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春节的习俗     
《云南档案》2012,(1):58-58
<正>1.腊月二十三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2.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  相似文献   

2.
元旦过后,进入阴历腊月,农历新年就快到了,中国的民俗非常重视这一段时间,在饮食方面尤为突出。在腊八要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吃糖瓜;除夕合家团聚,包饺子、吃团圆饭。元旦到春节期间  相似文献   

3.
一进腊月门,银装素裹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农民们,又开始为过年忙活起来。特别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儿”直到除夕,人们每天都有不少事情要做。记者在吉林长白山区长大,自小就背熟了这样的民谚:“二十三,灶王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三十夜,守一宿。”现如今在吉林很多村庄里,人们仍恪守着这些年俗。 过年是中华民族各种民俗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山村腊月     
费城 《云南档案》2013,(1):60-60
<正>我老家在乡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沟,每逢腊月,远近的房舍如同蒙上了恬静的面纱,在朦胧的光线中,太阳喷薄出无限生机,将隐没在山间的一个个村落显露出来,使得整个山乡沉静在一片寂静祥和的氛围之中。山村的早晨,蒸腾的雾气铺天盖地,将高耸的山峰、低流的小河、稀疏的院落包裹得严严实实;沉浸在腊月早晨朦胧之中的雄鸡,拍打着美丽金边的翅膀,站在稻垛垒高的篱墙上引颈高歌;慵懒的小狗还在草堆里酣睡,  相似文献   

5.
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月初八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人们就在腊八节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相似文献   

6.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除了喝腊八粥,还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趣闻掌故.腊八节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刊 《兰台内外》2008,(2):60-63
时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者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正月初五,有的甚至到正月十五。  相似文献   

8.
在腊月的寒夜里,在阳春的碧空中,有一把曼陀林,一把带着异国情调的曼陀林,在轻拢慢燃地弹唱,时高时低,时悲时壮,如歌如颂,如诉如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打开报告文学集《多情的曼陀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你就会得到这样强烈的感受,就宛如步入八音  相似文献   

9.
王保民 《新闻窗》2009,(2):111-111,116
刘淑贤同志是1950年就参加贵州日报工作的老新闻工作者,也是一名离休干部。今年春节前腊月二十九,党支部的几位同志还去她家中慰问,大家谈笑甚欢,年初三她就病故了。噩耗传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4,(Z3):19-22
<正>我是生在中国阴历牛年的腊月二十八日与公历1938年1月29日相接的时刻。大概我身上所沾的牛味事就从这儿来的。因为我生在旧社会,所以该上学时却放了牛。新中国成立后,我这个放牛娃得以上学,我就拿出牛劲来学习、促成长。我念小学时就入了团、当了团干部,在70多人的班级里考第一名,还当上了模范学生。到了初中就当上了班级里的团支部书记,到高中还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许多重大的节庆活动中,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要数春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时二十多天之  相似文献   

13.
如今.我们都是使用公历计日,可是一入腊月.特别是小年之后.却不知不觉改用起农历来了。尤其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好似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太初历》。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浙江档案》2006,(1):60-60
台湾同胞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灶”日这天,大家都要穿上好衣服,供上猪、羊、鸡、鱼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加上烧香、燃放鞭炮给灶神送行,希望其“上天言好事”。“过年”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俞佳友  游知涯 《新闻实践》2011,(3):I0001-I0001
“以往打年糕要请帮工到一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现在一拧灶头边的水龙头,放心水哗哗地流出来,用也用不完……”在新房里忙着打年糕的村民夏伯葱说,和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这个年过得特别有意义。1月26日是腊月廿二,“青田西藏”万阜乡高山蝉斜村543名村民,喝上了放心安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我的最后一个活动是担任四川卫视《诗歌之王》的点评嘉宾,那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农历立春. 现场有一幕让我和观众热血沸腾,是周小鸥的激情演唱和词作者梁芒的深情告白:“有一段时光,六点钟起床.打好铺盖卷,背上冲锋枪.那一身军装,穿上英姿飒爽.我觉得我是祖国的一颗子弹,勇敢而有力量.背了一次枪,就敢和命运较量.受伤开了口,就用针给自己缝上.我曾是一个胆小的人,这几年兵没白当.如果祖国需要我,随时为他站岗.”这首歌的名字叫《红旗上的星星》,典型的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现场的感受,很有些孙楠的《五星红旗》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7.
虎年隆冬,无雪的北京多了些许干冷。进入腊月的一天,室外寒风年隆冬,无雪的北京多了些许干冷。进入腊月的一天,室外寒风凛冽,而我的心里却顿生一股暖意。这天上午,人民武警报社时任社长黄秋生,副社长赵剑平一行,提前来我家里拜年。大家围坐一起,品茶聊天,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8.
差异化过年     
余飞 《中国记者》2024,(2):47-48
<正>年头忙到年尾,春节期间尤其忙。这是记者过春节的常态,为新闻事业忙,也为自己成长而忙,忙得有意思,忙得充实,忙得有感悟!作为记者,就这样我在忙中过年30次。一、年年不同求进步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县域党报当记者,扎根基层,每年在腊月初就提前感受年味。初当记者不到一个月就赶上春节下乡采访,满是兴奋和激情。按照当时报道春节的模式,写了副市长春节下乡“送温暖”慰问的稿件,没想到社长兼总编辑拿着稿件对我说,稿件写成了大路货,没有特点和现场感,只能在二版发百十来字!  相似文献   

19.
1912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日,离辛亥年结束还有5天,南方已是春风拂动,京城仍然寒风料峭。这一天清晨,隆裕太后携6岁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布了退位诏书。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仅仅4个月的时间,大清帝国就彻底灭亡了。  相似文献   

20.
<正>在福建省福鼎市巽城村和沿州村,每年从腊月开始,村民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赌博。当被问及村民为什么喜欢赌博时,有些村民回答道:“农闲没事干,不打牌干什么?”由此可见,文化生活匮乏是导致一些农村赌博成风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