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毁敌人暗堡的动人事迹,高度赞扬了董存瑞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先讲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再讲董存瑞决心炸掉暗堡,请求炸  相似文献   

2.
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全文可分五段:①(第1自然段)讲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②(第2至4自然段)讲董存瑞决心去炸暗堡;③(第5至7自然段)讲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④(第8自然段)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具体情况;⑤(最后一自然段)讲暗堡被炸开,我军解放了隆化。  相似文献   

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七册)一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热情歌颂了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气慨和大无畏精神。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第一节)写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后,我军冲向敌军司令部,遭到敌人暗堡火力的封锁,前进受阻。这一段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4.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六年制九册)一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学习课文时,可抓住题目的重点词“炸”来理解文章内容。 一、抓住“炸”,理线索。 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思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课文。文章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英勇无畏,舍身炸暗堡的事迹,赞扬了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教学本课,建议抓住以下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6.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事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感知董存瑞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形象,体会英雄人物的形象美。课文中,人物的形象美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特点的具体描写展现出来的。语言——坚决有力文中写董存瑞向连长请求去炸暗堡时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话很简短,但坚决有力,充分体现了在战争危急时刻,他  相似文献   

7.
理清思路抓住重点体会内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建议□山西省教科所白晔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四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教材安排了三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文章通过记叙战斗...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组课文都有重点训练项目.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组课文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明显地体现在讲读课文中.教师应利用讲读课文的教学,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如第九册第三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选择材料”,与这个项目相联系的重点课文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在写作中应怎样选材.课文的题目突出了课文的中心,集中体现了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教学中要通过解题、阅读.使学生了解董存瑞的事迹,同时进行引导,理清文章线索,看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的.让学生明白:董存瑞短暂的一生战斗事迹很多,作者只选择他在解放隆化战斗中“炸暗堡”这件事.  相似文献   

9.
我曾听过两位老师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他们归纳为这样三点:“①必要性:桥堡火力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②唯一性:桥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无法放炸药包;③紧迫性:我军的冲锋号已吹响了。  相似文献   

10.
抓住课文诱导点进行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如何把握课文诱导点呢 ?一、以课题为诱导点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入手 ,可展开学习的思路。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本课以“炸暗堡”为线索 ,以“勇敢舍身”为表达中心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炸暗堡的原因和炸暗堡的结果。教学时 ,可以将题目中的“舍身”和“炸”作为诱导点。先启发学生 :看到题目后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 )当学生理解了“舍身”就是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去…  相似文献   

11.
浅入深出.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这样一段: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句话浅显易懂,但是教师如果巧设问题: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他望到哪里,望到了什么?学生会兴趣盎然地展开讨论,从解放隆化想到祖国解放,想到新中国的建立,展望美好的未来.这样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扩散了思维,发展了想象力.   ……  相似文献   

12.
谢玉枝 《教育导刊》2003,(8):127-128
浅入深出.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这样一段: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句话浅显易懂,但是教师如果巧设问题: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他望到哪里,望到了什么?学生会兴趣盎然地展开讨论,从解放隆化想到祖国解放,想到新中国的建立,展望美好的未来.这样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扩散了思维,发展了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一、顺序式即以事物本身的发展进程作为线索,纵向地组织安排材料。它包括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情发展三种顺序。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就是按时间推移组材的:天还没亮(我连潜伏在山沟里)——中午的时候(敌人打排炮和燃烧弹,烈火包围了邱少云,他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壮烈牺牲)——黄昏时候(我军发起总攻,敌人全部被歼灭。)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逐渐高大。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是按“炸暗堡”这件事的发展过程组材的:我军受阻——请求任务——接近暗堡——舍身炸堡——战斗胜利。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二、总分式即文章开头先总述全文内容,然后再分点具体描述,或者结尾加以总结。比如《伟大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特别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理想教育要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渗透。小学语文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则负有更重要的责任。我做了这样的实践。1.要善于从复杂的表象中,分析和揭示事物的实质,把表象深化。例如讲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讲的是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事迹,歌颂了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当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了这个中心思想之后,我提出了这么个问题:在你们阅读过的课文或课外书籍中,你们还知道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九七九年二月我边防部队在对越南侵略者的自卫反击战中,英雄爆破手陶绍文奋不顾身炸毁敌人暗堡,壮烈牺牲的事迹。全文有六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是说在我边防部队对越南侵略者进行自卫反击战时,敌人的最后一个暗堡封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从“激烈”、“新的冲锋”、“战士们象猛虎一般”、“冲过一道道战壕”、“摧毁一个个暗堡”、“疯狂”、“封住”等词语和句子,说明了我边防战士的英勇和敌人的凶恶,从而突出了战斗  相似文献   

16.
交待时间是记叙文的要素之一。交待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的作用也各有千秋。写作时究竟采用怎样的方式效果更好,当然要因文而异。所以,研究这些方式及其各自的作用,就有丁一定的实际意义。从小语课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四种表时方式,把它们归纳起来有两大类:直接交待式和间接暗示式。一、直接交待式即在行文中直接点明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例1.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相似文献   

17.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编排在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与重点项目“怎样选择材料”相联系。这篇课文的第四段讲炸暗堡,最能表现英雄忘我的革命精神,也是事件的核心部分。对这样的重点段落,该怎样开展讲读教学活动呢? 一、阅读理解 先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插图,默读思考三个问题,并从课文划出有关的部分。给学生揭示的三个问题是:1、董存瑞炸暗堡遇到什么困难?2、当时的战斗形势怎样?3、董存瑞怎样炸暗堡? 再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帮助学生归纳三个层次的主要意思:1、董存瑞没有地方放炸药包;2、形势危急;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层次的联系,归纳段  相似文献   

18.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下面几种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同学借鉴。一、概括全文。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二、交代结果。如课文《飞夺泸定桥》的结尾:“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三、写出感受。如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着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  相似文献   

19.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核心部分是“舍身炸暗堡”,是最使人感动的场面。作者通过对董存瑞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着力描写,有力地突出了董存瑞“对敌人无比仇恨,为祖国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董存瑞“舍身”的英雄形象。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结合课文,对插图仔细体会揣摩,董存瑞  相似文献   

20.
何伦忠  周航 《四川教育》2001,(10):39-40
1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题旨说明] 1第一题是指导学生由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是对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内容之后,再通过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的能力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整体入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然后引导他们抓住描写董存瑞思想情感的句子进行理解;最后再说说董存瑞当时为什么这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