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战区百日     
去年云南边防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后,我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前线生活了一百三十多天。这里记述的仅仅是与我们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几个生活片断。在紧张的战地追踪采访对象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我在采访一开始就碰到得不到采访对象回答问题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3.
记者曾碰到过这么件事:一次,笔者到某企业去采访他们是如何做好对市民的食品供应工作的。一进经理室,坐定之后,笔者发现经理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茶没泡,话不多,脸色也不太好。就这么着,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别扭地采访着。过了一会儿,经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这个采访要不要钱?如果要钱,我就拒绝采访!如果不收钱,我就配合你采访!”  相似文献   

4.
柏小川 《新闻界》2001,(5):71-71
所谓背景材料,就是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历史和环境材料,它虽不属于新闻事件本身,但却是一种存在的事实,可以用来衬托和说明新闻事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得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笔者深有体会。1999年8月19日中午1时许,我随部队前往驻地乐山市苏稽镇营救被洪水围困在一座孤岛上达三天三夜的50多岁的老汉,到达现场后,我就按事先拟好的采访提纲对周围的群众和被救老汉进行了采访,得到了比较翔实的现场第一手材料。回部队后,根据采访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800多字的《武警营救被困村民》,但始终感觉…  相似文献   

5.
初搞报道时,往往凭道听途说写稿,不深入采访就草草成篇。因事情没感动自己,文章就是写出来,也不会感动别人。结果稿于发出去不少,就是不见报。产一次我写了一篇小故事,自以为是“大作”,保准一碰就响。可让老新闻干事一看,说太子巴了。我不信这个邪,就投向报社。编辑回信说:文字基础还可以,但没真情,不能发。又一次,我耳闻目睹了~件事,感到很有意思,便写了一篇稿,老干事看了说,真实但不见真情,不可能采用。结果真的石沉大海。那么,怎样才算有真情呢?我在思索寻觅。一天,下连采访,得知战士姚宏亮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住院…  相似文献   

6.
刊中刊     
《视听界》1996,(5)
7月4日到6日,我有幸参加了淮阴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市、县新闻单位联合采访“百村干户小康路”新闻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就我个人来说,至少有三点收获。1.成功的采访需要有充分的访前准备。7月2日,局领导通知我,将于后天参加“百村干户小康路”采访。我利用采访前两天的宝贵时间,做了三件案头准备工作:①翻阅省、  相似文献   

7.
胡君华 《军事记者》2002,(11):28-29
2000年9月,我到新疆边防采访28天。这是我下部队采访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我感受最深、受教育最大的一次。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年多,但边防军人可敬可爱的形象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在克克吐鲁克边防连一夜让人难以忘怀。(一)9月10日,我从乌鲁木齐飞到喀什后,经过5个多小时的跋涉,一路颠簸地来到了海拔3700米的边防团。下车后,第一次上高原的我就感到腿脚发软,反应迟钝,稍走快一点,便气喘嘘嘘。司机小王说,这是高原反应。吃过晚饭后,我们开始找团领导采访,了解边防连队情况,确定采访路线。一直忙到深夜12点多钟才休息。刚躺下,…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18至19日,我到哥伦比亚终年积雪的鲁伊斯火山爆发的重灾区——阿梅罗镇采访了一天多,时间虽短,但令人难以忘怀。 11月13日晚11点20分左右,位于托利马省北部的海拔5,400米终年积雪的鲁伊斯火山爆发,火山口喷出的泥沙浆巨流,席卷了离火山约50公里的阿梅罗镇,造成两万多人死亡。当时我不在波哥大。11月14日,我在加拉加斯时就听到当地电台和电视台有关这场火山爆发的  相似文献   

9.
一次去钻井前线采访搬迁井架,突然降起了大雨,井场上一片汪洋。大雨不停地下着,使我想起1991年去新民拍摄特大洪灾那难忘的一天。那年6月至7月,吉林省扶余县连降10多场百年未遇的大雨,洪水使沟满壕平,一片汪洋。有几支钻井队6月中旬就完工了,等搬家就等了一个多月,干着急却白搭。记得7月24日早晨六点半左右,当我得知公司要组织人员去新民前线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的等待,多少年来的心愿,终于盼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天!此时此刻,对于香港,对于香港朋友们的思念之情也更为热切。 去年8月,我率浙江小记者团赴香港采访。这件事引起香港新闻界的关注,许多报纸的记者跟踪小记者采访。在接触中,我感到香港新闻界朋友对工作十分投入。有一天,小记者们采访完浙江籍前辈邵逸夫,十多位香港记者就围着小记者们进行了采访,提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4,(6):30-31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挺会跟农民说话的,毕竟我还当过五年知青嘛!结果这次我到山东采访,就遇到了我不曾想到的一件事,这次采访的话题是谈农民产业协会。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位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几乎什么细节都想到了,比如说采访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应该在典  相似文献   

12.
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20多天的灾区采访生活,对于我这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年轻记者来说,是够回味琢磨的了。更何况,还亲身经历了那个险乎“壮烈”的抢险之夜。7月4日,报社派我到东台市灾区采访。那时,里下河水位还未超过3米,但与兴化、泰县交界的时  相似文献   

13.
我写的第一篇新闻:《战士高学庆带伤救人风格高》,发出不到一星期,就被报纸采用。这使我体会到,是功夫下在“腿”上的结果。那天,我从别人那里听说了高学庆带伤救人的事迹,便立即决定去采访他。营房在山上,天又下着雨,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去,却扑了个空,他们全连外出施工还未回来。我等了两个多钟头,直到晚上八点多,他们才回来。在采访过程中,我得知高学庆所救的群众还有人在驻地医院治疗,第二天我又徒步20多里赶到医院了解情况,并又两次上山找高学庆采访。由于跑的地方多,采访细,稿子写、登都很顺利。看来,搞新闻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雷 《军事记者》2003,(1):48-49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回顾7天168小时不平凡的采访经历,无疑在我的记者生涯里又增加了一次抹不去的深刻记忆,同时抹不去的还有党代会上发生的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一路跟踪获佳作受领参加十六大的宣传报道任务,我深知责任重大。作为这次军报十六大前方报道组最年轻的记者,我只有完成好这次报道任务,才能回报领导对我的信任。11月6日早晨5点多,我和江宛柳记者早早地来到北京火车站,接来北京出席党代会的南京军区党代表。因为这一天我俩计划要接南京、沈阳两拨党代表,…  相似文献   

15.
有家企业代表在一次会议上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到会的一位记者采访那位代表,代表笑着说:“我们厂就在你们报社后面不远,厂子虽小,也有不少新闻哩,可不能‘兔子不吃窝边草’啊!”一句幽默话语顿使记者满脸尴尬。我敢说,这件颇有些滑稽的事儿,在新闻单位恐怕不是个别现象,报社周围的单位往往成为采访的死角。有些记者整天“海陆空”地到处跑,但对自己眼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年代,我在前线作战地记者的时侯,曾经历了一次冒险采访,或许由于那次采访的遭遇颇为惊险与奇异,虽时隔40余年仍未忘却。那是1946年7月,我跟随着华中新四军部队投入了反击国民党进攻的  相似文献   

17.
亲情难忘     
香港回归前夕,笔者有幸赴香港采访。以下记录的就是我在香港期间碰到的几件小事。 当一回国语老师 赴港前,我很想突击一下粤语,以期减少在港采访时的语言障碍。但虽经努力,仍收效甚微,总是找不出说粤语的那种感觉。 香港人把普通话叫国语或母语,我觉得是颇具感情色彩的。那时,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日益临近,港人正掀起一股学普通话热。我发现,我此前为不懂粤语而担心纯  相似文献   

18.
毕胜 《传媒》2001,(1):17-18
“东方时空”改版已半月了,虽我每天不拉地看,但都是断断续续,没有完整地看全过。时下,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更何况那些年轻人这么早就坐在一起,为人民服务,用他们的话说是,为大家“开启新的一天”。可是,当连续十多天看下来,还是那句话,都不容易。想  相似文献   

19.
在我采访活动中,曾多次发生这样的情况,对一件事,第一次接触感到是新闻,但由于没有马上着手采写,再过几天,报刊上却登出这方面的通讯报道来。此时,已悔之晚矣。前年秋天,县工商行储蓄股的同志向我介绍了这样一件事,朱堵乡一位农民,来到县城  相似文献   

20.
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20多天的灾区采访生活,对于我这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年轻记者来说,是够回味琢磨的了。更何况,还亲身经历了那个险乎“壮烈”的抢险之夜。 7月4日,报社派我到东台市灾区采访。那时,里下河水位还未超过3米,但与兴化、泰县交界的时堰、溱潼等乡镇,主要圩区形势已经相当严峻。护坝、固圩、封闸、抽水……,到处一派紧张气氛。下午半天,才跑了3个乡镇,耳听、目察、手记的,就够排几个激动人心的版儿。当记者3年,采访生活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