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是先民在原始宗教氛围中,直承忧患意识而来的“人的自觉”的表现.“敬”观念在西周时期大抵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承袭了殷商以来“敬天”的思想并对其加以改造,但西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是宗教;二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周人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凸显了人的理性价值;同时,“敬”观念与西周的礼乐制度相渗透,共同维护了西周社会秩序与人际交往的和谐.由此,“敬”呈现出宗教、人文、政治三重特性,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永淼 《未来与发展》2011,34(9):112-114,96
互联网兴起的“微博”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微博”环境下,教育者须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理念和方法,化挑战为动力。实现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3.
作为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交往为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个虚拟的维度,也使人际交往变得方便快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但当今网络人际交往可能会对交往主体人格发展形成负面影响.本文按照交往的目的性将网络人际交往进行分类,对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和网络“现实”人际交往两种交往方式进行反思,以期引导人们提高自觉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2)
"低头族"现象的产生,从侧面反衬出了大学生脱离和逃避现实人际交往。沉迷于手机,给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低头族"群体的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分析,从正反两方面作了具体分析,由浅至深,为解决大学生"低头族"的人际交往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往往会因为人际交往的错综复杂和变幻莫测而感到身心俱疲,他们不但会对自己的交际能力产生怀疑,而且还会对他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进而渐趋内向,害怕、躲避甚至厌恶人际交往。其实,这种情况并非是由所谓的情商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世界的碎片化与文化过渡带来的道德转型一起导致了陌生人偶遇情境下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性暴力犯罪的高发,“情境性犯罪”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风险来源.而交往各方意义世界建构中的道德认知偏差是冲突产生的重要驱动力.人际交往实践中的道德意识更多取决于不断变换的情景.个体善与恶的道德取向决定着冲突事件的最终走向,加害人与受害人处于风险的共同体中,提升德性,“存善去恶”不仅是避免犯罪,也是避免成为受害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秋霞  杨梅 《科教文汇》2014,(4):199-199,212
在对艺术类新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中,发现有54.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引起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针对“90后”艺术类的人际交往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人际困境。  相似文献   

8.
浅析“首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燕 《科教文汇》2009,(31):62-63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印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往。本文结合实例,提出了如何利用首因效应,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相似文献   

9.
张庭  刘琴 《科教文汇》2011,(27):188-189
研究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禀赋效应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禀赋效应”问卷对来自南京3所高校的148名被试者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禀赋效应“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禀赋效应与大五人格各维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在给高校"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过度依赖虚拟世界和网络社交,"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浮躁、不深刻,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冷漠化严重,导致逐渐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关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加强"95"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辉 《科教文汇》2011,(19):177-177,185
"90后"大学生因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自我意识强、思想独立而叛逆、抗挫折能力差、网络人际关系好但内心空虚等特点,在人际交往媒介方面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具有现代性。这些特点的出现都给高校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杨羽  孙加秀 《科教文汇》2023,(16):71-74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传递上,更表现为构建在信息技术之上的新型产业形态、社会经济、社会思维、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高等教育同样因为“互联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本科高校经济贸易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改革的前沿。该文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而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因此巧用合作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适宜的合作游戏不仅能让幼儿身心愉悦,动作发展,还能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结合活动实例,从合作游戏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游戏的体验等方面入手,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油脂加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会做人、能做事”一直是我们追求的培养目标。会干、能干、能干好则是能做事的具体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具体培训过程我们总结出了“看”“听”“想”“问”“说”“做”“帮”“会”的八字口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列举了相关科技期刊中,关于助听器“配戴”“佩戴”“佩带”的多种用法,详尽地辨析了“配戴”“佩戴”“佩带”的语义,并提出了使用“配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2014,34(2):82-85,93
新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世界,并产生了庞大多样的虚拟社群[1]。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微信席卷并占领了通信市场。旨在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剖析微信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基于媒介延伸论,探讨“对讲机”功能如何实现人际沟通的“光荣革命”。从人际交往的符号互动理论出发,讨论了“摇一摇”功能体现出的社会心理。从弱关系和地缘性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附近的人”功能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实质及其建立的认知过程。重点探讨了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以此反思“朋友圈”建立的过程。从人际关系分类与人际圈模型图两个方面,思考和解构基于微信形成的关系圈。  相似文献   

17.
油脂加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会做人、能做事”一直是我们追求的培养目标。会干、能干、能干好则是能做事的具体要求,通过实践教学具体培训过程我们总结出了“看”“听”“想”“问”“说”“做”“帮”“会”的八字口诀。  相似文献   

18.
李炳南 《科教文汇》2020,(10):149-151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554名“00后”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00后”大学新生最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学习压力、生涯发展等,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对象依次为同学、老师、自己和家人;求助途径依次为面谈、网络、电话。结论:调查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发展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促进朋辈互助,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渠道;树立网络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王泽斌 《百科知识》2009,(19):33-3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生态建筑”,有人也叫它“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关键的要素。我们经常提到或者听到“生态小区”、“生态建筑”,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些东西,它们又是如何实现“生态”的呢?  相似文献   

20.
“蛟龙”号在下潜时拍摄的粉色海参 紧随“蛟龙”再探海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北京时间8月13日电继昨天完成第65次下潜后,“蛟龙”号今天紧接着实施了第66次下潜,进行了海底“登山”。它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内的魏源海山斜坡上攀爬了2公里左右,爬升高度超过500米,沿途进行了生物和环境综合观测,科学家王春生再次参加下潜任务,兴致高涨,全程只吃了一个苹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