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困生需要激励措施,要用情来换情,要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们,用家庭的教育温暖他们。  相似文献   

2.
王红 《教学随笔》2014,(10):20065+6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3.
刘永和 《班主任》2013,(12):5-7
当前,学校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矛盾: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去应对未来的世界。教师教育也有一个突出的矛盾:用过去的内容与方式,培训现在的教师,让他们去应对“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4.
每个班级都有所谓"后进生",面对这一弱势群体,教师必须用心感受,用爱教育,用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感染和转化他们,帮助他们重拾自尊、自爱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梁晓萍 《文教资料》2005,(27):101-102
教育者对于差生应有正确的认识.要尊敬和信任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和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火苗.用真挚的情感去教育和感化他们,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自信心."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有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把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6.
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用情感教育关爱和感染他们,尽可能地多开展各项课内外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斌 《成才之路》2011,(4):60-60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着的青少年,他们有主观能动性。因而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去看他们,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他们。我常常在反思,可以发现许多教育行为不当。由反思而学习,不断地探索教育的规律。经过多年的探索,也悟出一点道理,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需要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够把满满的爱注入每个学生的心田。随着教育事业、人本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成长及心理健康投入更多关注,在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细节处,用理解和耐心教会他们读书、做人、做事;用平等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天性和选择,教会他们跟着本心做事;了解每一个家庭,细致入微地为每一位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教师情感雨露的滋润。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和真诚的思想交流。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平时多沟通,用自己的心灵火花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教师应该在教育中用宽容感化良知.用温暖滋润学生心田,用关爱呵护他们成长,维护后进生的自尊,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学困生",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其意义非常深远。物理教师要以平常心看待他们,用真诚的爱心理解、关心他们,用无比的耐心帮助他们,坚持情感倾斜经常化、转化方式多样化、转化过程网络化、引导教育集体化,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彬  闵祥玲 《文教资料》2013,(2):117-118
中职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如何教育好他们,是班主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用真心、细心、耐心、热心来教育他们,就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育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这种教育需要把学生的情感意愿放在首位,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写作的目标要求形成一种天然联系,用最佳的教学方式去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诱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从而让他们写出蕴含生命活力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提升智力、发展体能,更要注意对他们的品格进行教育.教师要用爱心引发幼儿思考,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真善美,用故事引发他们的思考,用游戏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品格教育回归家庭生活,促使幼儿全面提升思想品德,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手捧《湖南教育》2015年1月B刊,被深度报道——《"外乡人"之歌》深深吸引。刘秋泉老师用他那凝练的语言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外乡人"形象。他们带着青春笑容,怀揣着教育梦想,从他乡而来,成了长沙县教育的拓荒者。用刘秋泉老师的话说:他们默默扎根于斯,成长于斯,灿烂于斯,成了地地道道的长沙县教育人。他们是拓荒者,需要用眼睛去搜索、用心去探求、用智慧去挖掘。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工作的压力、人际的烦恼、成熟的无奈、远离家乡的彷徨与怨  相似文献   

15.
在德育管理实践中用无私的爱温暖他们;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用恰当的方法引导他们;多表扬,少批评;用人类无尽的知识"浇灌"他们,"哺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做好家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这样一定能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10,(8):20-23
编者按:在云南这片教育热土上,历来都不乏为教育事业“吐丝方尽”的园丁。他们普通而平凡,但,是他们把赤诚无私地撒进这片并不丰腔的高原;是他们默默地挥洒着汗水,浇灌了祖国的花朵;是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谱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教育乐章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崇高的思想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用高尚的情感去陶冶他们的性情,这也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动漫画一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渗透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在动漫画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动漫画深刘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奏效,借助动漫画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审美渗透教学才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夏文艺 《贵州教育》2011,(24):22-22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那么,用什么方式去“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呢?那便是爱与责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面对心灵孤僻、性格反叛甚至被视为捣蛋的孩子,不能一味指责他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善于包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用...  相似文献   

20.
罗蓉 《教师》2014,(23):106-106
正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尤其要关心学困生的成长: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诚心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教育他们,用智慧去启迪他们。在学困生转化工作方面,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辩证思维,应运用唯物辩证法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整个成长过程。1.松严须有度"教不严,师之惰。"这古训道出了教师责任的重大。学困生本来对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