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大胡子和我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的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相似文献   

2.
某天,北京市规委召开一年一度的征求意见会议,邀请我去参加.会上同桌坐着一位小伙子,我想可能是房地产发展商.会议开始前,他很神秘地轻声对我说:"我问你一个私人的问题,要不方便的话你也可以不回答."我说:"你说吧."他说:"你是不是用纳美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就问他这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护肤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关于日本商人和美国商人的故事.有一天日本商人和美国商人一起去北非撒哈拉沙漠打猎,他们玩得非常开心,打了很多猎物以至于把所有子弹用完了.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头大狮子,而他们离自己的车子还有500米左右.这个时候日本人商人看起来很淡定,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双跑鞋,美国商人就很好奇,问他:"你在做什么?"日本商人说:"我在换跑鞋,这鞋比你们的耐克鞋功能强5倍以上."美国商人说:"这时候不管你换什么鞋都来不及了,你还能跑得比狮子快?"日本商人说:"我不用跑得比狮子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一步就行."  相似文献   

4.
心中的影象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5.
完美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些什么东西。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的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郝帅 《新闻爱好者》2011,(1):119-120
他就是新闻界"大师"——范敬宜了。我疾步迎上前去,自报家门:"我是从河北大学来的,专门在此等候您。"范老就腾出那只拎着一个印有清华大学标志的蓝色手提袋的右手,热情地与我行常规之礼。他问我:"你的手怎么这么冷?"我说有点紧张。他说:"不要紧张,我不是官,我是个小老头。"  相似文献   

7.
有个故事对新闻工作者很有启发. 一天,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某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8.
有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一无所有、一文不名,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他这样问一位老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穷?你已经很富有了啊!"老人由衷地说。"这话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现  相似文献   

9.
记得刚参加新闻工作时,我跟一位同事讲:"我爸爸很喜欢你的文章,说你写得不错。"他的眼中马上有了亮光,问:"你爸爸干什么的?"我回答:"做点小生意,初中读了一年。"他眼中的亮光马上黯淡了一些。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父亲是位老师,是知识分子,或许这位同事会更高兴一些。但我的想法与这位  相似文献   

10.
黄师长     
我在部队经历过四任师长,第二任师长姓黄。刚当副师长时,他是上校。有一天,他身体有点不舒服,到师医院去。司药的战士有些漫不经心,不仅脸挂着,眼皮也耷拉着。黄副师长怒了,问司药:"你知道我是谁么?"司药说:"不知道。"黄师长说:  相似文献   

11.
提出问题     
<读者>2000年20期有一篇<学会生存>的文章.其中提到西方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一位茌平的农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想给你说一声,你的文章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什么字?"我问. "一个是非的是字,你写成事情的事了."他说. 错了就错了呗,又不是看不明白.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装模作样,用感激的声音说:"没想到你看得这么仔细,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报纸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赵德铭 《今传媒》2009,(11):55-55
陕西作家方英文曾写过一篇题为<看病>的幽默小品文,该文中说,有一位患者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吸烟,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喝酒,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跳舞,患者说,我不会.医生又问他说,你会不会玩女人,患者说,我更不会.医生听后生气地说,既然你什么都不会,还活在世上干什么,你这病也不用看了,回去吧!  相似文献   

14.
"我准备离开这个城市了,我是来向你告别的。"一个朋友坐下说。"那你再准备到哪里去发展呢?"我问。"我准备往人情味淡的地方走,这里看着人情味浓,但干了这么多年,一点机会也没有。"他在这附近的好几个城市都干过,他说这一次他一定要走远,"走到南方的海边上去都行。"  相似文献   

15.
沧海一粟:我曾问一位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归档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条件吗?,"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似乎这样简单的问题用不着回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不紧不慢地回答:"当然,文件归档前称文件,归档后才称档案,归档当然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条件了.这样简单的问题恐怕地球人都知道答案.你不是糊弄着我玩的吧!"我又问他:"历史档案,比如说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都经过‘归档'程序了吗?"他无言以答.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1,(4):59-59
<正>唱歌一个精神病患者躺在床上唱歌,唱着唱着,翻了个身继续唱,医生问他:"你唱就唱吧,翻身干吗呀?"患者说:"傻瓜,A面唱完当然唱B面!"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秘诀     
"我研究了那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他们的心得体会我都可以倒背如流,可为什么我还没有成功呢?"有个人老是这么想,"我怎样才能成功?"于是他去向那些成功人请教成功的经验.一天他遇到孔子,欣喜若狂.没想到孔子听完了他的问题却这样回答道:"你居然有时间来问我如何追求成功:为什么不马上去成功昵?"  相似文献   

18.
刘万永 《中国记者》2012,(10):49-50
我得到的是另一个雅号:藏獒 "他是一个天生的斗士,向不公宣战是他的信仰;他是一个悲悯的义士,为弱小呐喊是他的本能.他所留下的那些文字,给了我们藐视黑暗、追求光明的勇气." 这是2009年腾讯网颁发"年度教育记者"时给我的颁奖辞. 一名年轻记者看到后问我:"你是不是从小就立志从事新闻工作?" 我说,我本科是学教育的,大二时还不知道新闻的5个W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9.
小许去逛鸟市,发现一只鹦鹉标价3元钱。于是他就问卖主:您这只鹦鹉怎么这么便宜呀? 卖主:我这只鹦鹉笨!我教了它好长时间了。到现在为止就只会说一句话:"谁呀?" 小许一想反正也便宜,于是就买下来了。 晚上到了家,他想"我就不信教不会你!"于是小许教了它一夜说别的话。可是到了早晨,那只鹦鹉还是只会说"谁呀?"于是小许一生气,锁上门去上班了。 过了一会,来了一个查收煤气费的(简称小z)。  相似文献   

20.
杜华举 《中国记者》2013,(1):122-123
在百度百科中输入"杜三峡",你会发现这三个字指向一个人:一位自三峡开工便守候至今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他本名叫杜华举。从文中可以探究他近20年持续拍摄三峡的思考。预估三峡新闻是怎样做到的?2011年6月23日上午,我对新华社湖北分社值班的副总编辑说,下午到三峡去拍三峡今年首次泄洪的照片。他略带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三峡要泄洪?"我回答:"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