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理论界正热议教育行政专业化。有观点认为:教育行政专业化的第一标准,是教育行政要准确把握教育方向,确立区域教育正确的主导价值观;教育行政的本质职能是为学校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学校提高教育专业能力;教育行政专业化的第二标准是教育行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教育行政转变职能,核心是解决“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教育行政应成为教育体系的构建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标准的制定者、教育质量的监管者。因此,教育行政人员应当具有较深的教育背蒂,应当实行教育行政人员资格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教育行政人员作为传达、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反馈教学单位教育教学成果、连接学校与家长的"桥梁",其专业能力是学校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独立学院通过加强学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学校内部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学校目前行政人员的专业发展困境,寻求提升行政人员专业化水平的路径及方法,以提高学校的行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师专业化、校长专业化的不断推进,教育行政干部专业化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行政干部的专业化主要指教育行政干部通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获得教育行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自主,逐渐成为管理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的过程。目前,教育行政干部尚未达到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和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化的培训和建立、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来促进教育行政干部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专业标准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职业发展的基准。教育行政领导专业标准是衡量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发展的标志和尺度。目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还没足够重视对教育行政领导专业标准进行研究,没有构建一部统一的专业标准来规范教育行政领导的管理,导致我国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从教育、行政、管理、伦理多维视角剖析其专业标准,并对专业标准内容的构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育职员是指学校专职或主要从事行政、党务管理和工会、共青团工作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职员只包括学校专职或主要从事行政、党务管理和工会、共青团工作的人员,而不包括专业技术职务类的人员。因此在学校中.学校工作人员又称作“教职员工”。随着人事制度的深化.工人系列的人员也开始推行技术职务认定评审制度.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职次。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目前在学校从事教育装备配备、采购与管理的各类人员中,缺乏专业技术的引领,学校对这类工作人员的定位和管理,都停留在机械式的应付与服务之中。本文通过“区域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专业化研究”研究,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专业标准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还没有足够重视对教育行政领导专业标准进行研究,没有构建统一的专业标准来规范教育行政领导的管理,导致我国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8.
●教育服务是具有“公共属性”或“准公共属性”的公共产品,“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甚至公民个人都可参与提供教育服务与管理。●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必须走管评分离之路。教育行政管理应当从不该管的事务中“超脱”出来,管好该管的事,增强管理的能力,提升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中小学校长被看成是一种行政职务,校长按政府的指令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校,成为“职务校长”。但学校与政府有本质的区别,校长是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校长应是“职业校长”。校长的职业特点要求其把学校管理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校长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应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专业化呼唤专业化的教育学教材,但现有教师教育“教育学”教材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大多是教育学学科专业相关教材的“翻版”,缺乏鲜明的专业独立性。作为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教育学教材从专业属性讲不是学科性的,而是与教师职业的典型问题和经验活动密切相关的;从培养目标上看,教育学教材应造就以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化人才,而非理论性工作者;从教材形态看,教育学教材应以鲜活的生命性姿态促进学习者的对话、反思、建构,发挥教材的多维教育功能,以期构建属于每个从业者个人的专业化“教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