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汉初 《钓鱼》2006,(9):35-36
一天,我去钓鱼俱乐部打探哪里鱼好钓,店主热情告诉我“:你们都说鱼不好钓,可昨天上午,一位王钓友在北杨水库钓了120多条鲫鱼”。我忙问他在什么钓位,用什么饵,鱼的大小。他说不知道。正说着,一位身高1.7米左右,穿着钓鱼背心的人进来,店主说:“就是他,你问他吧?”我与这位钓友似  相似文献   

2.
李洪生 《钓鱼》2005,(7):7-7
与一位钓友通电话,在通话结束前,他向我真诚地发出邀请:“欢迎你到‘彩云之乡’的云南来钓鱼。我知道,你们那里污染很严重.几乎无鱼可钓“放下电话,我心里觉得十分沉重和酸楚。我国地大物博,江河湖泊星罗棋布,鱼类资源丰富,曾是我们值得骄傲和欣慰的事。然而,眼前的现实却使我们不容乐观,甚至是心疼和哀叹……  相似文献   

3.
钓友素描     
常去钓场,通过钓鱼,结识了一些朋友,这就是我们通称的“钓友”。钓友们性格不同、身世各异,却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在这里,我把他们中间的几位介绍给大家—— “分头”老王 老王是我在渔场认识的。他是一位退休干部,满头银发,留着“三七开”的分头。他钓鱼不急不火,说话不紧不慢,很是幽默。有  相似文献   

4.
有位钓友很风趣地对我说,人家打海竿是“指哪儿打哪儿”,他自己是“打哪儿指哪儿”,有时打偏了就搭到了人家的钓线上。这时他都赶紧向人家说声“对不起”,多数人会接受他的歉意。  相似文献   

5.
钓友徐作生     
在我交往的钓友中,有一位钓友叫徐作生。我们停在一个楼层是邻居。他原来的工作单位早已解体,现在自己做些化肥买卖,是小本生意,想要挣点钱很是小容易。一家三口,爱人没有工作,孩子读大学,整日为生活奔波。可他偏偏有一个嗜好:钓鱼。  相似文献   

6.
钦佩     
初识郭老师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老师组织我们 50米赛跑,我跑了全班第二名。跑完后,老师告诉我们前三名的学生:“你们看,那边有位老师要和你们谈话,请跑步过去。”   我和另两位同学顺着老师所指的方向跑去,在操场的另一端,站着一位年轻的男老师,黝黑的脸庞,头发被风刮得凌乱,眼睛不大,很有神,表情严肃,着一身干净发白的运动服。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班的 50米赛跑一直是在这位教师的密切注视中进行的。   在这位老师的仔细打量中,我们站定。   “你们叫什么名字 ?”他边说边从身上摸出…  相似文献   

7.
张仲斌 《钓鱼》2014,(19):48-49
近日我在身边的钓鱼朋友中结交了一位老板,他就是黄道连钓友,因他经营着一家眼镜店,大家都称他为“眼镜老板”.他给我留下了好的印象,促使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位不寻常的青年.现今生意场上赚了点钞票学坏的人也有,而赚了钱又痴迷上垂钓的老板也有.而他就属于着迷垂钓反而更有出息的,被钓友们亲切的称为“钓鱼眼镜老板”.  相似文献   

8.
“偷腥”     
蔡立年 《垂钓》2006,6(6):64-64
我们单位有个规定:双休日加班者可以调休,这给我们这些钓友提供了可乘之机。一般的双休日,老婆大人总是要给我们安排很多家务,而这样调休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的“自留地”。所以我和王平、宋振华两位钓友就经常利用调休的日子出去“偷腥”。这样钓鱼有三大好处:一、可以选择天气;二、钓场比较清静,而且好钓位不紧张;三、我们可以抢在老婆下班以前赶回来,处理掉钓鱼的蛛丝马迹,瞒天过海。  相似文献   

9.
刘自治 《钓鱼》2010,(12):30-31
在切入正题之前,我必须先讲一件事情做此文的开场白。当我刚刚完成此稿之时,有一位与我是老友的钓友前来造访,于是我顺便将稿子递上让他先过过目,并请他提出宝贵意见。谁知此君接过稿子甫一看题目便抬头冲我叫了起来:“错了,错了,应该是手竿扬竿时机,你怎么写成海竿了?”我解释说没错,我写的就是海竿扬竿时机。没想到他的反应更甚,叫声更高:“海竿扬竿时机?海竿扬竿有什么可写的啊?不就是那么两三种信号吗?”我心下暗自窃喜,  相似文献   

10.
钓友于师傅是一位退休的老产业工人,为人热情、性情直爽、快人快语、乐于助人,是个典型的“乐天派”:由于他为人随和、诙谐幽默,时间长了,在钓鱼人部落里,无论年长年少的,都一律叫他“老嘎鱼”。他非但不恼,还乐于答应,更以此为荣,而且有一套理论基础,谓之:“老于=老嘎鱼,老=大,这就是说,我老于能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11.
杜新才 《钓鱼》2005,(22):51-51
盘点大连钓坛乃至国内海钓界英雄人物名录,钓友黄盛国当之无愧称得上是一位战功卓著、功成名就的儒将,此君年过五旬,面色古铜,虎背熊腰,性格豪爽大方,待人热情真诚,典型的东北大汉身子骨和行事作风,圈内钓友部热情称呼他“黄哥”或“海猫”。笔者与黄盛国相识多年,平日里一同垂纶沧海,一同参加市钓鱼协会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接触频繁,耳闻目睹之余,对他的钓鱼经历自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2.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13.
甯夕雨 《钓鱼》2005,(1):23-23
罗泽武钓友在《钓鱼》杂志总46期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给钓鱼大师们的一封信》以下简称罗文),我反复读了几遍,对信中提到的另一篇文章王大禄钓友的《让我们走出“标准池”》一文,我也重温了一遍。我很同意他们在各自文章中所表明的一个重要观点:摆说“标准池观念”桎梏的束缚,多学习更新鲜更精彩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宁夕雨 《钓鱼》2006,(9):42-43
读了《钓鱼》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师傅“程大鱼”》后,不由想起了已故的我的钓鱼老师“戴高手”来。“戴高手”是我们当地钓友们对他钓技高超、品德高尚的赞誉之辞,他的真名叫戴良焱,四川眉山人。我称他老师有三个原因:一、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学教师,无疑该称老师;二、从1962 ̄198  相似文献   

15.
袁维恩 《垂钓》2006,6(12):54-56
半个月前闲坐姜船长渔具店,一个老朋友“小C”突然闯进,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问其原因,这小子居然一副很神秘的样子,悄声说:“打老虎……”“打老虎?”看到我一脸困惑,此君却颇有深意地一笑,转身走了。现在的人哪,只要给他个鸡毛,他就能把它当成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舞……  相似文献   

16.
趣闻     
“远投表演” 数年前,我初用海竿。一日到一大型水库垂钓,苦于投竿功夫欠佳,不能投远,抛了三次,均未成功。 旁边一钓友A君见状主动“诲人不倦”。教导已毕,他口中大呼:“远投表演,现在开始!”左右钓友皆拭目以待。只见A君左弓步,竿后伸,以劈刀之势“嗖”的一声……。众钓友目光一起集中到水面80米开外。三四秒后,只听“砰”的一声,我  相似文献   

17.
智者与小溪     
议题:有些人当疾病还没有将他打倒时,他就选择了放弃;当困苦还没有将他击败时,他就走上了绝路。招法:多一点耐心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智者领着几个弟子出外旅行,经过一个树林。那一天非常热,刚好在中午,他觉得口渴。于是他告诉一个弟子:“回去,我们刚才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帮我取一些水来。”这个弟子急忙跑回去,但是那条小溪非常小,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本来沉淀的泥土都浮泛上来了,现在那个水不能喝了。于是他回去告诉智者说:“那个水已经变得很脏,不能喝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吧,我知道另外有条河就在离这儿…  相似文献   

18.
陈中春 《钓鱼》2006,(17):42-43
2002年8月退休后,我经常骑自行车去莲花水库钓鱼。每次出门都很早。经常在半路上都能邂逅到一位钓友。每次与他擦肩而过时.都能听到他一声亲热的招呼,尽管当时我们并不相识,但感觉距离很近.因为大家都是钓鱼人。入夏后的一天.我又去莲花水库钓鱼.正好在茶店子这段路的路上又碰见了这位老人.我骑着车刚超过他不远。车的前胎突然一下泄气了。当我正在检查时。他已超了上来,问我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9.
于中海 《钓鱼》2009,(7):37-37
2009年2月12日上午,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询问后得知是与我同县的钓友王国华打来的。他看到我的求救文章后就急于和我联系.但他只知道“我们是老乡”,是询问贵刊编辑部才得知我的电话号码的,可费了不少周折!他热心地给我指导,并真诚地邀我和他交朋友,经常和他联系。我深受感动。王国华钓友我早就认识了,我们也见过几面,只是他叫不上我的名字。在我眼中,他是位很专业且“发烧”的钓鱼人,能交上这样的朋友是我始料未及、求之不得的。非常感谢贵刊为我提供了一个广交益友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衣善新 《钓鱼》2004,(15):29-29
水库边,一位钓友问我:“为什么你能钓着白鲢,我却钓不到?”我说:“因为你钓白鲢时睁着眼,而我钓白鲢时闭着眼。”这位钓友说:“你真会开玩笑!”我说“信不信由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