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闻价值的评判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在传播学发展历程中,价值评判的标准不断地嬗交。从自由报刊主义理论到社会责任论,从客观主义理论到新新闻主义,在媒体、社会、个人之间的权衡中,媒体评价新闻的标准也不断改变,从主体属性的评价到客体属性的评价,对于新闻价值评判标准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文章认为新闻价值的产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而新闻价值在新闻人具体的运用中,更多的应取决于媒体自身的特点、事件本身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过程是发现并实现新闻价值的过程,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新闻价值实现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新闻价值不只是由事实所包含的那些因素,而是涉及事实、传者和受传者三个方面,特别是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个“社会大环境”就是国家利益。可以这样说,国家利益是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4.
孙彦杰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91-93,86
从现实发生的事实中选择可以报道的新闻题材,依据和标准是题材的新闻价值;报道题材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事实所具有的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程度;而正确鉴定和判断题材的新闻价值,记者既需要新闻敏感,更需要具有哲学的眼光.只有用哲学的观点思考和分析报道题材,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准确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之所以会有生命短暂的垃圾新闻,正是因为记者对题材缺少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在传播思想文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充分挖掘马克思关于新闻的中介观、自由观、本质观和批判观在人文教育工作中的价值,不仅会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新闻传播的人文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把国际营销学中的营销策略融合到新闻传播中,研究新闻的循环流动性和商品的流通性,注重营销策略在营销新闻过程中的应用,拓展绿色营销理念在新闻传播中的延伸,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传播须要以注重社会效益为前提,让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实现新闻价值的同时起到积极引导受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取舍新闻、报道新闻的基本原则.它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五条标准.它的本质是标志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新闻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它的实现是主体(记者、编辑、受众)和客体(新闻属性)的互相作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他者”视域下的新闻事件,并由新闻主体之间的主体问性问题探讨新闻传播过程当中,对于多元价值观的贯彻建基于保存新闻价值的原则,而应当理性的成为第一准则,对于新闻事件中各个主体价值的认同,伴随着社会信息的扁平化程度发展得以逐渐扩散并实现,并依托于多元主体认同的价值观,从而渐次形成新型的新闻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取舍新闻、报道新闻的基本原则。它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五条标准。它的本质是标志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新闻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它的实现是主体(记者、编辑、受众)和客体(新闻属性)的互相作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要避免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新闻价值问题,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价值问题至少包括五方面内容:新闻价值的概念和属性、新闻价值的基本分类、人对新闻的价值追求、人对新闻进行的价值评价、新闻中介的各种价值之间的冲突和侧重。这五个方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事实是客观存在,新闻事实是事实的一部分,也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作为反映新闻事实的信息,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新闻价值也非新闻事实的特性,而是新闻信息的特殊属性,包含真实、新鲜、重要三要素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价值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客体属性或功能对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而实际效应就是看客体的属性是否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显而易见,主体的新闻需要是新闻价值得以产生的重要根源。目前两种有代表性的新闻价值本质观都有其缺陷,新闻价值的本质是新闻需要与满足新闻需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和新闻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中西新闻写作报道上也存在差异各具特色。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新闻报道重点在于报道具有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注重国家整体形象,厚爱稳健保守的‘‘硬新闻”,用整体思维、普遍价值取向观照个体的特点;而西方新闻写作报道注重体现个人价值,揭露性的报道,厚爱变化求新的“软新闻”,从不同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价值与原则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会对中西新闻的发展最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学》对“新闻”和“新闻价值”的定义都不够恰当。在把握词意、搞清定义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外延后,对二者的定义应该是另样的,由此可以引出相关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为它对于个人的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作为个人获得群体认同的手段;二是作为个人内省和自律的方式;三是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在社会走向成熟的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新闻评论的特殊可能而且应当得到强化,它对于新闻评论乃至整个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它甚至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差别。传播学者刘宏认为,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在娱乐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娱乐新闻的具备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那么,新闻的娱乐化是否就是所谓的"娱乐新闻"呢?首先我们必须看到,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事实上,新闻的娱乐化,是现代新闻的一种表现方式,一种表达手段,它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消减了新闻当中严肃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去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娱乐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并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强化了事件的戏剧悬念、冲突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如何正确看待新闻娱乐化,我们应当遵循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新闻学术界在新闻定义的嬗变中引入“传播价值”这一概念.使得新闻的定义更加严谨准确,同时也对新闻写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新闻文本时应该根据价值系统论的观点在文本的深度,广度及新颖度上狠下功夫,同时注意避免克服新闻的负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为基础建立起新闻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与各评判等级的隶属函数。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整体综合评判法,建立新闻价值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这个模型进行数学推断,并将模糊评判结果清晰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闻人应以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去创造关的作品入手,探讨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审美价值取向问题。新闻媒体要想肩负起审美引导的责任,就需要做到:在拍摄过程中注重美感镜头的充分运用,制作过程中注重审美元素的有机融合,播发过程中注重与受众审美情感交流等。  相似文献   

20.
各种艺术是能相互借鉴的,闲笔也可以借鉴到新闻写作中,诸多新闻实例,充分证明了闲笔艺术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能带来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落生姿、曲径通幽、妙趣横生、管窥全貌、绵里藏针、余韵自成等。新闻只有更新观念,把新闻写得别具一格,才能真正带给读者以阅读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