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乙炔的不饱和程度比乙烯高,但乙炔却不如乙烯活泼从理论上讲,乙炔分子中含有两个π键,加成、氧化反应应该比乙烯容易些,但实际上乙炔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都比乙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烃》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乙烯和乙炔何者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产生以下两种观点.1.从键能分析:乙炔比乙烯容易加成碳碳键键能乙烷乙烯乙炔(kJ·mol-1)348615812在乙烯中C=C双键的键能并不是C-C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可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在乙炔中C≡C叁键的键能比三个单键键能之和要小得多,也比一个单键和一个双键键能之和小,因此,要使参键中的一个键断裂,所需的能量比双键里一个键断裂更小,所以乙炔比乙烯容易加成.2.从实…  相似文献   

3.
一、烃的"隐性"知识1·烯烃、炔烃的活泼性烯烃、炔烃都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烯烃比炔烃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4.
乙炔是人教版高二化学第5章第4节的内容,它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炔烃.乙炔分子具有极度不饱和的C≡C键,C≡C三键中有2个键较易断裂.在性质上与乙  相似文献   

5.
1 配合功能性电教媒体声光电信号传递的信息媒介 ,能促进学生对所做实验的目的、现象、规律进行“反刍”和精加工。所谓配合功能性就是指在实验中的直观经电教媒体的升华 ,形成理性认识 ,归纳出普遍规律。如在有机实验《乙烯的性质》中 ,演示了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 ,则学生归纳出在表象上是褪色 ,在原理上是 π键断裂 ,在反应规律上是双键加成。那么再经电教媒体模拟出乙烯分子中双键上的电子对形成与断开的图象 ,由 C- C键形成 C- Br键的过程 ,学生在直觉上目击其加成原理 ,使学生对规律产生深刻认识。可见实验的实际感知与通过电教手…  相似文献   

6.
1实验改进思路 石蜡油分解实验是高中重要的有机实验。实验原理是石蜡油蒸气遇到灼热的碎瓷片,分解产生一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等溶液褪色的气态产物,该气态产物还能用排水法收集并且可以燃烧。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推断产物中含有与烷烃不同的烃——烯烃。该实验有助于学生认识最简单的烯烃——乙烯的主要性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在学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常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现归纳如下:1.有机物都易燃烧.(错)辨析: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易燃烧.如CCl4不易燃烧,而且可以做灭火剂.2.甲烷是正四边形结构.(错)辨析: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因为二氯甲烷只有一种.3.苯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错)辨析:苯的六个碳碳键完全等同.因为邻二甲苯只有一种.4.常温下,只有碳原子数≤4的烃才是气态.(错)辨析:新戊烷常温下也是气态.5.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甲烷中的乙烯杂质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除掉.(错)辨析:高锰酸钾可以与乙烯反应,但反应的产物中会有二氧化碳,使甲烷中又混入新的…  相似文献   

8.
五、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烯烃并酸化,生成羧酸指点迷津:不饱知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的烯烃或炔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OOH,常常利用产物逆推烃的结构.例6(2005年高考天津理综卷)Ⅰ.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mo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1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1)写出B的分子式:;(2)写出C的结构简式:;C的名称是.(3)写出含5个碳原子的C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Ⅱ.RCH=CHR′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  相似文献   

9.
例 8. 关于化合物 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本题考查苯及烯烃的结构与性质。烯烃因为含有双键,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烃类,易溶于有机物,难溶于水。苯环上有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上有六个原子共平面。化合物2-苯基丙烯的结构式为 ,双键右侧的碳原子上还有三个氢原子,这三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不共平面。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L-色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溶液中 ,高锰酸钾能氧化L_色氨酸产生化学发光反应 ,甲醛的存在可使化学发光强度增强 .据此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 ,建立了一种测定L_色氨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 .方法的检出限为 3 5× 10 - 8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8% (1 0× 10 - 6 g/mLL_色氨酸 ,n =11) ,线性范围为 1 0× 10 - 7~ 6 0× 10 - 6 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