相似文献   

11.
<正>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反思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0多个春秋的经历,我发现,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训练单元所要求写的作文,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只是胡编乱造,以致越写越累,令教师煞费苦心。一、指导观察生活,为习作注入源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正>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生活为习作服务,让生活滋养学  相似文献   

14.
"灰色"作文即是"凑、抄、套"式的作文,可是,"灰色"作文之风有增无减,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另外,没有亲身体验,真实地感受,又怎能有真情的流露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应向生活开放,才能改变习作教学自我封闭,与生活隔绝的状况,给习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多彩的生活,引导他们撷取鲜活的作文素材,才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的习作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  相似文献   

17.
任华凤 《小学生》2013,(3):27-27
面对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我们应努力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并发挥兴趣效应的作用,使学生的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藉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以下就作文教学中的兴趣效应谈一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一、充实生活我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  相似文献   

18.
作文的源泉来自丰富多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记载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从生命生成的角度看,作文就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朵朵浪花、一片片绿叶、一面面镜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吮吸生活的乳汁,让学生为生活而作文,为生命而歌唱,从而体验到一种酣快淋漓的快乐。一、把作文引向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亲密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9.
一、自主感悟,闪现灵性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胡进海 《河南教育》2007,(12):31-31
激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给学生一双智慧的眼睛,教他们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增加感性认识,为写作储备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比如秋天来了,让学生听一听秋天的声音,说一说秋天的感觉,看一看秋天的收获;冬天,让学生写一写寒风、冰块、雪花……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思想的束缚,不受体裁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