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3):102-103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区域活动不但能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更能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数学区角是教师根据幼儿"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与幼儿共同创设的能激发孩子数学兴趣,习得数学操作方法的活动天地,在自由探索、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操作、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使数学区和其他区域一样走进孩子们的心理,真正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数学",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们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活动中,由于数学的抽象逻辑性,导致具有具体想象性思维的幼儿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从而使孩子们害怕数学,对数学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兴趣是学习最好动力,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只有让幼儿亲近数学,才能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数学融入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培养孩子对数学兴趣的操作中,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能真正用到数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需要,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区域活动的概念,所谓区域活动,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主活动的场所,它是一种主张幼儿以自己操作为主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和创造的学习能力。幼儿的天性是玩乐,营造欢快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孩子们在一个充满乐趣的场所进行教育课题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28):193-194
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兼有学习性与游戏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从分类创设生活化区域情境;分级建构生活化区域内容,科学提升生活化区域效果等策略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快乐中活动、在生活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89):188-189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占了主要部分,小班幼儿由于刚进幼儿园,开始学习生活,因此,生活化的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才有亲切感。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源于生活;数学区域活动内容要紧扣生活;数学区域活动场景要再现生活。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活动能把理想和实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悟美好快乐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数学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营造学习的轻松氛围,让幼儿在自身意愿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活动,进而通过正确合理的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当前在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数学区域活动现状提出了提高数学区域活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以便促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途径及认知方式,在幼儿阶段,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大多建立在直观感觉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的接受方式,没有很强的目的性,没有很强的学习目标。数学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孩子们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激发孩子们兴趣,拓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强调:"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活动的区域有很多地方,每天孩子们在区域内活动的时间也不少,所以在区域中所投放的一些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发展他们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幼儿的数学能力包括:一般过程能力和特殊过程能力。现在就简单地谈谈区域材料的投放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一、培养一般过程能力材料的投放一般过程能力包括:表征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造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教师能灵活地运用和把握有效的方法,既做好区域活动的观察者,又做好指导者,就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提高能力。一、创造与之相配的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当前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这一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活动,就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区域,在区域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让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结合我园实际,现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林珲 《教师》2015,(13)
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以“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作为研究点,以幼儿多元发展、自主学习为目标,通过创设丰富的环境与材料,采用适宜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探索与进步,使每次的区域活动都让孩子有所收获,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区域活动成为孩子们的探索天堂.  相似文献   

13.
杨春芳 《成才之路》2012,(32):71-71
在关注幼儿学习生态的同时,要转换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孩子在亲历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也让我们的科学活动愈演愈精彩。在此,我从大班的科学活动《芦荟》的设计、组织的几个片段说起。精彩之一:源起区域,活动架构自然巧妙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寻求一种更高效、自然、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为此,我常在孩子们区域活动时,当孩子们交流的倾听者,活动生成的捕捉者。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和思维渐渐形成的阶段,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都不具备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好奇心重,对未知世界充满幻想,在这一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中渗透数学,让幼儿能在玩耍活动中开展不自觉的数学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让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利于幼儿思维的养成和身心的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让数学渗透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市级操做和钦森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区都深受幼儿的喜欢,特别是数学区。孩子们不怎么喜欢数学区的活动,即使去了,兴趣也不浓,持久性较差,玩了一会就离开了。老师都很困惑,如何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区域活动,将数学活动融入到区域活动当中呢?因此我们进行了如何将数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6.
林琳 《教师》2023,(15):93-95
数学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数感的重要途径,通过趣味游戏可以加强幼儿数字的感知力,从而实现幼儿点数、数量关系等能力的发展,在玩中感受数学并爱上数学,为未来的理科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文章对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探讨,简述数学区域活动现状,从计划制定、数学环境、区域优势、师幼互动四个视角出发,围绕数学教育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发挥区域活动的育人作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钱皖英 《亚太教育》2019,(12):86-86
幼儿普遍喜爱游戏,其中区域游戏是一种自主性的游戏,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亲自操作活动中的材料,亲自动手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学习,通过调整观念及时地将材料投放到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评价作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自主游戏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快乐,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创设游戏化、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环境,通过让幼儿与环境、与材料、与同伴以及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学习、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一、在区域活动中开展超市游戏,有效感知数学生活化的乐趣在区域活动中开展超市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具体活动探索解决问题。在项目式美工区域活动"船"的展开过程中,通过创设条件,让孩子们与家长、与同伴、与材料、与教师积极互动,全面有效地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区域活动开放、自由、自主,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伙伴,并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去操作实践。那么,如何把数学内容、数学目标、数学材料有效地融进区域活动之中呢?在实践中,我紧紧抓住三个数策略,扎实有效地开展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让数学知识融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