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丁亥晚冬,数十年难遇的大雪为石城披上了一身素裹的冬装,白雪衬托出清凉山凤凰崇正书院里暖黄色的灯光。新年出炉的两套“读书文丛”——《鸡鸣读书文丛》和《开卷读书文丛》(均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首发品评会,正在热烈的氛围中展开着话题。 《鸡鸣读书文丛》收录有《枥斋余墨》(魏荒弩)、《江南读书记》(王振羽)、《云集》(止庵)、《千年的桨声》(刘汉俊);《开卷读书文丛》收录有《书缘未了》(章品镇)、《不再重现的图画》(白桦)、《朋友家的屋顶》(韩沪麟)、《雁斋书事录》(徐雁)、《美丽的旧书》(瞿光辉)和《开卷闲话四编》(子聪)。两套丛书都以“读书”为主旨,因而在此一同举办首发式暨新书品评会。  相似文献   

2.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组编出版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日前问世了第二辑。依次是《纸短话长》《故纸求真》《山思海韵》《约会书本》《师堂丛录》《墨香书影》六种,每册在12万字左右,有的关注现实人文,有的迷恋故纸堆,有的醉心书林,有的学海求索……但都在纯然地享受阅读,质朴地打理文字,真诚地抒发见解。清雅的书名及以花草禽鸟为基本构图的封面设计,不免唤起晋代隐逸文人陶渊明那番“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诗)的田野幽思和书斋真趣。对于生活在当下信息喧嚣时代的读者来说,“何以解躁?惟有读书。”开卷“全民阅读书香文丛”,不失为排解浮躁情绪、重拾宁静心境、寄托乡愁情怀的生活选项之一。特此编发以下这组先读者的随笔文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两首》之一)  相似文献   

3.
机遇多多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正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挑战。由上海图书馆科技文献出版社在第十九个“4.23世界读书日”前夕组稿出版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首辑六册,均以“书”字为主打概念,重点突出了继承书籍传统、宏扬书卷文化的人文立场,为“分众阅读”增添了一套知识性、人文性和可读性俱佳的新读物。  相似文献   

4.
钱奇 《新闻记者》2004,(9):12-12
《文汇读书周报》出版一千期作品精粹,最近结集为“文汇读书周报文丛”,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文丛共三种,《辫子,还是辫子》是文汇读书周报品牌栏目“书人茶话”文章的精粹结集,关注“窗外风雨”,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听听那风声》主要是“人物专访”、“人物志”等栏目文章结集,无论短小精悍的“书人小影”,细致入微的“大家肖像”,还是深情款款的“师友杂忆”,所记录的都是一段难忘的书人书事。《都是媒体惹的祸》所收均为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的曾引起书界广泛关注的文化争鸣。如《红与黑》翻译问题讨论,张紫葛“传记”真实性讨…  相似文献   

5.
近得"凤凰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一套六册,分别为赵萝蕤《读书生活散札》、徐雁《秋禾行旅记》、谷林《谷林书简》、吕剑《吕剑诗文集》、朱健《野坡散记》、子聪《开卷闲话五编》。淡黄色面色,亮丽而淡雅。每册的封面装帧上,  相似文献   

6.
鸡鸣好读书     
薛冰 《全国新书目》2008,(Z1):12-12
新春伊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鸡鸣读书文丛",我得以先睹为快的,是魏荒弩先生的《枥斋余墨》,和王振羽先生的《江南读书记》。魏先生已届耄耋之年,历尽坎坷,所言及的书人书事,纵贯大半个世纪;王先生则正当年富力强,视野广阔,读书论文,横跨东方与西方。两本  相似文献   

7.
孤诣苦心醉书香──《华夏书香丛书》初读雷雨徐雁教授以当今学人中难能可贵的热情与执著,不惮其烦地忙碌着他理想中的“书香华夏”的构建。《中国读书大辞典》、《秋禾书话》、《南京的书香》以及作为《华夏书香丛书》之一种的《雁斋书灯录》,都是其履践心中梦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冬日午后,临窗而坐。一壶茶,一卷书,任氤氲的茶香,温润的书香丝丝缕缕沁入心田,宛如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溶解寒冬,温暖心扉。元初学者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之"冬读"写道:"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日读书的乐趣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捧一卷书围炉夜读。  相似文献   

9.
万彬彬 《视听界》2013,(1):83-86
2012年4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世界读书日”推出了特刊,首次对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开辟读书版、读书周刊、读书栏目(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存六档电视读书节目。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  相似文献   

10.
为了书香缕缕──“书趣文丛”出版之后俞晓群,王之江读书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终生心身相许的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此为趣,或者说读出了趣味。那些手不择卷、终日穿行于书叶之中的人,不一定以此为趣,只是命运使然,服从一种状态而已。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以...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雁教授多年来笔耕不辍,如今又有《开卷读书文丛》之一的《雁斋书事录》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大学出版业的同行,我捧读之下,颇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2017年9月19日,张怀涛教授向郑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捐赠了《竞争情报研究论》《复合图书馆管理研究》《中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书香致远:大学生读书征文作品选》等个人著作16部,图书馆馆长崔永斌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捐赠。张怀涛教授曾多次到我院图书馆指导工作,并为师生开展了"读书策略与读书方法""在经典中畅享阅读之美""真实的孔子与孔子的真实"等讲座,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24日至27日,在第四届“福州读书月”期间,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福州市文明办联合主办的“读书月活动暨书香社区建设”福州研讨会在闽都榕城举行,其中一项重要节目是举办“凤凰读书文丛”首发品评会。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与南京《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高张“书文化”之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国民阅读活动而创意选题并策划出版的一套好书。  相似文献   

15.
<正> 由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王余光副教授同南京大学出版社徐雁(秋禾)副编审领衔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目前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共170万字,系国家“八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中国读书大辞典》旨在弘扬中国传统的书香精神,光大中外读书之士的丰厚积累,展示书  相似文献   

16.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为了向读者介绍及展销本版书,于11月6日至15日在三联展览厅举办“香港三联图书展”。《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中国历代诗人选集》、《回忆与随想文丛》、《海外文丛》,还有《香港文丛》等,看到这几套大型丛书,读者可能会以为香港三联书店只出版文学书。事实上,香港三联除出版了较多的文学书,还出版了其他品种的书籍,如大型画册、辞典字典、有声读物、史地著作及英文图书等,而且有不少已进军  相似文献   

17.
藏不住的书香票趣──漫谈《藏书票世界》的艺术魅力杨勇,宋丹心辽宁教育出版社“书外的风景”丛书出版前言中提出精品书必经得起“玩”,经得起玩的书大概要内容有趣、形式可爱。这套丛书中的《藏书票世界》便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种精品精神。藏书票为读书、爱书、藏书人...  相似文献   

18.
听听学者说出版白继英《中楼集》是王佐良先生的散碎之作的结集,列入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的《书趣文丛》第二辑。取名《中楼集》,意指这些文章完成于清华中八楼。这些文章虽属散碎之作,也还可以分为明显的几大类:一为读书随笔,二为文学史写作感言,...  相似文献   

19.
坚守文化使命,源自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关于范用 2013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去世一周年。范先生在世时最爱的是书。人称他为"书痴",他很高兴。他曾说:"我是为了读书才选择了出版这一行的。"他又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关于范先生编辑出版《傅雷家书》《随想录》以及《读书》和《新华文摘》的故事,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再讲讲其他两本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校园书香阅读文库”一套12册出版面世后,立即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其中《读书有方》一书是以“读书”为主题的随笔、散文和讲演稿的集成,旨在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意在启发青少年的读书兴趣.《读书有方》立意构思巧妙,在“阅读环境”“阅读多重价值”“阅读方法”等方面的阐述凸显了其专业价值,对培养大众的阅读情意、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