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食物结构的变化 ,人类食物需求的蛋白质供应日趋紧张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预言 :“海洋能帮助我们解决最困难的食物问题。”因此 ,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海洋的生物资源作为解决人口激增、资源不足和人均占有耕地减少而导致的粮食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我国虽然拥有 96 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 ,居世界第三位 ,但我国现有人口近 1 3亿 ,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 0 0 8平方千米 ,远低于世界人均 0 3平方千米的水平 ;人均耕地只有 0 0 6 7公顷 ,有的地区已降到0 0 47公顷 ,降到了联合国规定…  相似文献   

2.
陆静 《地理教育》1998,(5):13-14
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我们应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学内容和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在进行土地资源教学时,可以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中山地多,平原少,人均占有量不足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数的1/3。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只占世界7%的中国,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而必须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项基本国策,并且改良沼泽地、盐碱地以及其他一些贫瘠的土地,同时,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耕地比重小,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0%多一些,人均耕地约为世界人均的1/3,我们在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棉生产国,其中70%的粮食产量来自灌溉的农田。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靠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因此,水资源当然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 缺水问题由来已久,且日趋严峻 我国虽然是个水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径流量只有225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因此,我国又是个缺水的国家,成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居世界149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众多 ,适于农耕的土地数量有限 ,又普遍存在着工矿企业滥占耕地的情况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 1 33亿公顷 ,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耕地只有 0 11公顷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 5公顷的 44% ,有 6 6 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 0 0 5公顷的警界线。 1986年~ 1996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 5 0万公顷。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酸雨污染的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趋势严重 ,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过多等。我国林地…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与人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是人力资源的自然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状况.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4.8倍,而人均占有国土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原(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20%和25%,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能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总之,多种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随着人口增长(虽经过计划生育控制但基数太大)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7.
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国情教育又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曾几何时,我们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引以自豪。是的,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学者王力先生所说,我国不能算是地大物博,理由是我国每人平均占有的耕地、森林、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人均值,这能叫“地大物博”吗?的确,我国近年来每年净增人口为1500万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全国的人口……这样看来,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落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那么,我们在中学生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球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全球人口将以1985年的48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到2025年将增加到82亿,增长的人口中90%以上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又从联合国统计中得知:世界人口翻一番需要39年时间,发达国家翻—备而要118年,不发达国家人口翻一番只需29年,因此,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缘故。过于沉重的人口负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与贫困、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不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本拙作就这一问题试作简单的分析。 1 人口过快增长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 在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农业仍然是日益增长的贫穷人口的主要经济活动,因而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将不断缩小,到本世纪末,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将不足3亩。在亚洲,耕地占全球耕地32%,人口却占了世界人口的60%以上,可耕地中已有96%开垦为耕地,今后的增长潜力已不大,到2000年,人均耕地将从现在的5.5亩降为3.5亩。而目前亚洲的人口仍以19‰的速度在增长,到那时,每平方千米可耕地将要负担的人口数将为世界平均的几倍到几十倍。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再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前,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主要是土地占有不均,那么当今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就主要是人地矛盾。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之一,它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影响深刻。 一、中国农村的人地矛盾 衡量人地比例的主要指标是人均耕地,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和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地矛盾相当尖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9 600 000km~2的广序国土上,其中69%是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可耕种的土地仅占国土的1/10。人均耕地不足1000m~2,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居倒数第三位。  相似文献   

11.
据联合国统计 ,全世界目前有 80个国家约 1 5亿人口淡水不足 ,2 6个国家 3亿多人口生活严重缺水 ,1 0亿人口没有安全用水 ,2 0亿人口没有卫生设施用水。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 ,约 2 8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 6位 ,但毕竟有限 ,尤其是我国人口已达 1 2多亿 ,人均占有量仅 2 3 40立方米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水资源的 1 / 4 ,居世界第 1 1 0位 ,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 1 3个贫水国家之一。可见 ,我国是个缺水大国。由于缺水 ,许多工厂停产或限产 ;由于缺水 ,我国多年减产粮食每年达 1 0 0亿千克 ;由于缺水 ,目前农村还有 5 0 0 0多万人和 3 0 0 0…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概念与模型分析了贵州省近30年的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状况,分析它们与贵州省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80-2010年,贵州省人口数量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多,耕地压力指数(K)大,人均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值均低,耕地压力巨大,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与严重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是其耕地质量差、人均耕地不足、粮食产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石漠化生态问题的治理,增强对土地资源调控,促使人口、耕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耕地压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背景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12多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全国还有近3000万农村人口尚未脱贫;农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乡镇企业发展和效益回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为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一、"股份连环式"产生的氛围1.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声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联合国世界粮食日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口号,为这句话作了注脚:"生命与粮食同在".可我国生产粮食的农业资源并不令人乐观.一是人均量少.根据联合国粮食农组织发表的74个国家1986年统计资料,我国人均耕地和永久性农作物用地1.4亩,而世界人均量是5.5亩,仅占世界人均量的25.5%.二是单位面积产量低.目前我国有耕地面积15亿亩,1990年产粮4200——4250亿公斤,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可亩产仍未能超过300公斤.三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和人口逐年增加的反差越来越大.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膨胀,而耕地却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减少.到2000年,我国人口极有可能达到13亿.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计算,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5.
杨依天  王乃河 《学子》2004,(11):39-40
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项建设用地不断扩大,耕地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在逐渐减少,使得原本就人多地少的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当抑止耕地日益减少。而抑止耕地日益减少,就需了解耕地减少的原因。据国土资源部对1997-200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明,最近8年全国耕地净减少672.65万hm^2。由此可见,生态退耕、建设占地、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项建设用地不断扩大,耕地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在逐渐减少,使得原本就人多地少的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当抑止耕地日益减少。而抑止耕地日益减少,就需了解耕地减少的原因。据国土资源部对1997-200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明,最近8年全国耕地净减少672.65万hm2。由此可见,生态退耕、建设占地、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一、生态退耕的加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我国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国家,特别是20世纪末期生态系统呈现急剧恶…  相似文献   

17.
耕地呼救     
谢毅 《地理教育》1997,(1):11-12
我国耕地面积缩减得太多太快。1949年有耕地面积14.68亿亩,到1991年已下降到14.34亿亩,人均耕地由2.7亩减少到1.3亩.人均减少52%,早已跌破粮食生产自给的临界线!由于我们是拥有占世界22%的人口、仅有占世界7%的耕地的国情,“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在剖析咸阳市粮食生产条件与耕地资源利用特点的基础上 ,分别采用单元回归与自然增长法建模预测 2 0 1 0、2 0 30年该市耕地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及人口的变化趋势 ,并以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为指标 ,分析了全市及各县 (区 )不同年份的生活水准及人口承载力状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 ,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匾乏。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每年新建建筑使用的实心粘土砖,毁掉良田12万亩。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对新时代建筑节能的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 ,依靠初级农产品打天下的传统农业已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 ,而追求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 ,却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目前 ,发展“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 ,而独领风骚的是欧洲的荷兰。一、发达高效的现代农业有“低地之国”之称的荷兰 ,人均耕地仅 0 0 62公顷 ,比我国(人均耕地 0 0 8公顷 )还少 ,是世界上人均耕地较少的国家之一。但是 ,荷兰主要农产品的单产水平都比较高。小麦每公顷平均单产 760 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 60 0 0千克、平均每只蛋鸡年产鸡蛋 2 0千克 ,分别是我国的 1 5、2 5和 1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