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从在1996年的《中国钓鱼》第三期上看到了福建的张尊社关于《建议开辟“钓风钓德”栏目》这篇文章之后,关于钓风钓德我也想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忆钓     
《中国钓鱼》杂志是钓鱼人很喜欢的一本杂志。不论是老钓手还是新钓手,竞技钓的大师还是休闲钓的爱好者,杂志无疑是老师,是朋友,人们喜欢它、赞誉它。  相似文献   

3.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4.
袁敏 《中国钓鱼》2003,(10):13-13
2000年《中国钓鱼》第四期何其钧钓友发表《溪潭钓柴鱼》一文,一介绍了“水面草间钓”、“半水层诱钓”、“潭底钓”的经验,觉得都是可取的。笔者爱好手竿钓黑鱼,并有30多年的历史。有些体会,愿与何君及钓黑鱼爱好者交流。 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有多种钓法,如手竿游钓、发竿钓、抛竿守钩等等。我认为,就手竿钓黑鱼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钓法: 一、窝钓(定点钓) 从初夏至仲秋这段时间,是黑  相似文献   

5.
《中国钓鱼》1995年1~3期连载了我写的《台钓浅说》一文。文中校漂方法我称为垂直归零钓,是根据悬坠底钓术的特点和我在北京、贵州、湖北等地混养塘、自然湖泊河流中的3年垂钓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实用校漂法,它超出了台钓中调四钓二的范畴,是为那些没有条件去标准精养塘钓鲫又喜爱台钓的爱好者们归纳的。因篇幅关系未能详细论述垂直归零钓,不少钓友向我提出质疑:“你这方法和调二钓一没什么区别。”广州林汉明先生(《中国钓鱼》1995年9期10页)也认为这种说  相似文献   

6.
10月21~22日,筹备已久的首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在《中国钓鱼》杂志垂钓基地北京海星王朝钓技俱乐部成功举行,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地区的26个垂钓俱乐部的80名钓手参加了比赛。经过两天4场共8局的紧张角逐,最后代表山东五环垂钓俱乐部队参赛的北京籍钓手吕世春捧走了珍贵的钓王杯系列钓赛的第一个“钓王杯”。 10月20日下午5时,“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开幕式隆重举行,中钓协主席、本次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肖鹏、《中国钓鱼》杂志主编、《体育大市场》报主编、本次大赛组委会主任鲁光和中钓协常务副主席、本次大赛组委会主任平欣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7.
钓冷水鱼,特别是钓哲罗鱼,是我的多年愿望和梦想。1984年《中国钓鱼》介绍日本钓鱼爱好者访华团,到黑龙江省钓哲罗鱼的文章,我爱不释手,使我产生了跃跃欲试之意。5年前通过《中国钓鱼》编辑部同志的帮助,找到了陪同过外国人钓哲罗鱼的黑龙江省的韩德泉同志,我向他探寻钓冷水鱼的问题,他热情而详尽的向我做了介绍。他在介绍了  相似文献   

8.
点钓泥浆层     
张福顺 《垂钓》2002,2(4):64-64
辽宁曲宁楠钓友:读了第三期上《点钓模式》这篇文章,我真是受益匪浅,但有些地方还是不甚清楚?比如,点钓的双钓与台钓的双钓位置究竟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9.
看了《中国钓鱼》2001年第三期张尊社同志的《给钓鲫以恰当的定位》(以下简称《定位》)一文后,我们几个钓友有几点不同的看法,现与张尊社同志商榷。 一、个别现象,还是普遍问题 在《定位》一文中,张尊社同志指出:在福建有一种说法,说是“台钓高手在任何水域垂钓,要大要小,要钓什么鱼,随手可得。”姑且不论在福建是否有这种说法,即使有,也是极个别对台钓一知半  相似文献   

10.
张铨 《钓鱼》2004,(12):11-11
最近拜读了一篇题为《悬坠,颠覆台钓》的文章,引发了我对“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称谓的概念问题的思考,现发表点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7,(19)
为满足广大读者学习钓鱼技术的愿望,我刊将于本期起连载《悬坠钓图解》系列图文专栏。《悬坠钓图解》由国内该类垂钓高手及我刊专业编辑共同策划编撰,采用图文并茂、技术优先的风格,将当前流行于竞技钓坛与休闲垂钓领域的最新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2.
苏栩 《钓鱼》2006,(8):1-1
2004年,《钓鱼》杂志喊响“钓健康,钓快乐”的口号,两年来,广大读者和钓友抛弃陋习,积极提升钓鱼品位,从争取更多鱼获的低层次追求中解放出来。然而钓健康还需要健康钓,即以健康的行为、健康的心理去规范和指导钓鱼,否则是无法实现“钓健康、钓快乐”的目的的。就个人而言,钓鱼过程中的某些不健康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但细究则与心里缺乏道德标杆,没有明确的荣辱观有关。比如,从鱼资源的无偿索取到付费钓鱼是前进了一步,但有人搞官钓,搞权钓,无官无权搞偷钓、霸钓,这些当然应该遭到谴责,但若“恶钓”向你主动靠近,引诱着你也沾一点光是不是能…  相似文献   

13.
张铨 《钓鱼》2005,(15):31-31
对于传统钓法,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一种倾向,把传统钓视为观念陈旧技术落后,指为颠覆对象。《钓鱼》第7期一篇《再现悬坠钓法的魅力》的文章,用对比的手法,用”事实”说明传统钓法钓不到鱼(悬坠钓法钓获375千克,传统钓法只获两尾鲫鱼)。”用悬坠钓法能反映出鲫鱼食饵漂讯,而用七星漂传统钓法根本反映不出来,抓不住这微弱的信号,即使是水平再高的传统野钓钓手,肯定也收获甚微。”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7,(19)
看到《钓鱼》杂志在今年8月下半期(第16期)第46页刊登的广东五华罗爱田钓友的一篇名为《钓滑鱼的几种不同方法》后,我也想谈一谈自己摸索出的钓滑鱼的一些方法。我对钓滑鱼也深有感触,对  相似文献   

15.
蒋青 《钓鱼》2006,(1):33-34
包食钓法作为一种非常科学、先进的钓法,在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野钓的主力,其优势是一般钓法都不可相提并论的。施钓方法在《包食钓法揭秘》(《钓鱼》2004年精选本155页)中已作了详细的说明,不再赘述。我想就其中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和使用技巧谈  相似文献   

16.
悬坠钓组用于底钓时,钓目的认定与找底方法密切相关。关于找底的重要性和找底方法,程宁在《钓鱼周刊》2001年2月20日《闲聊找底》和1月20日《找底需要反向验证》两文中对此作了说明。但是,对找底的方法与钓目的认定究竟有什么关系?下钩找底和上钩找底对钓目的认定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程宁没有深入论述。发表在《中国钓鱼》和《钓鱼周刊》上的一系列调标理论和实践文章似乎都未涉及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容易把初学者引入迷路的问题。比如《钓鱼周刊》2001年3月20日《真正的拉饵术》和《春到海狮》两文中对拉饵如何找底作了如下说明:“拉饵如何…  相似文献   

17.
田雨先生的《“台钓”:竞技与休闲》(见《中国钓鱼》1996第4~10期),将台钓分成了竞技与休闲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不同角度对台湾钓法的应用作了讲解和分析,读了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苏群 《中国钓鱼》2006,(3):18-19
近几年来,牡丹江地区的传统钓手在钓跑漂的基础上演变出一种传统与台钓相结合的全新钓法(见《中国钓龟》2004年第十一期《张师傅的江钓高招》一文,作者牡丹江那铁华)。新的跑漂垂钓方法突破了旧的钓法中的随意性,它是以蝇蛆为诱、钓饵,在小溪或江河中走钓的钓鱼方法。这里,向大家介绍溪河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为了配合、响应、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钓鱼运动的发展,提高垂钓技术水平, 《中国钓鱼》杂志和《体育大市场》报特联合举办“钓王杯”系列垂钓比赛。比赛项目有淡水钓(手竿、海竿)、海水钓(船钓、矶钓)每年定期依项举办一次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钓鱼》2002年第六期,刊登了我写的《底钓鲻鱼》一文,内容主要是以串钩钓组,沙蚕为饵料和用面食加阿魏等底钓鲻鱼的方法。后来京唐港地区的钓友们又将此底钓法加以改进,改串钩沙蚕底钓为爆炸钩糟食底钓,鱼获量又进一步提高。下面将钓组和饵料的配制介绍如下,以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