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钓鱼》2001,(2):10-10,24
应韩国钓鱼联盟的邀请,以李万禄秘书长为组长的中国钓鱼协会考察组一行4人,于2000年11月22—30日,赴韩国进行钓鱼友好活动,主要目的是:1.与韩国钓鱼联盟为建立两个协会姊妹关系签订合作协议;2.为推动我国海钓事业的发展,在韩国钓鱼高手的指导下,观摩海钓(矶钓比赛)活动的全过程,学习海钓技术。  相似文献   

2.
刘博 《垂钓》2002,2(9):6-6
为了深入发展游钓事业,继远赴韩国、日本等国之后,中国钓鱼协会准备于11月组团前往澳大利亚考察、学习有关游钓产业的组织经验,并安排考察团进行观光旅游。澳方接待单位澳大利亚国际商会希望能够借此次活动在两国的钓鱼爱好者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扩大两国钓鱼协会的视野,使更多的人热爱并参与钓鱼事业。  相似文献   

3.
孙成波 《垂钓》2002,2(10):52-52
张君是我们几个钓迷中的老手,据说他6岁时就随着爷爷四处钓鱼了。每当侃起钓鱼经时,他总是一套一套的,大有一代“钓林”大家的风范。不过真正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钓手”记。  相似文献   

4.
李天 《钓鱼》2007,(4X):45-45
首先来说明钓组与钓法的关系。何谓钓组,简而言之,就是依据各种不同钓鱼方法的原理,采取的一种钓鱼的方式,将必备的钓具,配合天气、水流、地形和鱼种,做有效的组合,并使其连结成一副最有效的钓鱼利器。  相似文献   

5.
哥儿俩钓迷     
刘语 《垂钓》2005,5(7):23-23
有哥俩钓鱼迷,哥善用蛆虫,凡出钓必满载而归。弟见状向哥请求也用蛆虫钓鱼。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5,(19):20-20
袁永耀,1953年1月出生,上海市人,全国三级垂钓大师。1972年开始学钓鱼,后追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投身股市,成为股海弄潮儿,而将钓鱼搁浅了。1992年初,重操钓竿,师从廖心阳高徒学习悬坠钓,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日积月累,他的钓鱼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在全国竞技钓赛中崭露头角。近几年,他虽然淡出一些钓赛,但他依然热心于钓鱼活动,在上海举办“耀耀杯”钓鱼比赛,为推动本地区钓鱼活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菜鸟出钓     
林志强  董方 《垂钓》2004,(6):59-60
在没接触钓鱼之前,我真的很难想象钓鱼会有如此魅力,让众多七尺男儿为之疯狂。但是,自从年前我放假回福州随朋友去罗源湾垂钓后,我就深深地迷恋上这项运动了。  相似文献   

8.
田中文 《垂钓》2006,6(5):22-22
我是1991年开始迷上钓鱼的,但那时只是偶尔玩玩,对于钓鱼的理论并不是很懂,只知道坠子的重量须把浮标完全压入水中。因此,那时根本谈不上灵钝,鱼获也就很少,十次有九次都是空军。看到别人上鱼,还认为是自己的饵不对,从来没有在钓法上想想。后来我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我才了解一些钓鱼的理论知识,同时还知道有一种不同于传统钓的钓法——悬坠钓。  相似文献   

9.
蓝水 《垂钓》2005,5(6):12-13
开竿池塘中钓鱼,钓组搭配也应该做到合理化,否则一定会吃到苦头。  相似文献   

10.
点钓模式     
张福顺 《垂钓》2002,2(3):23-26
点钓技术的应用,使钓鱼活动告别了师徒相承的“模拟”时代,从而进入了颇具现代感和速成性的“数字”时代。那些想学钓鱼的朋友,只需点击此处,就会变成钓鱼的行家里手。不信,您也来试试?  相似文献   

11.
王啸 《钓鱼》2007,(2X):35-36
2007年元月,我们一行5人赴天津蓟县于桥水库冰钓。每年夏天我们都来这里钓鱼,那是一举三得的事情,钓鱼,避暑,联谊。吃、住在依山傍水的农家院,出门便钓鱼,热了下水游泳。晚上在宽敞的院内支上饭桌,喝点小酒,谈天说地,交流钓技。既避开市区的喧嚣、暑热和污浊的空气,又把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事暂时放到一边,乐得逍遥自在几天。不过“三九”天到这里冰上钓鱼还是第一次,在这次冰钓中,我们体验到了“人找鱼”的艰辛。  相似文献   

12.
吴延明 《钓鱼》2005,(12):15-15
我国钓鱼运动参加两次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均以“败北”告终,无疑令全国钓友震惊。总结失败教训,找出差距,从头再学,从零开始苦练,争取在以后的征程中赶上去,为国争光,这不仅是出国钓手的任务,也是全国钓友的”必修课”啊学会它、弄懂它、精通它,必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素质,提高我们钓鱼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4.
路安  陈建晖 《垂钓》2007,7(10):43-43
水库没有名牌鱼 小程刚跟远近闻名的钓鱼迷老王学会钓鱼后,便购置了全套高档钓鱼用具和钓鱼服,兴冲;中约老王一起来到水库钓鱼。可是直到傍晚时分,他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而旁边的老王却钓了很多鱼。小程纳闷地问老王:“你用的是普通的钓鱼竿、普通的鱼食,都能钓上来那么多鱼,而我用的是名牌鱼竿、名牌鱼食,穿的是名牌钓鱼服,却为什么钓不上来鱼呢?”老王笑着回答说:“因为这个水库里没有名牌鱼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长江南京段地形多变,对钓具钓法要求较高.近几年我常在长江钓鱼,对不同地形钓位选用适合钓具钓法有了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神秘洞钓     
史侠 《中国钓鱼》2003,(9):22-23
洞钓,之所以神奇,是讲特定的钓点与周边环境,我相信诸多钓鱼朋友肯定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7.
雪山游钓     
阿贵 《中国钓鱼》2006,(12):51-53
说到钓鱼,人们自然想到下河、下湖或者下海,可是在我们阿勒泰,要钓鱼那可要得上山。是的,要上高山,上雪山。  相似文献   

18.
颜恒 《垂钓》2003,(11):24-25
北方人围着火炉侃钓鱼的时候,南方人还在水边静静地等待,一个冬天,两种情怀——北方人交换着这一年的钓技收获,南方人却琢磨着钓深还是钓浅。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垂钓》2004,(9):4-5
我认为,在钓鱼活动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钓位,其二才是钓饵。  相似文献   

20.
一鱼 《钓鱼》2005,(19):M0002-M0002
经常听到钓友叹息,论钓具我是最好的,论钓鱼时间我也不短,甚至外出钓鱼的次数要比别人多几倍,而且我也经常向大师、高手们学习他们的钓技理论,可为什么每次总是钓得少,跑得多,还经常剃光头呢,是我的运气差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