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灵感思维是现代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灵感思维存在于一切创造活动,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特性。着重论述了音乐中的灵感思维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妍 《科教文汇》2010,(33):79-80
"灵感"一词原本是宗教用语,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使用"灵感"这一概念,借以描述诗人创作时所出现的狂乱心情或狂热激情等特殊精神状态。1980年科学家钱学森第一次鲜明地把灵感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提了出来,他说:“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或艺术创作中的高潮,突然出现的、瞬时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灵感思维的研究,从灵感概念、艺术灵感思维的研究算起已有2300多年历史;从提出“灵感思维”概念、建立“灵感学”和“灵感思维学”算起只有20多年历史;从提出建立“灵感思维形式学”算起只有8年历史。下面让我们回顾中、西方灵感思维研究既漫长而又简短的历史。一、西方关于灵感的“四论”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由希腊文“神”和“气息”两个词复合而成,原意是指神的灵气。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370年)最早提出灵感概念,他曾描述灵感对诗词创作的意义,指出诗人怀着激情和神圣灵感时所写…  相似文献   

4.
灵感思维方法是灵感思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认识和掌握灵感思维方法开发灵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灵感思维方法的含义和类型    (一)灵感思维方法的含义    灵感思维方法是创造主体对百思不解的问题通过意识积淀贯通作用由解媒诱发头脑风暴而瞬间迸发出破解问题的思想闪光的创造思维方法。正如美国创造学学者沙克劳斯指出的“头脑风暴”“是一种突然爆发出来的灵感。”    (二)灵感思维方法的分类    根据激发灵感的诱因不同,可分为外部偶然机遇型灵感和内部积淀意识型灵感两大类。创造者的灵感诱发…  相似文献   

5.
地质灵感思维是不同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第三种地质思维方式。本文认为地质灵感思维主要包括5种基本方式,即(1)逆向思维、(2)偏移思维、(5)水平思维、(4)发散一收敛思维、和(5)超前思维,这些基本的灵感思维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质灵感思维体系。作者运用上述不同的灵感思维方式在地质科学及其相关研究中获得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认识。本文通过地质灵感思维概念分析和应用实例剖析,进一步表明,主动且正确运用地质灵感思维方式是获得地质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认识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灵感历来被人们所崇拜,甚至认为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意即没有灵感也就不能产生发明创造。于是有人提出灵感是一种思维方法,要学习和训练灵感思维,以求把握灵感思维方法而产生更多的灵感;也有人认为灵感是大脑某一区域某种专门思维机制的产物,可以通过某种高科技手段对大脑进行研究来找到产生它的区域和思维机制,以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秘密。本人认为上述是对灵感认识的两个误区。第一,灵感不是一种思维方法,而是思维的结果。这一结论可以从灵感产生的过程得到说明:人们对某一问题产生注意,然后又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一种要解决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的创新思维的智慧王国里,最令人困惑和神往的就是灵感了。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因此,需要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诱发灵感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本文调查分析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诱发灵感思维的因素,论述了物理灵感思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温洪媛 《科教文汇》2009,(12):121-121,143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阿基米德苦苦思索如何解决皇冠是否掺假的过程中,当他进入装满水的浴缸、看到水从浴缸溢出来时,他恍然大悟,“我找到了!”这种现象就是灵感,有的也称之为顿悟、直觉。很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通过灵感的现象产生的。可以说,灵感与创造力直接相联系,所以有人把灵感称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高级表现形态。因为灵感的产生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灵感的降临是每一个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所渴望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三、灵感思维方法的作用灵感思维方法能引导人发现灵感状态:注意力全神贯注或高度集中在创造活动的客体;情绪异常充沛和紧张,对创造活动的对象充满激情,激发创造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思想极度明晰性和智慧高度敏锐性。记忆中遗忘的东西突然回忆起来,思维中遇到的最大障碍突然贯通。灵感是由疑难转化直觉和顿悟的特殊心态,从而使未转化为已知。灵感思维方法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灵感思维方法是诱发灵感创造、引导科学发现的思想工具。科学发现是创造主体在未知领域之中苦苦探索而在内部积淀意识或一定触媒引…  相似文献   

12.
直觉、灵感与顿悟是思维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灵感与顿悟行为是人类在发明创造活动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有的创造行为学或认知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直觉、灵感与顿悟行为属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行为范畴,并相应命名为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与顿悟思维,我们认为这样的归类和命名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3.
论直觉和灵感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觉和灵感思维在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自组织机理,本文认为,思维系统的开放是产生直觉和灵感的先决条件;远离平衡态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必要条件;非线性机制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内在根据;随机涨落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直接诱因。除此,直觉和灵感的产生还依赖于“知识加汗水”。  相似文献   

14.
二、创造思维方法的作用灵感、直觉和顿悟等创造思维方法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开发出创造力,通向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引导科学技术的飞跃。1、应用灵感思维方法开发灵感思维力--第一创造力美国学者沙克劳斯认为,在潜意识下国中产生的"头脑风暴"是一种突然爆发出来的灵感力或灵感思维力--"第一创造力"。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质的创造力,是一种思维力的飞跃。它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在于为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思维生体在没有一丝光亮的未知王国中激情地飞跃到闪烁着光亮的自由王国之中,去自觉地探寻探索的目标。郭沫若运用灵感思维…  相似文献   

15.
关于情报用户情报吸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志强  李霞 《情报杂志》2002,21(9):12-13,16
文章对情报用户吸收情报的直接心理机制,以感知、注意、思维、联想和灵感等层面,分别探讨了感觉、知觉、模式识别,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联想和灵感等心理活动有机运作对情报吸收和科学创造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栈学森认为,人类的全部科学门类可取向划分为自然科学、杜会科学、数学科学、龟统科学、人体科学、思雉科学。他还提出,思维科学又分形象(直觉)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钱老的这种创造性的见解,无疑地使灵感——这个思维科学中的精灵升华到了美妙绝伦的境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那么,如何诱引灵感闪光?如何捕捉这一闪即逝的光亮?读者不妨一读下面这篇文章,知己知彼,灵感自当出现并为你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在人生道路上.成功与失败全靠灵感思维是否运用得当。”所谓灵感思维是指人们在艺术、科学、技术等创造性活动过程中的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的功能表现在左半脑.同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有关;潜意识的功能表现在右半脑,主要是认识空间和识别三维图像.这两种意识相互通融、交互作用后出现的心理高潮,产生了灵感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教育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笔者认为,应依据创造性思维结构理论,选择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存在着逻辑的与非逻辑的两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具有连续渐变功能的思维形式,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判断与推理等;非逻辑思维是一种具有跳跃突变功能的思维形式,如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灵感等。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只有逻辑的与非逻辑的两种类型思维形式的“和声共鸣”,才能演奏出动人心弦的创造“交响乐”。根据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结构可以用下图所示的模…  相似文献   

19.
个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支柱,灵感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华。三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灵感总是结伴而行.发明家除了形象思维发达外,灵感思维也比较发达,如爱迪生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发明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